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十年的影像思考
▲尹稚“2008年5月的汶川干热河谷”
空间是社会的发生器,人与空间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构建了我们的空间—社会系统范式。调适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是城市发展中的持久议题,亦是汶川大地震后十年来不少摄影作品期冀表达的人文思考。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尹稚的组照“2008年5月的汶川干热河谷”,将视线偏移出地震对建设环境的破坏,聚焦于自然的山川、河谷和森林。30多年来,依托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迅猛发展,我们的城市建设以“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速度,“人定胜天”地改造着自然,对自然的破坏逐渐加大,人们的城市安全意识慢慢淡漠……尹稚用镜头描述强震破坏之下自然地景噬血的伤口,以冷峻的视角,提示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提醒我们要更为重视自然生态及城市安全。
▲尹稚“2008年5月的汶川干热河谷”
与很多人一样,摄影师成文军当年第一时间奔赴地震灾区,尽自己所能开展救助。在此期间,他的拍摄尽量避免对被摄者产生二次伤害。在他的“在人间”系列作品中,展现的灾民是豁达而乐观的,安置是整洁而有序的,援助是奔腾不息的。即使家园尽毁,农民老伯仍然闲庭信步般地在田里喷洒农药;尽管蜗居帐篷,即使只有三包香烟,老板娘还是乐呵地开着小卖部。这不仅是灾民的肖像,更是成文军等万千志愿者的心相。志愿者们所展现出的大爱无疆,是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成文军“在人间”
▲成文军“在人间”
“国家队”的灾后重建成就可圈可点。由山东省对口援建、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规划设计的北川新城,表现出了中国的速度、品质和智慧。一个远期规划10万人口、近期建设5平方公里的新城,居然在18个月里竣工交付,且其中涉及各项建设工程交叉、基础设施交叉、工地重叠、材料运输等问题,其难度可想而知,但“国家队”硬是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北川新城规划所表现的理念和手法,将水道、风道、绿廊,与小街区、密路网叠加,使得城镇布局结构具有教科书般的理性又不失活跃。公共空间所演绎出的市井生活充满活力,堪称城市设计的典范。对此,摄影师席子、欧阳均军和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师孙彤等都有各自侧重的视角。
▲席子“北川新城”
令人叹为观止的成都彭州白鹿镇领报修院的修复,也是中国智慧的体现。在成文军的作品中,我们曾为领报修院垮塌后仅剩部分片墙的状态而感到惋惜。但摄影师万钧在2013年通过大画幅的拍摄,严谨地勾勒了这个国家级文保单位修复的高超水平。修复后的领报修院,展现了对“旧”的尊重保留,新旧交织,相得益彰。
▲万钧“修复中的白鹿镇领报修院”
借用19世纪庞贝古城发掘修复负责人朱赛佩·费奥雷利(Giuseppe Fiorelli)的话,今天审视汶川地震,“我们修复的是未来”。(作者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2018“城影相间——汶川十年、规划行动”影像展今日起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北京]展出,明日起于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展出,展期均至5月31日)
作者:王伟强
编辑:王秋童
责任编辑:单颖文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