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高质量发展,上海如何以“经济密度”论英雄——学习贯彻十一届市委四次全会精神系列报道之二
四天来,随着十一届市委四次全会就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审议通过相关《意见》,一个颇有新意的词汇——“经济密度”迅速升温。无论是政策文本、新闻报道,还是全会会场内外,“经济密度”都被高频度提及。提高经济密度已经被视为上海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支撑。
如何看待“经济密度”?“经济密度”将在上海迈向“全球卓越”的过程中产生怎样的影响?上海该如何发力?今后一段时间,这应该会成为决策者、研究者和参与者共同关心的问题。
“老概念”被赋予新内涵
“经济密度”并不能完全算是一个新词。据记者统计,上海主流报纸最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提到过这个词语。只是近二十年来,它平均每两年才在报纸上出现一次。然而,随着本次市委全会的召开,四天来,“经济密度”现身的频率陡然上升。
顾名思义,“经济密度”大致相当于“单位面积土地上的经济产出”。在早年的零散报道中,以及本次全会期间,“经济亩产量”都是这一概念的主要内核。
但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如果说“经济密度”对应的是一个以“经济产出”为分子的分数,那么,如今其“分母”已从“土地面积”拓展到“人力”“能耗”“环境”等要素。本次全会提出,在考核经济发展成效时,要有新标准和新导向——“以亩产论英雄”“以效益论英雄”“以能耗论英雄”“以环境论英雄”。换句话说,要提升经济密度,就必须提高土地资源、人力资本、环境资本的效率。
事实上,土地、人口、环境……这些都对应着上海未来持续发展所必须守住的几条底线。根据相关发展规划,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上海建设用地规模可能面临持续负增长,常驻人口面临硬约束,环境资源更容不得无端消耗。
或许因为环境消耗难以量化,着眼于做大上海经济总量,提升城市能级与核心竞争力,市委全会提出,要在提高“地均GDP”和“人均GDP”上下功夫提升经济密度。
有规模才能有影响
正所谓“吨位决定地位”。当前上海关注“经济密度”,是因为这座城市意识到,经济规模是城市竞争力的基础,没有足够的经济体量,辐射力和影响力可能很难施展。可以说,上海不能唯GDP,但并非不要GDP,而是要更高质量的GDP。
目前,上海经济总量在国内城市中独领风骚,但和国际著名城市相比,还有不少差距。而要想在众多约束条件下做大经济规模,提高经济密度是必然选择。
去年,上海GDP迈上3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4700亿美元;而东京、纽约则超过9000亿美元,巴黎也在7000亿美元量级。未来,如果上海经济增速能长年保持在6%以上,而上述全球顶级城市则按2%计算,那么,上海要追上巴黎,预计得花11年;比肩东京、纽约,则需17年——那时,正好是2035年,也就是十九大关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两步走”战略中第一阶段目标的实现之时。如果届时上海的经济体量能够跻身全球第一阵营,其意义不言自明。
事实上,沿着“经济密度”视角来观察经济总量,上海就更需要保持一份警醒。目前,上海全域的单位面积GDP为4.75亿元人民币/平方公里,但深圳已达11.2亿元人民币/平方公里,纽约更是达到11.4亿美元/平方公里。在人均GDP指标上,上海与发达国家城市的差距也是相当显著。
对标揭示差距,更提示了潜力。不同于纽约、巴黎等城市,上海在中心城区之外还拥有广阔的郊区,城域面积和发展实体经济的空间远超其他国际大都市。因此,只要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想方设法提高经济密度,上海的经济规模和影响力势必出现大幅跃升。
综合施策、全方位提升
提升经济密度该如何实现?不妨对上海自身做一番透视。
从土地占用的角度来看,据市经济信息化委的数据,去年,上海所有产业园区的每平方公里工业总产值约为70亿元,而不同园区的经济密度存在巨大差异——对国家级开发区来说,每平方公里的工业总产值可达115亿元;市级开发区为71亿元,但城镇工业地块则仅为28.3亿元,不足国家级开发区的1/4。不难理解,如果低效能园区能够实现转型,那么,上海的经济密度就会出现大幅改观。
正如不少专家所言,若以“经济密度”作为上海未来发展的标杆,就必须使科技创新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这方面已经涌现出一批典型。
宝山区正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为主线,优化园区质量。一批老码头、老堆场、老厂房正在转型成为邮轮码头、研发总部、四新经济集聚地。比如,顾村工业园区已入驻机器人企业50多家,落实智能制造相关科创载体10万平方米,有望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高端智能制造研发基地。整体上,上海去年通过引入和扶持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出现了先进制造业集群集聚发展、产业与科技深度融合的局面,主要园区的产业能级和经济密度同步提升。
借助新技术削减低效岗位,减少重复劳动,增加人均经济产出,这也是提升经济密度的重要手段。当前不仅要推进“机器换人”,更要实施“AI+”战略,依靠新一代人工智能对传统制造业赋能。作为全球最大的独立空调压缩机制造商,上海海立集团通过大规模实施智能化改造,已减少一线员工近1000人,机器人应用密度远超全球最高的韩国;上海仪电集团通过建设智能车间,旗下国内首座第五代液晶显示面板配套彩色滤光片工厂已实现7×24小时全智能化生产,产销超过原设计能力25%。
此外,在园区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上海单位经济产出的环境消耗也与土地、人力等同步下降,从而使经济密度得以全方位提升。据统计,“十三五”时期前两年,上海严格产业准入、优化产业布局、推进绿色制造,共调整2600多个产业项目,腾退土地4万亩,全市单位能耗工业增加值提高了12.2%。
按照本次市委全会精神,提升上海经济密度必须综合施策,包括优化产业用地政策、推动连锁经营、发展离岸经济等业态等等。归根到底,上海必须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图:视觉中国
作者:本报首席记者 张懿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