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耳朵曾经错过一些什么 | 陈思呈

2018-07-25信息快讯网

我们的耳朵曾经错过一些什么 | 陈思呈-信息快讯网

村子里的老式房屋,是瓦片做的屋顶,新修的那些却自甘堕落,屋顶都由两块铁皮中间夹着一大片泡沫。这是为了省钱,听说也能够隔热,但有个大问题,我不能忍。

那天晚上我刚抵达这个村子,洗漱完毕正要入睡。就在醒和睡的夹缝里,头顶正上方一声锐响,有物体砸落屋顶。我从夹缝里被拉出来,拔剑四顾,只隐隐听得一个小物体滚动而去的细屑声响,仿佛刺客正从屋顶用轻功逃窜。

我没追它,重新躺下,抱着对世界的乐观态度再次入睡。谁知世界报我以暴击,不久,正上方又传来一声锐响,比刚才那声更挑衅,坠落之物的力度和体积似乎更大。

这次我爬起来,延脖窗外,尽力望向夜空。一片漆黑,一片寂静,百思不得其解。房子里其他人都在沉睡,仿佛只有我一个人的听力是正常的。我总不好叫醒屋主相询。

这次我已经从乐观主义者变成怀疑主义者,果然,接下去整夜,重物坠落的锐响不定时地响起,那个“等待另一只鞋落下”的故事,在这里,变成了蜈蚣的鞋子,一个团的鞋子。

谁说乡村之夜是静美的呢?

天一亮,顶着一头鸡窝的我迫不及待地问屋主人,那个声音是什么。屋主人吃惊地反问,什么声音?!

后来她沉思地说,该是屋后的龙眼树吧。难以置信,小小的龙眼掉在屋顶会有那样的锐响。但屋后确实有棵巨大的龙眼树,此时正是果季。如果不是闹鬼或者刺客,罪魁确实只能是它了。

加之南方的夏天,常有台风天,龙眼落得多。铁皮做的屋顶和夜的静,一起放大了这种声音。但村里人都习惯了,进入大音希声的境界。就像我在村里的路上,经常会吸着鼻子问,这是什么树的香气?他们都表示没闻到。

第二天晚上我果然也习惯了,慢慢地入睡了,还睡得很好。

我在微博上发了一条有奖竞猜:“大家能不能猜得到,在粤东乡村,夜里被某种大自然的声音吵醒,不定时响起。是什么声音?”有150多个回复,只有一个答对了。所以我的无知也并非世间罕见。

从其他人的回答里得知,在乡间夜晚,还有各种被吵醒的可能性。比如,蛀木虫的声音,据说就像有人在你耳朵边持续吃着薯片一样。

我很庆幸我住的只是一个铁皮屋顶,要是再加一些木头梁子里的蛀木虫,那就双重倒霉了。

至于蛙声蝉鸣那些,都是意料之中的,倒没什么好说。

有一天下午,我坐在村子里的一条小石头路旁边的树下刷手机。我很喜欢那条路,因为路上铺的是碎碎的小石头,是附近的一家人铺的,简直有点日本枯山水的味道,也极少有人经过这里,这里真是一个风水宝地。

用眼久了,便闭眼休息一下。四周是乡村特有的宁静。突然,我听到一阵非常轻微的声音,又轻又快的“刷、刷、刷”,不是风吹竹叶,风吹竹叶的声音高蹈一些,有猎猎之感。也不是细雨落池塘,雨落池塘,再小的声音也有共鸣,是连成一大片的,成规模的。

原来,是一只小狗,在那条铺着小碎石头的路上来回地走,它厚厚的肉狗掌摩挲路面的小碎石头,就发出了那种非常轻快的“刷刷”声。

真好听,让人心里毛茸茸的。更重要的是,这细微的声音,好像给我的耳朵开了光,我的耳朵仿佛瞬间有了明暗的对比,它突然听懂了此处的安静。

此处并非纯粹的安静。如果混沌一片地听着,会觉得一切本该如此,但如果是一双新鲜的耳朵,就能听出多层次多声部。

首先,蝉鸣,是一片不知疲倦的背景色,连绵一片又易被忽略,但它与蓝天是多么般配。

然后一些鸟的啼叫点缀其上,勾勒出纵深。

短促而干净的叫声,仿佛乐意发表意见、但又决不饶舌。那大概是长尾缝叶莺?

另一个更有底气的声音,明显它发表的意见更有分量,也更准确,那大概是黑脸噪鹛?

还有一个跟班……是红耳鹎?

群鸟的叫声与远远的群山唱和。而这时,低音部不可或缺。

那是蛙鸣。沼蛙的声音像狗叫,本来应该是刺耳的,但又融入了混沌的寂静,竟让人不觉突兀。还有弹琴蛙,叫起来是“哎哎哎,哎哎哎?”的发声,与悠扬的鸟声相比,像以大老粗为荣的文盲。

一阵“都都都”的声音,那是附近养的两只番鸭,它们在喝水,嘴巴碰触搪瓷碗底。

各种声音被分解的过程,让我想到电影《八月迷情》。小男孩埃文有个好耳朵。第一次走出孤儿院来到街上,第一次听到街声,街上各种车子的喇叭声、车轮摩擦声、刹车声、人们的交谈声……对他而言,组成了天然又有序的乐章,他能听到很多细节,仿佛把一出演奏会中的乐器,一件件识别出来。

又想到宫崎骏的电影《借物小人艾莉斯蒂》。借物小人只有10厘米,所以人类世界在她的听觉里,无数声音被放大,她能听到水流在水管里流动的缓急,能听到昆虫在叶子表面腾翅飞走时带动的空气气流。

那么我们到底错过了多少声音呢?作为一个用眼过度的资深近视者,我意识到自己对听觉的荒废。

但比大自然的声音更迷人的,还是街市巷陌中,人类的声音。

那天仍然在乡村——是一个离市区相对比较近的乡村——听到有人挑着担子来卖鱼。叫卖声从远及近、由近及远地笼罩整个村子。那是一首自创的歌谣,歌谣的内容不外是把各种鱼的鱼名,按它们的发音顺口程度连缀起来而已。但他天生的好歌喉,加上韵律的科学搭配、鱼名的合理罗列,整个过程,宛转高扬,气度不凡。

琢磨很久,知道他非这么唱不可。鱼名是顺势而为,元音必须恰好用在高音,高音才能把叫卖声往外扩散,如果都用平常说话的方式来发音,如何扩散?另外,在发音方法上他故意含糊了原来的发音,一来可能是省力(清晰发音太累),二来听者会努力分辨他唱的是什么,分辨过程,注意力不知不觉地被吸引了过去。

民间的才华。

想起来,有很多叫卖声都才华横溢。叫卖声一定是符合发音学和音律的,包括收破烂的:——“旧电器旧报纸,旧电视旧摩托,旧书旧被,旧铜沤铁”,增一字则多,减一字则少,每一字不可调动位置,像前贤论诗所说,好的字有“粘”性,调动之后都不如原文贴切。

每一类叫卖声又有区别。卖鱼的,叫卖声悠扬远传,高处直入云霄,低处拖曳不去,戏曲一般,竹筐里的每一片鳍翅鳞光大概都是他的底气。收破烂的,则短促简洁如快板,如三句半,讲究的是直入耳膜,不容置疑。这么说吧,卖者往往更有阔裕的气概,买方则是化繁为简的魄力。

但最为优雅的卖花声,吾生也晚,竟没听过。“卖花声过,人唱窗纱”“枕上鸣鸠唤晓晴,绿杨门巷卖花声”“数歇卖花声过耳,谁家斗草事关身”的情形,只在资料里得见。

也不是只有卖花声才诗意。几乎所有的市声都是诗意的,在某个时段。比如在老家,醒得很早很早的时候,天还没有亮透的时候,能听得到路口的小集市,猪肉铺老板率先排开案板,然后,有一大扇猪,沉重地甩在案板上,“砰”一声,意味一天开始。然后便是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他旁边的早点铺子,卖油条豆浆加肠粉的,当然也没闲着。风炉烧起来,炉膛里“呼呼”越来越响,碗、碟、筷,各就各位叮当恳切,间插着这一切的,是早点铺子老板娘和猪肉老板的大声聊天,他们比邻工作已经多年。

这是平凡的一生中平凡的一天。


作者:陈思呈
编辑:周俊超
责任编辑:舒明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艺术点亮城市空间,这个周末思南“夏至音乐日”叫醒你的耳朵
对小区停车问题不满,深夜拗掉14辆私家车“耳朵”,嫌疑人次日落网
人民日报:一些地方媒体违规播放虚假广告,为何屡禁不止?
地区GDP"门槛"提高3倍 一些城市得和地铁说再见了
上半年经济数据说明什么?6位专家带你读懂半年报
中国城镇失业率连续三个月低于5%,意味着什么
文汇深呼吸 | 回顾中国早期博物馆史能给当下带来什么
美国男孩因喜欢《小马宝莉》成了校园霸凌受害者,这部话剧或让家长思考自己该做什么
这个国家为什么突然竖起一面巨幅五星红旗?
复旦哲学教授张汝伦谈理想中的基础教育:以理想、担当、情怀浇灌我们的校园
他们的爱情,为何成为忠诚或背叛的双面典范?这台话剧带你找答案
从亦舒到《我的前半生》,女性自我救赎还是得靠爱恋她们的男人?
视频丨《我们的旗帜》第三集:坚守故乡的两位“湖南好人”告诉了大学生怎样的道理?
本周五将上演“火星大冲”,一旦错过就要再等17年!记住,7月末到8月中旬,上海将迎一系列浪漫天象,还有“流星眼泪”
浙江6岁小天使离开人间!两位叔叔替她来看北极熊,现场一幕让人落泪
流行音乐为什么不流行了 | 李皖
一图读懂: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机制成立10年来都谈了什么
暑假给孩子们看什么? 科普动漫,是时候成为“爆款”了!
《延禧攻略》里长笛拿反了算什么,古装剧里还有多少弹错的琴
什么样的家庭出学霸?大数据研究颠覆你的常识
“对于我们,只有尝试。其余不是我们的事。” | 裘小龙
【感动毕业季】泪目!他和大凉山孩子们的最后一节班会课
纪录片《我们的40年》打开了一幅横跨40年的上海风情画卷
文汇深呼吸 | “90后写作热”,需要一些“冷思考”
耳朵爆炸的时代,教师是否有倾听的敏感、意识,具有什么样的“倾听能力”和“倾听习惯”,是教育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