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白云之下,他们翻土耕作,也重新认识自己……园艺治疗让人的内心重获平静!
“蓝天白云,晴空万里,突然暴风雨……”如同这首网红歌曲所唱的,在上海的崇明岛,就有一群人头戴草帽,在露天大农场里跟着园艺老师耕作、除草、杀虫、翻地,设计园林小景。这是虹口区正在探索的精神疾患职业康复新模式,通过园艺、烘焙等培训,让精神疾患既掌握一些“生存技能”,也获得心灵上的治疗,重新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园艺治疗改善了我与母亲的关系”
小甲接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但工作没几年后,她发现自己有些“不对劲”,一番彷徨之后,她走进虹口区精神卫生中心寻求帮助。
“小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并不接受自己得病了。”胡思远今年正式入职虹口区精神卫生中心,担任专职的医务社工。此前的实习期他陆续跟进着小甲这个案例,大约此前六七年,小甲时不时地会来寻求帮助。
转机是在今年4月,当看见医院里贴出“园艺治疗”的海报,小甲找到了医务社工的办公室,希望尝试一下。
就这样,小甲和病友们成为这个特殊园艺班的首批学员。今年5月,春暖花开时,他们来到一个公益农场,跟着园艺老师学习配置土壤,除草除虫。每次三天两夜的学习,大家吃住在一起,在大都市里过着难得的田园生活。
就在四五次学习之后,小甲带来了好消息,重新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既维持了生机,更重要的是,这给了她重返社会的信心。
“园艺治疗既起到转移注意力的作用,相比一些机械类技能学习项目,它也比较安全。”胡思远和同事们在跟进小甲的情况时也获得了正向反馈。小甲告诉医务社工,很感谢园艺治疗项目,这不仅是让她学习了一些谋生的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它舒缓了身心,在与病友及家属的接触中,也学到了正确认识疾病、药物及其副作用,认识到了如何更好地处理家庭关系。
小甲很感恩,“园艺治疗改善了我与母亲的关系。”
“需要透气的”不只有患者,还有家属
园艺治疗是虹口区探索精神疾患职业康复的一个缩影。7月11日,杭州民政部门代表团考察虹口区的公益创新园,被眼前的一幕幕吸引住了:糕饼烘焙、陶艺彩绘、音乐鉴赏……散落在社区里病友们根据兴趣参与到不同的学习班里。
“他们是否可以走出家庭?”这是虹口区精神卫生中心的医务人员与医务社工起初共同探讨的问题。因为,他们在对病例的跟进中发现,长期“关”在家庭的小环境里,让家庭的气氛也变得很糟糕,并且,“需要透气的”不仅仅是患者,还有他们的家属。
去年,家属互助俱乐部、“抑”起走俱乐部、职业康复俱乐部悉数建立或完善起来,有的针对抑郁症患者,提供同伴交流支持与康复平台,有的专门针对家属,开展音乐舒缓治疗等项目。而职业康复俱乐部是病患及其家属的共同呼声,希望学习一些生存技能,恢复职业能力,最终能重返社会。
“职业康复”,还有一条长路要走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工作中,医务社工成为“顶梁柱”角色。在虹口区精神卫生中心,目前有专职医务社工5人、兼职9人。根据国家相关要求的精神卫生领域床位数与社工人数比为100-300:1,而虹口区精神卫生中心的目前配备比高达90:1,并作为专技人才纳入编制。
“传统重技术、轻人文的医疗结构已不能满足当下的医患沟通工作,医务社工作为一种促进和谐医疗环境的新角色,日益被医疗卫生行业接纳。”虹口区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张建敏介绍,2012年,虹口区精神卫生中心率先在上海市同级精神卫生专科医院创建医务社工团队,尽管起初“无教材指导、无标准规范、无经验可循”,大家就边探索、边服务、边完善,一切围绕一个目标:强化了辖区病患的康复效果,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推动了他们回归社会。
2017年,社工部还在门诊正式开出“社工咨询门诊”,工作内容包括协助分诊、初诊引导、解释协调、政策咨询及心理疏导等,医务社工工作从“便民式服务”走向“专业服务”。由此,这支队伍也逐渐了解门诊病人问题及需求,发掘个案对象,一系列特色服务项目正基于此开展起来,典型如职业康复项目、家属支撑体系建设等。
目前,虹口区精神卫生中心活跃着一批“80后”“90后”医务社工,他们大多为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硕士毕业。这股生力军与精神科医生、精神科护士、公卫医生、心里咨询师、康复师、社区精防医生组队形成一支集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心理治疗等多功能的服务团队,为所在辖区的社区严重精神障碍康复者提供公益服务。
截至目前,包括职业康复项目在内的医务社工特色服务已培训近百人次,已有部分像小甲这样的患者走上重返社会之路。“他们获得园艺、烘焙等相关从业证书,从事相关职业固然很好,但如果‘专业不对口’也没有关心,重要的是,他们通过这些职业技能训练走出疾病阴霾,重新认识自己,重新走进社会。”这里的医务社工团队还告诉记者,他们会尽可能持续跟进每个个案,与企业接洽,毕竟精神疾患的“职业康复”还有一条长路要走。
作者:唐闻佳
图片:唐闻佳 摄
编辑:郝梦夷
责任编辑:顾军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