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良渚遗址:实证中华5000年文明史

2018-07-20信息快讯网

聚焦“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良渚遗址:实证中华5000年文明史-信息快讯网

▲良渚古城鸟瞰图

【编者】考古实证,早在5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便已点亮文明绚烂的火花。经历十余年的孜孜以求,“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取得了很多重要进展,并于近期公布成果。本报记者沿着考古学家们的探铲,踏访这些重要都邑性遗址考古现场。今天起,本报推出一组报道,聚焦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与读者一起分享我们的祖先用勤劳与智慧创造的令人惊叹的文明硕果。

在闭馆315天后,最近全新亮相的良渚博物院,用新的展陈理念和模式,让沉寂5000年的良渚文化 “开口说话”。

良渚文化距今约4300至5000年,主要分布在长江下游环太湖流域。良渚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是良渚文化遗址中最高等级的遗址,其核心的良渚古城是中国当时最大的城址,由宫殿区、王陵区、作坊区、仓储区和内外环通的水路系统构成复杂的城市系统,外围有祭坛和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系统。

从1936年杭县良渚镇人施昕更发现良渚遗址以来,80多年的考古发掘不断刷新我们对良渚遗址、良渚文化及其对中华文明起源的认知。良渚遗址先后获得了多项“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一项 “世界十大考古新发现”,特别是2007年确认的良渚古城,被专家们视为“中华第一城”。而2015年古城外围大型水利工程的发现,改写了中国水利史,专家认为,这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最完备的大型水利系统。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消失的“良渚文明”逐渐清晰。

良渚社会呈现典型的早期国家形态

经过不断的考古发掘、调查和勘探,良渚古城的结构布局和功能逐渐清晰。良渚古城由居于中心的面积约40万平方米的宫殿区,和内城、外城构成,总面积达到630多万平方米。由人工堆筑的建筑台基和台地也由内而外逐次降低,显示出明显的等级差异。古城北部和西北部还分布着规模宏大的水利系统和与天文观象测年有关的瑶山、汇观山祭坛墓地。良渚古城核心区、水利系统、外围郊区总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规模极为宏大。整个城市系统的布局与山形水势充分契合,显示良渚先民在规划建设古城时视野之广阔,可见良渚社会远远超越了部落形态,呈现出了典型的早期国家形态。

目前考古研究表明,在良渚文化时期,农业已进入成熟的犁耕稻作农业阶段,手工业分化明显,门类更加多样,作陶、制石、纺织、髹漆无不显示出专门化倾向,尤以琢玉最为发达。

良渚文化的玉器,不仅因其数量之众多、品种之丰富、雕琢之精湛,显示出良渚玉器代表了中国史前玉文化的一个高峰,更因其以琮璧钺为代表的玉礼器系统揭开了中国礼制社会的序幕,被专家认为是玉之殿堂,世界独此一家、别无分店。

王族、贵族、工匠或武士与平民墓葬随葬品的多寡,显示出了良渚社会明显阶层分化。

对良渚文化器物上的刻画符号的研究,让我们认识到,这些符号,特别是有意组合的符号处处显示出良渚文化时期应该已有“原始文字”。

良渚文化发达的稻作农业,复杂的社会分工,明显的社会阶层分化和高度统一的精神信仰,揭示出良渚社会已进入成熟文明和早期国家阶段,确立了良渚文化的核心遗址——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与同时期的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哈拉帕共同反映了世界最古老文明的起源阶段的状况。

聚焦“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良渚遗址:实证中华5000年文明史-信息快讯网

▲宫殿建筑模型

改陈后更好体现了近十年考古研究结论

从远处眺望,良渚博物院是一幢宏伟的长方形建筑,像一艘巨大的船行驶在碧波中。它外观粗犷、大气,灰白色墙面没有任何装饰,线条简洁流畅,与周围悠悠小河青青草坪的美丽洲公园水乳交融。良渚博物院的设计者是英国建筑大师戴维·奇普菲尔德,以“一把玉锥散落地面”为设计理念,由不完全平行的四个长条形建筑组成,被称为“收藏珍宝的盒子”。今天的人们则更愿意把它比作是一艘从5000年前缓缓驶来的“文明之舟”,所以在其周围梳理河道,种植荷花。

“良渚博物院是10年前开馆的,展现的内容都是2008年前的考古成果。但良渚古城、外围大型水利系统等重要发现都在近十年间,对良渚文化、良渚遗址、良渚古城考古认识发生了很大的甚至可以说是质的变化。”良渚博物院展览教育部罗晓群主任介绍,改陈后的良渚博物院,常设展的三个展厅的大格局虽说没有变化,但展厅的厅标分别由“发现求真、良渚古国、良渚文明”变成了“水乡泽国、文明圣地、玉魂国魄”,不仅显示出展览主题和内容的更新,也更好地体现了近十年来对良渚文化的最新研究结论。展品也从300余件(组)增加到600余件(组)。钟家港、葡萄畈、美人地等遗址出土的近200件陶器、动植物标本,后杨村、文家山、卞家山出土的玉器,尤其是钟家港出土的头盖骨和鱼钩,都是首次展出。

改变的还有展厅的灯光。良渚博物院总策展人、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高蒙河认为,5000年前的良渚已经进入了文明时代,我们想追求一种亮亮堂堂的展示效果,展览照明既要与我们的文明相匹配,又要符合现在国际博物馆的潮流。所以,整个展陈都运用自然光,令观展者有最舒适的观展体验。同时,改陈后的良渚博物院采用了国际上比较流行的自由观展,没有给观众设定具体的观展路线。“碎片化、沉浸式、互动式的体验是一种趋势。我们不想强迫观众一定要先看一件展品再看另一件,展出的每一件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知识点。”高蒙河表示,每一个展厅都表达不同的主题,有关联又不彼此限制,哪怕你倒着走,也能明白展览的主题。

聚焦“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良渚遗址:实证中华5000年文明史-信息快讯网

▲良渚古城宫殿区、内城、外城三重结构沙盘(刘海波摄)

良渚人长啥样良渚先民从何处来?

展品、影视片、3D投影、微信公众号,多维度告诉你5000年前的良渚先民生活在什么样的自然环境中,他们为什么要筑坝建城?他们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如何制作精美的玉器?

要了解良渚人来自何处和如何造城,两部6分钟和10分钟的影片便回答了这个问题——以影像表达最通俗易懂且令人印象深刻。从12000年前的太湖流域形成,到5000年前良渚人出现,6分钟穿越了6000年。“气候变迁令居住在山边的良渚先民迁往平原地带的沼泽湿地中,与世界上其它几个古代文明重要起源地,如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等地区基本同时进入了文明时代,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成熟文明和早期国家。”而当你看到良渚古城及其外围水利系统的建造过程时,更会发自肺腑地感叹先人的伟大。

想要具体了解良渚先民的生产和生活状态,可以看看展出的猪骨头、桃核、菱角,甚至螺蛳壳,虽然都是最普通的物品,但它们传递出来的信息是:当时的良渚人已经从渔猎采集时代进入到农耕时代,食用猪肉的比例达到60%多,远远超过了狩猎而来的猎物。农用工具石犁、石镰,告诉我们当时的农业生产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先进水平;一件漆器,还原出该器物先后经过四层漆的处理,才能历经5000年依然“光彩依旧”;一件小小的盛酒陶器,说明良渚人已经学会酿酒;几块青褐色的纺轮和复原的腰织机摆在陈列柜中,若想知道它的用处,可以用手机扫描二维码,一段精美的短片告诉你这是良渚人织布用的纺轮和织机,并复原出如何用它织布制衣。“这些展品可能不够漂亮,但可以清晰明了地告诉参观者:当时的良渚人吃、穿、用其实都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文明水平。”罗晓群表示。

良渚人长什么样?可能大家都会好奇。良渚人的头盖骨展柜前,通过多媒体演示,残破的头盖骨正一点点复原,最后形成良渚先民的完整头像。“这是人像复原技术,是吉林大学体质人类学与分子考古学科研基地以出土良渚先民的头骨为基础,结合人类学、考古学、历史学、解剖学,利用计算机三维技术,复原出的古人生前容貌。”罗晓群介绍。

聚焦“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良渚遗址:实证中华5000年文明史-信息快讯网

▲借助泥塑展示良渚古城宏大的营建场景

古城、大坝、阶层,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

一座巨大的良渚古城山川地貌图模型陈放于展厅正中,图形上清楚标注出宫殿区、内城及外城的位置。一侧则有一幅巨大的油画,勾勒出当时良渚古城的空间格局。“通过地貌模型图和油画的对比,可以一目了然地反映出良渚人当时的建筑成就。”罗晓群介绍。

墙面上一组数据显示出良渚古城的工程量。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的总土方量为260万方,古城总土方量超过700万方,同时期世界其它文明的工程量无出其右。数字背后,显示出良渚古城规划之精、技术水平之高、组织能力之强。而如此大的工程量显然需要高度集权、精心规划、统筹组织、长期营建才能完成,这是良渚社会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

一块4米×3米的古城剖面吸引了大批参观者——因为它会“动”。“它不是一块普通的墙皮,是从良渚古城北城墙遗址上切下来的剖面,您能清晰看到土色的差异、肌理,还有一层层堆筑时层位的痕迹。”罗晓群说,这种展现方式过去没用过,是全新观感体验的设计。

站在复原的缩小版宫殿模型前,你会诧异其繁复精美的架构,它们有什么依据?

“所有复原内容都有科学根据,其主要依据是宫殿区建筑遗迹的考古发掘和研究成果。”罗晓群介绍,譬如民居或作坊大概什么样?是从出土文物中发现的陶屋顶模型以及陶器上刻画的房屋图形推算出来的。

展区中有一堆并不起眼的炭化稻谷,是良渚古城内一处失火粮仓出土的,其储量达到二三十万斤。至今在良渚古城内没有发现良渚先民的稻田遗迹,城内只有贵族和手工业者,这表明良渚古城内稻谷应是周边地区供应而来的,同时也见证了良渚古国的农业基础。

很多人对良渚墓葬颇感兴趣,当真正的反山14号王族墓展现在你的眼前时,必会令你大开眼界。棺椁内铺满了大小260件随葬品,其中玉器就有242件,琮、钺、璧琳琅满目,其制作之精美、色泽之柔和亦让人赞叹。而一旁展出的贵族墓中出土的随葬品,玉器的材质和做工精美度则明显低了好几个档次。再旁边展示的普通人的墓葬中,则是空空如也,偶有几件普通陶器。

“通过不同墓葬随葬品的展示,可以反映出当时的良渚社会阶层分化严重,等级十分分明,同时还能让参观者了解良渚人如何佩戴和使用玉器。”罗晓群介绍,从此可以看出当时的良渚的雕琢工艺达到了中国史前治玉水平的一个高峰,并形成了玉礼制度。

作者:报驻浙记者 蒋萍 通讯员 刘海波 丁毅强  图:除署名外均由良渚博物院提供
编辑:赵征南  责任编辑:叶志明 制作编辑:李伶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海马路40年| 福州路:实体书店这里最多最专业,还有老牌美食“网红”扎堆
美拟对华2000亿美元输美产品加征关税 美企业及议员公开谴责
上海马路40年| 上南路:曾经“手推火车”,如今隧道轨交网络如织
敬佩!这位教授默默研究40年,为地球“迷你居民”编户籍,帮助我国建立昆虫名录
改革开放40年 重温那些振奋人心的经典话语(二)
越剧《王老虎抢亲》首演60年,这部小生反串花旦戏比唐伯虎点秋香更有“笑果”
陕西蓝田发现约212万年前古人类活动遗址
【脱贫攻坚在行动】跳出传统畜牧提升造血能力 门楼村迈进生态文明小康村
“稻与器的阐释,人与茶的沟通” 良渚博物院举办星空下的浪漫茶会
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的“大政治”
生态文明的贵州实践:贫困户吃上了“旅游饭”
今天开幕的书博会你来了吗?近6000种沪版读物书香消暑夏
上海地铁第5000辆列车“落户”2号线
【云间故事】“礼”是广富林文化遗址景观之魂(一)
探索短缺药供应保障长效机制,我国首个“药联体”在沪宣告成立,首批可保障供应涉及心血管等十大类57个小品种药
专家访谈|马东峰:良渚率先走进“全考古时代”
沉浸抗癌工作近40年,上海中医药大学何裕民教授谈抗癌力:“让人活着,才是治疗癌症的目的”
40年来的上海生活,你还记得多少?这里有部魔都老百姓的荧屏故事会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浙江:“八八战略”15年 一张蓝图绘到底
习近平时间|毕节探索脱贫30年 总书记这样指示
聚焦“中华文明探源工程”②|陶寺遗址:“最初中国”的样貌
【脱贫攻坚在行动】大型实景演出《井冈山》10年常演不衰 观众超300万人次
上海每年新收治前列腺癌患者达5000余例,基于PSA筛查可提升早期前列腺癌检出率
从公王岭到上陈遗址——陕西蓝田古人类活动遗址“上陈旧石器遗址”诞生记
石峁遗址:中国北方早期国家的都城
聚焦“中华文明探源工程”④ | 二里头遗址:兴华夏之礼,立最早王都
妈妈带儿子吃一年垃圾,竟赚70000元?
去年数字出版产值突破7000亿元!传统出版如何分得一杯羹?
1000亿的“大蛋糕”谁来切?婴儿配方奶粉市场进入“大鱼吃小鱼”阶段
【云间故事】“礼”是广富林文化遗址景观之魂(二)
当百年工业文明的杨浦滨江和时尚的热波电跑有机结合,呈现出这样的景象……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