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汶川大地震上海救援者和当地被救者讲述——十年后,共同在上海守护生命和平安

2018-05-12信息快讯网

“5·12”汶川大地震上海救援者和当地被救者讲述——十年后,共同在上海守护生命和平安-信息快讯网

这是一段不能轻易提起却也无法忘却的记忆,每一个经历过亦或是看见过、听见过的人,无不动容洒泪。十年,汶川历劫重生。当年的救援者、被救者,也已脱胎换骨,不少人还一直坚守在救援生命和守护平安的第一线。

十年前那凝固的笑容令人至今难忘

王玮是上海消防总队特勤支队司令部参谋长。十年前,他是最早一批进入汶川地震重灾区映秀镇的消防战士中的一员,参与救出了被埋124个小时的蒋雨航、被埋178小时的“最后的幸存者”马元江等人。但在王玮心里,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那张笑容。

“他抬出来时还在笑,我眼睁睁地看着他的笑容凝固。”那是王玮在汶川救出的第一个人,但几分钟内就失去了生命。“我连他的名字都没来得及问。”当时这名中年男子被房梁压住了下半身,救援过程中,还与战士们聊天,“虽然他讲四川话我也听不太懂,但明白大概的意思,就是说他没事的,叫我们不要着急”,移走房梁后,他们找来一扇木门当担架,中年男子笑着说,“我又出来喽”,可话音刚落,笑容便凝固在了脸上。当战士们将他抬到平地时,发现他已离世。

“我们当时没有任何专业医疗经验”,王玮满脸遗憾。后来才得知,这是“挤压综合征”——人被石块土方等重物压埋尤其是肌肉丰满的肢体被压一小时以上后,重物挪开引起急性内脏功能衰竭。不仅医疗方面,当时搜救的装备、技术也都相对落后。王玮说,“我们还没学习呢,就直接迎来了一场‘考试’。每时每刻都有生命在流逝,在催着我们救人。”一条条生命得以挽救,但更多的遗憾无法挽回。在这个过程中,王玮深深地感受到缺乏专业地震救援装备和知识的无力。他告诉记者,从2008年开始,上海消防部门已开始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地震救援培训和训练,这给实战带来的水平提升是巨大的,加上技术、装备这些年不断更新,现在的救援水平可以说有了质的飞跃。对于当年地震中的逝者来说,这也是一种告慰。

救援路上把干粮和水全留给了灾民

对于上海籍消防士官奚平来说,2008年那次跨越千里的救援永记在心。那时,奚平是普陀消防支队宜昌中队战斗二班的副班长。5月12日22时,刚躺上床准备休息的他被指导员叫了起来,“来任务了,四川发生地震,准备前往救援,20分钟后出发。”为了尽量多携带救援器械,奚平和三位战友都只给自己带了一条内裤就穿上战斗服出发了。

抵达都江堰时,通往映秀镇的路已经断了,但灾情不能等,走也要走到灾区。他们每人领了两天的口粮,抬着各种装备,下午5时从都江堰出发,一直到第二天13时才抵达映秀镇。“很多地方,是趴在塌方的山坡上一点点地挪过去的。”奚平回忆,经过的很多村庄都成了废墟。“一路上都是逃生的灾民,大家脸色都很差,不说话。”一个满头是血的孩子拉住他说,“叔叔,我渴。”他连忙把自己的水壶解下递去,孩子很有礼貌地轻轻抿了一口,又还了回来。“我当时眼泪都下来了。”这一路上,大多数消防战士把身上带的干粮和水都留给了灾民。

抵达映秀镇时,大多数消防战士已超过24小时没吃东西,体力严重透支,但还是立即投入了救援。随后几天战士们每天只能喝稀得像水一样的米汤,直到后期公路抢通后,才有补给陆续送进来。尽管如此,大家一直倾全力救人,到5月22日,上海消防战士先后找到被困人员358人,但其中幸存下来的只有23人。

成为“他们”就是我们的报恩方式

2008年5月12日下午,四川省江油市高三学生徐天笑和德阳市小学四年级学生周航都在上课。突然间地动山摇、天地变色,他们经历了大地震。十年后,徐天笑、周航来到上海,一个在奉贤区当了民警,另一个则从上海理工大学入伍,领到了属于自己的橙色抢险救援服,服役于上海消防普陀支队宜昌中队,当别人问起为什么要从警、从军时,他们说,当年地震后,是那些穿着警服、军服的人首先赶到现场伸出援手,成为“他们”,就是我们回报这份恩情最直接的方式。

事隔十年,徐天笑依然能清楚地记起那天发生的事。“刚开始,我们以为是有重车路过,这种事经常发生。”他说,几秒钟后,大家发现不对劲,教室里的讲台、课桌、吊灯都在剧烈摇晃,突然有人大喊一声:“地震了!”反应过来的师生一下子冲出教室,刚跑到楼梯口,就感觉整幢教学楼在剧烈摇晃,连站立都非常困难,他们是连滚带爬下了楼,逃到了操场上。

因为大小余震不断,学生们被要求不要离开学校,师生们就在操场用球门与防水布搭起了简易帐篷,大家都睡一个通铺。由于猝不及防,校方储存的食物不多,一时间救灾物资也进不来,每个学生一天只能吃一个面包和一小瓶水。

他还记得一辆军车满载着救援物资来到学校,车上有六位武警战士,其中四人一到目的地就倒头大睡。徐天笑上前帮忙搬运物资,一问才知道他们是连开了几天几夜才赶到这里的,所有战士都已疲惫到了极点。“当时我就想,以后如果有可能,也希望穿上制服成为这样的人。”徐天笑说,这是报恩的一种方式,也是人生的标杆:要成为一名在关键时刻能够舍身忘死、冲锋在前的人民警察。

周航是幸运的,十年前的那场浩劫,除了家里的房屋倒塌外,没有一个亲人离他而去。至今他还记得,那一抹鲜亮的橙色——上海消防特勤救援队员出现在废墟上,给所有人带来“生”的希望。当时,他就默默告诉自己,以后也要成为这样的人,守护生命,带来希望。2016年,他高考考取了上海理工大学,2017年学校征兵时,大二的周航第一时间报名参军。如今,作为消防新兵的周航已经开始跟车出现场灭火救人了……

作者:何易 赵松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上海)航空救援分队成立
上海通报5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例
投放100万个环保餐盒,可减少75%以上塑料垃圾!上海外卖餐盒将有大变化
节假日职工慰问品怎么发?上海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实施办法出炉
上海市网信办依法关停“上海爆料城”网站
助推司法戒毒创新发展,专家组:上海VR戒毒项目达世界领先水平
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5.2级地震,震源深度15千米
“我们不能撤,撤了这里就是医疗空白点”,汶川大地震救灾医生与学生共话医者的责任与担当
他用四十年光阴,带回了千年前的敦煌仙乐
美国夏威夷州北京时间5日6时32分发生6.9级地震
应对SARS疫情、建立P4实验室,推动类脑芯片研发……原来都和四十年前的中法科技合作“第一签”有渊源
【汶川地震十年】千年红豆树 震后发新枝
【汶川地震十年】探访“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
十年从心出发,公益基金用爱和梦想深耕素养教育
朱氏家族两件珍贵青铜器正式入藏上博
势如破竹开新局一一十九届三中全会以来推进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述评
随笔| 申闻:“问道十年是我师”
六个场景、十二幅图像,带你看汶川十年重生……
图文故事 | 地震灾区,习近平时常牵挂
十年来,习近平一直牵挂着这个地方
诺奖得主眼中的基础研究:对上海这样的大都市更具多重“滋养”作用
纪念汶川地震10年微视频《十年了》
习近平向汶川地震十周年国际研讨会暨第四届大陆地震国际研讨会致信
十年涅槃 听车站人讲述我们的汶川抗震故事
叶永烈《邂逅美丽》创作谈:20世纪40年代上海与温州的“双城记”
“上海市居民膳食与健康状况监测结果”出炉,五大问题你中招了没?
17年后,上海大剧院再次“迎娶”《沙皇的新娘》
上海医院破解厕所“问题”:民生小事显温度
视频 | 汶川地震十周年 在废墟中站立起来
曹景行 | 难忘十年前“五·一二”大地震后的几个瞬间
上海举行海空综合应急救援处置演练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