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大数据、人工智能、3D打印……高科技汇聚,医疗康复行业迎来“蓝海时代”
全球正在步入老龄化,医疗康复行业将迎来“蓝海时代”,有望形成一个千亿规模的市场。在今天举行的第12届国际康复工程与辅助技术大会上,世卫组织代表查帕尔·卡斯纳比克(Chapal Khasnabis)介绍,步入21世纪后,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改善,无论是欧美还是亚洲,很多国家都步入深度老龄化。“越来越多的人变得更长寿了,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从视力、听力到运动能力,身体机能在不断下降,他们都不得不需要医疗辅助设备来维持日常生活。”
已有调查表明,挪威目前60岁以上的老人中,有75%的人已经在使用各种类型的医疗辅助设备。“20年前,人们通常有一个误解,认为只有残障人士需要使用医疗康复或辅助设备。所以当一些人真的必须使用这些仪器时,他们的内心可能会有一种羞耻感。但是,今天的情况显然不同了。”根据查帕尔·卡斯纳比克的看法,每一个人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机能的不断退化,出于健康的考虑,或早或迟都将成为医疗康复设备的用户。
根据世卫组织的调研,由于相当部分的医疗康复设备或仪器比较昂贵,所以在全球,大约只有十分之一的人可以真正负担得起他们所真正需要的设备,而更多的经济水平有限的人们尚无法负担并及时获得这些康复设备,需要更高层面加以统筹。“出于人类健康的考虑,除了为更多有需要的患者及时提供药品和疫苗,今后的医疗公共服务中还应纳入医疗康复或辅助设备。”
不少与会专家指出,对更多的老年人和许多慢性疾病患者来说,除了医疗介入和人工护理,提供合适的辅助性和康复性的医疗器械是有效的方式。
事实上,这不仅将撬动一个需求巨大、前景可期的市场,且医疗康复行业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几乎所有的前沿技术,都会在这个领域集聚、开拓应用。
“从互联网、虚拟现实、大数据、人工智能到3D打印、新材料,人们所知道的任何当下最热门、最前沿的科学技术,都致力于解决医疗康复的相关问题。”国家康复辅助研究中心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院长樊瑜波指出,基础研究对于医疗康复意义重大。他以自己的课题组目前正在着手的研究课题“肌骨生物力学建模及应用”为例,研究人员们试图通过模型建构,刻画人体的运动机理。比如,通过研究搞清楚人的头颈部位在受到水平方向加速作用的响应机制,深度剖析外力会对人的颈部产生怎样的具体影响后,这些研究将有助于医生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提供更精准、更具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这是很多需要康复治疗的病人经常会经历的一种状况:乍听上去,可以选择的康复仪器或设备很多,且每一个都声称自己是“全世界最好的”。但真实情况却是,不同的治疗方案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选择不当的方案有可能会给康复阶段的患者带来别的伤害。按照樊瑜波的看法,科学家对人体机能的了解越深刻,就越有助于设计出有针对性的医疗辅助设备和仪器,而这也将帮助医生为患者提供最优的治疗方案。
国际康复工程与辅助技术大会创始于2007年,每年举行一次,目前已成为亚太康复工程和辅助技术的标杆性学术交流活动,今年该会议由亚洲康复工程与辅助技术联合和上海理工大学共同主办。
作者:樊丽萍
编辑:朱颖婕
责任编辑:姜澎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