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合作愉快!”今天,西藏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儿科主任次桑医生与千里之外的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的张建医师实现远程病例讨论,随着智能远程医疗机器人“小白”今天正式成为这家医院的新员工,日喀则市人民医院正式挂牌成为首个全国儿科临床规范化实践基地。
▲全国首个儿科临床规范化实践基地落户日喀则,交大医学院党委书记范先群称,通过远程机器人系统不仅实现远程病例会诊,还能助力医生教育与培训。
“小白,请你往前一点,让我看看病人的肤色。”张建医生一边说,一边轻触手边的摇控。屏幕如同一双人眼慢慢接近患者,通过镜头,医生清楚地看到患儿的肤色、反应、甚至能直接对话。上海与西藏的医生正在讨论一名极重度贫血的11岁患者。而站在西藏医生身边的就是他的新同事“小白”,通过他的屏幕实现两地医生远程一线牵。
小白的学名叫“airface”——智能移动艾菲仕远程医疗机器人系统。张建医生介绍,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远程会诊早已不新鲜。但小白的独特在于,他的“千里眼”可以穿越万里,实现基于激光雷达及机器视觉技术的自主移动、跟随及避障功能;他还能实现基于深度学习的自然语言交流及语音识别功能等。这些功能让张建的“西藏情缘”生生不息。
原来,2016年张建作为上海市第二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成员来到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帮助这里建立新生儿科,将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规矩”带到日喀则。这次隔空对话,不仅是会诊病人,更是对次桑医生的一次临床技能考试。在讨论病情中,张建一次次的提问,让次桑医生有些紧张。而次桑医生的回答让张建心中暗喜。原来他留下的“规矩”,如今还在。
通过“小白”,沪藏两地的医学交流还将不断“升温”。该项目负责人、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医疗副院长赵列宾表示,小白最大的功能不仅是开展远程医疗,还能真正实现移动查房、移动教学。赵列宾说,长期以来,中国不同地区之间的儿科水平差异较大。但以往的教学培训或是医疗援助往往一批队员一批技术,成本很高但效果难以持续。如今,“互联网+健康医疗”是推进实施健康中国,提升医疗卫生现代化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创新服务模式,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健康与医疗保障需求提供了重要手段。
2017年由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江忠仪院长牵头的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儿健康临床标准与规范化委员会成立,旨在从国家层面不断推动中国妇幼群体健康管理与临床诊疗的标准与规范建设。今天,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和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儿健康临床标准与规范化委员会的支持指导下,正式挂牌成为首个全国儿科临床规范化实践基地。这对提升我国儿科整体水平和推进规范儿科临床诊疗标准化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
随着小白上岗,在智慧医疗支持下,该系统除了支撑每周定期开展疑难复杂儿科疾病远程移动临床诊疗会诊以外,更将承担起儿科医护专业人才进修培养以及儿科重症救治远程移动教学和培训等任务。并且,今后将会有更多的智能“小白”伴随着实践基地落地西藏,为藏区儿科医疗临床与培训提供常态化、嵌入式的支持,真正落实务实援藏、智能援藏。
作者:首席记者 唐闻佳 通讯员 夏琳
图片:首席记者 唐闻佳 摄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许琦敏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