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得主眼中的基础研究:对上海这样的大都市更具多重“滋养”作用

2018-05-12信息快讯网

诺奖得主眼中的基础研究:对上海这样的大都市更具多重“滋养”作用-信息快讯网

离产业化距离相当遥远的基础研究,对一座国际化大都市意味着什么之中?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教授罗杰·大卫·科恩伯格的回答是“不可或缺”,因为它是一座城市创新动力的不竭源泉。

5月11日,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主办的亚太地区糖尿病、肥胖和高血压从辩论到共识大会(CODHy)上,科恩伯格表示,基础研究代表着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这种能力对城市精神与文化、对教育和吸引人才,都会具有强大的滋养作用。

离开基础研究,一切创新将成无源之水

1989年与夫人第一次来上海,此后数次来到上海,科恩伯格对上海的喜爱和了解,超出一般外国科学家。

近十几年来,他认为上海的变化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现在的上海,已经是一座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无论学术还是科研,都已具有引领者的气象。”早在2012年,科恩伯格就成为上海科技大学特聘教授,并在上海建立起自己的实验室。他也感知到,高速发展的上海必将需要一流的基础研究。

“一座城市要有长远的创新发展活力,基础研究所带来的支撑不可或缺。”科恩伯格说,离开基础研究,一切创新将成为无源之水。

因“成功捕捉到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复制过程”,罗杰·科恩伯格获得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尽管他的研究与攻克癌症、研制新药并无直接关联,但他的研究却使人类详细了解DNA的转录过程成为可能。而这带给生命科学研究的影响之巨大是难以估量的。因为有了这种方法,科学家就可以知道,基因在体内究竟是如何精准调控的,如果过程中出现了错误,又是如何去修复的。当科学家对这些生命现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找到疾病的治疗方法、由此设计出针对性的药物,才有了更多可窥的门径。

“在西方,现代医学发展也不过区区百年,在此之前,人类对很多疾病发生的原因仅仅源于懵懂的猜测。”科恩伯格说,人类对付疾病的局限,其实是知识的局限。即使到了今天,人类对于生命现象知识的了解,可能也只有1%。而医学只能基于这1%的知识上去发展,怎么可能解释清楚每一种疾病,乃至病人所表现出来的症状?“只有去发现新的知识,才能让医学得到真正的发展。而获得新知识的途径,就是基础研究。”

知识转化的过程,就是教育开始的地方

诺奖得主眼中的基础研究:对上海这样的大都市更具多重“滋养”作用-信息快讯网

谈到基础研究的重要性,科恩伯格认为,对于上海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来说,基础研究对城市还具有更多的“滋养”作用。

“一流的基础研究已经使上海成为了中国最重要的学术高地之一,而且在这座城市中也坐落着很多著名大学。”科恩伯格说,知识转化的过程,就是教育开始的地方。当教授、科研人员在高校、研究所中发现新知的时候,他们的言传身教会将很多人生理念和态度,传递给年青一代——教育离不开新知识的获得,而不断获取新知识、传递知识的过程,将为这个城市培育出一代又一代具有创新活力的青年人。

“中国已经是一个医疗市场大国,但离医疗创新强国还有相当长的路。”他认为,其中所缺乏的就是基础医学研究所带来的支撑。比如,上海很多大医院的门诊量非常大,但对于疾病背后的机理研究,投入还十分有限,缺乏大型的临床试验中心,也缺乏大型人群的长期跟踪研究。

“我们已经知道,人种之间存在基因差异,中国应该多投入研究自身人群的特点。”他觉得,发展精准医学,这是中国绕不过去的“必修课”——亚洲人群的疾病谱与西方人不同,在心血管疾病中,西方人心脏病患者多,而中国则高血压病人多;原本认为中国的1型糖尿病患者少,主要是生活习惯改变而罹患糖尿病的2型糖尿病人,可现在却发现1型糖尿病人也不在少数……

“只有足够强大坚实的基础研究,才能使上海的医学在世界上具有更高地位。”科恩伯格说,这也可以使上海吸引到更多高端人才,无论是学术界还是产业界的人才,都会愿意来到这座城市,施展自己的才华。


作者:许琦敏

编辑:金婉霞

责任编辑:顾军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万钢:基础研究得到加强,成果逐渐地产生世界性影响
书法、戏曲、太极……上海学校美育工作滋养学生心田
上海市网信办依法关停“上海爆料城”网站
助推司法戒毒创新发展,专家组:上海VR戒毒项目达世界领先水平
上海启动“硅光子”市级科技重大专项,打造世界级硅光子基地
现场 | 今夜,八位作曲家原创新作从上海“文化码头”起航
上海四季度将启动第七批共有产权房申请受理
厉害了!全球首本人工智能基础教材在沪发布,全国40所高中要开设人工智能课程啦!
五处着力,展现“上海文化”标识度 | 解读《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加快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三年行动计划》
顶级科学杂志的脑洞文,研究榴莲臭味先为它全基因组测序?麻瓜和巫师结合的后代遗传谁?人吃什么就变什么?吃瓜群众影响决策……
弟弟成为独角兽公司CEO,哥哥还在研究所里“写代码”,陈氏兄弟何以造就“寒武纪”?
6万多人集会反对, 安倍修宪民意基础正在丧失
深入研究京剧“黄埔军校”艺术精髓,富连成研究中心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成立
接棒“开普勒”,新一代行星猎手“苔丝”启程巡天或将揭开太阳系外行星研究新篇章
《自然》:研究发现癌细胞扩散驱动基因,为阻断扩散提供可能
十年来,习近平一直牵挂着这个地方
我国护士人数突破380万,护士培养被提升到与医生同等重要的位置!
叶永烈《邂逅美丽》创作谈:20世纪40年代上海与温州的“双城记”
“上海市居民膳食与健康状况监测结果”出炉,五大问题你中招了没?
17年后,上海大剧院再次“迎娶”《沙皇的新娘》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罗杰.大卫.科恩伯格谈创新:基础研究为大都市更添多重滋养
上海医院破解厕所“问题”:民生小事显温度
“环同济”创新经济集聚带:发挥知识“溢出效应”,助力打响“上海制造”
改善投资环境 吸引更多外资——访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杨长湧
夏天到,漂亮美眉不用纠结了:科学研究表明基因决定晒黑还是晒伤
百年“离子水合物”之谜一朝揭开!英国《自然》发表我国科学家研究成果
崇明将成立薰衣草芳香研究中心
文汇时评 | 推进数据共享,构建“一网通办”基础支撑
基础教育界的教授!53人成为上海新一批正高级教师!看看有你的老师吗?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