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董被当做废品却屡次拍出天价,外媒热情报道的背后有啥图谋?
近日,多家外媒报道了英国伊斯特本郡83岁的老太太安妮·贝克( Anne Beck )把中国花瓶丢在车库11年后,在拍卖中意外拍出天价的故事。
贝克太太从祖父那里继承了一个破口的中国古董花瓶,她的祖父是一位修古董的手工匠,但没修好这个花瓶。贝克太太不喜欢这个花瓶的样式,把它在车库里搁置了11年。最近本来打算免费把这个“废品”送给慈善商店,就在开车前往的路上,贝克太太打电话给拍卖师参加估价日活动,炫耀了她的一些玻璃洗指碗藏品,提了一嘴汽车后座上的花瓶。
尽管花瓶已经损坏,一位专家还是说服了贝克太太参加他们当天举行的下一场拍卖活动。
在网上刊登这个花瓶的广告后,它的估价在90英镑到120英镑之间。没想到拍卖一开始,价格就一路飙涨。最后,一名坐标德国的中国买家为它支付了87000英镑(约75万元人民币)。经过专家的仔细鉴定,确定这是一件18世纪中国乾隆时期的文物,花纹描绘了神仙贺寿的神话场景,花瓶底部还有官印。
专家估计,如果花瓶未损坏,价值可能高达2.5亿英镑至5亿英镑。
贝克太太说,她把花瓶带到慈善商店的时候,还觉得可能花瓶会被“退货”,因为它已经受到了比较严重的损坏。交去拍卖的时候,觉得100英镑就很好了。而最后的价格简直不可置信。
随手一搜,外媒中类似的故事多如牛毛。
去年8月,一个英国老太太用了几十年的鸡蛋杯,也被发现是珍稀的中国古董,拍出了一万英镑,她从祖母那里得到了这件藏品,以为它根本不值钱。
去年5月,还有一对英国夫妇放在乡间客厅壁炉架上的装饰花瓶,被来访的专家鉴别发现是乾隆时期的古董,这对花瓶是他们从亲戚那里收购来的,最初估价只有1000英镑,后来拍卖售价将近150万英镑。
这不由让人疑惑,外媒如此执着于报道“中国古董惊喜拍出天价”的传奇故事,究竟是出于什么目的?
如果认为这是出于对中国文化的热爱,恐怕并不准确。17至18世纪,欧洲倒是刮过一阵“中国风”,艺术品、家具、室内装饰、建筑等设计中都流行中国元素和异域情调。西方对马可·波罗传说中黄金遍地、文质彬彬的中国无比向往,赋予其强烈神秘的浪漫色彩。上层社会争相追捧中国的丝绸、瓷器、壁纸、漆器……但如今外媒报道的故事主角,显然都不是“中国通”,根本不了解中国古代精致工艺的价值。
反而有不少值得仔细推敲的猫腻,指向这些故事中模糊的部分。
这些故事大致遵循这样的模式:收藏着继承了一件中国文物,却因为“不识货”几乎将其弃若敝履,却在意外中拍出高价……一个值得推敲的猫腻是,拍卖这些古董究竟是否合法?
外媒报道中从长辈“继承”一笔带过的文物来源,恐怕经不起推敲。其明显的中国出身,是否暗示其有可能为侵华战争中被掠夺的文物?早在1954年制定的《关于武装冲突情况下保护文化财产公约及其议定书》,除了强调在武装冲突下的文化财产保护外,也确立了被掠夺文物应当归还的原则。到1970 年缔结的《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对非法流转出境的文物也有了追索权利。1995年的《关于被盗或者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约》更是确立了被盗文物返还的原则,有了更强的操作性。几项公约都不承认取得时效,即便善意取得,通过相应补偿,也应该返还。如果这些确实是中国近代的流失文物,那么拍卖将面临严重的法律、道德和舆论困境。
但通过外媒报道中一波三折的戏剧性,这些收藏家祖辈的“强盗”经历不知不觉被遗忘了,文物前后估价的天壤之别又吸引了收藏者的注意。高速发展的中国藏品文物拍卖市场,和中国买家的爱国热情,更赋予了外媒炒作这些故事充足的动力。下次看到中国古董炫目的“天价”,激动之余不妨多一问,究竟是谁偷走了这些宝物?
编辑制作:吴钰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