在“民族瑰宝·舞之传承”首届中国非遗舞蹈展演的18个节目中,表演单位分成了两大来源:专业艺术院校占了比较多的比例,还有一些属于群文系统(如,群众文化馆、镇、县、县镇一级演出队),但是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纯粹的非遗队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而非职业演员、艺术院校的学生或是群众文化馆的演出队等。缺乏地地道道的原生形态表演,到底还是不是舞蹈类非遗的原貌成为了与会专家热烈讨论的重点。
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非遗不是一种表演,而是产生于广大的田间地头、基层土壤的生活方式,实际上涉及到社群、部族乃至村庄独特的信仰,其核心内涵旨在文化,包含了哲学,宗教观念,乃至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非遗的表演假设离开了原来的生存环境,即使把农民请来剧场,它也变了味道,演出的地点,时间和节气,环节,心态等等,都会成为影响的因素。但是虽然农民们没有到场来进行表演,这场首届中国非遗舞蹈展演最大的意义在于,我们把艺术家采风后学习到的东西展现在上海的都市里,传播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传播了对舞蹈类非遗的重视,而且代表了文艺界对舞蹈类非遗的全新思考。”冯双白说,“原生态舞蹈,才是(舞蹈的)生命之源。”
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
“非遗晚会让我们重新回忆起如何保护舞蹈类非遗,我想最好的传承就是一种活态的保护。”北京舞蹈学院院长郭磊认为,未来的非遗展演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分上下半场,或者分两场。一部分就是纯粹地道的农民原生态演出,另一个部分就是由专业人员对其进行舞台化——挖掘、整理、提升后的呈现。”
舞蹈类非遗也能赢得更多年轻观众、开拓更大市场
此次展演上,最热烈的掌声属于汉族海阳大秧歌《我和爷爷踩高跷》,作品以汉族传统民间秧歌“踩高跷”的舞蹈技艺和秧歌的动作元素为创作素材,大胆地揉于学龄前幼儿舞蹈动作中,以一群小娃娃和爷爷学踩高跷、闹秧歌的童趣形象展现了传统舞蹈的魅力和当代孩子的活力。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带来的《跳魁星》也得到了不少专家的好评,作品在传统的“魁星点斗”基础上进行了浓缩提炼,既呈现了浓郁的民俗特色,又带来更丰富的艺术享受;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的反排苗族木鼓舞《一抹红》和北京舞蹈学院带来的南丰跳傩《开山》也收获众多点赞。
《我和爷爷踩高跷》
《跳魁星》
冯双白认为,这些节目之所以能够获得全场观众的喜欢,是因为它们达到了一种精致与美。从专业艺术工作者的角度来说,还是要创造出非遗基础上的,风格比较纯粹,但是很美的艺术精品。“关键是不能让孩子们看到剧场里的舞蹈尽是现代舞,毕竟传统舞蹈也是我们十分宝贵的精粹。”
作者:李硕
编辑:李硕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