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已有11家托育机构获合法登记备案,本月起各区全面受理申请
资质把关+后续监管,幼儿入托更放心
既达不到幼儿园入园年龄,家里又没老人帮忙看管——3岁以下幼儿的托育问题,一直是年轻爸妈的心头难。记者近日从市教委获悉,上海率先出台针对3岁以下幼儿托育机构的“1+2”文件三个月来,浦东、徐汇、静安、黄浦、闵行五个先行试点区,共新设11家3岁以下幼儿托育服务机构。8月1日起,全市各区全面受理相关托育机构的申办。
“有了资质把关和后续政府监管,我们才能更放心地把孩子送到托育园来。”正在黄浦区一家托育机构接娃放学的李先生,道出了家长们的心声。
上海率先构建3岁以下幼儿托育服务体系
受“全面二孩”政策等综合因素影响,“十三五”时期,上海每年常住人口出生量预计平均约26万人,托育服务供需矛盾切实存在。
为加强对托育服务机构的监管,并对托育机构的市场准入、从业人员和质量进行规范,4月28日,上海出台《关于促进和加强本市3岁以下幼儿托育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上海市3岁以下幼儿托育机构管理暂行办法》《上海市3岁以下幼儿托育机构设置标准(试行)》(简称“1+2”文件),在全国率先构建3岁以下幼儿托育服务体系。随即,黄浦、静安、徐汇、浦东、闵行五个试点区分别设立托育服务指导中心,提供“一站式”咨询服务。
静安区托育服务指导中心主任李翠芳表示,自“1+2”文件出台以来,陆续有60余家机构前来咨询,也有不少家长致电询问。目前,静安区已有两家托育机构合法登记备案并投入运营;而在闵行区和徐汇区也分别有三家和一家机构获得了《依法开展托育服务告知书》。
此前,黄浦区俊星托育园“瞄准”政策出台的好时机,对标“1+2”文件,在黄浦区托育服务指导中心的帮助下完成了软硬件改造和局部调整。6月4日,该园获得了全市颁出的第一张营利性托育服务企业牌照,并取得黄浦区托育服务指导部门颁发的首张托育告知书,整个申办流程前后花费了一个多月时间。
托育机构硬件软件都有明确要求
“硬件上,托育机构的场地要在360平方米以上,人均场地面积不能低于8平方米;软件上,园长要具备6年以上的从业经验,育婴师和保育员都要获得相关的上岗资质……”在静安区托育服务指导中心免费发放的《上海市静安区托育机构手册》上,对于托育机构所要达到的各项要求一目了然。机构和家长也可在“上海市3岁以下幼儿托育服务信息管理平台上”查询办理资质的信息和托育机构信息。
“想要达到办学资质并不简单,比如如何招聘到具有资质的保育人员。”李翠芳说,市场上符合任职条件的社会资源较少,但按要求每班必须配备持有资质的保育员,且2—3岁和18—24个月幼儿与育婴师的比例分别不能高于7∶1和5∶1,园长要有相关从业经验,这些都是文件规定的硬性要求。
上海开放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王松华介绍说,从业人员相关资质培训既要有职业技能培训,也要有职业道德培训。今年3月底至今,开放大学举办了13个育婴员培训班,培训相关人员692人,预计2018年全系统将超额完成1000人的原定培训任务。第一批参与培训的从业人员中,有51人参与了职业道德考试,46人获取了相关资质。
前期把关与后续监管形成合力
走进黄浦区俊星托育园,40名两三岁大小的幼儿正在保育老师的带领下进行集体游戏和户外活动。家长黄女士告诉记者,俊星托育园是她“货比三家”之后的选择,因为孩子11月出生,要近四周岁时才能上幼儿园,她希望给予孩子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所以她首先看重托育园的硬件设施。其次便是“师资力量”,负责老师必须是持证上岗,老师要有亲和力。“得知托育园拿到了相关资质后,做家长的心里更踏实了。”
“整个托育园都有实时监控,这让我放心不少。”在黄浦区俊星托育园,家长李先生为覆盖校园的监控摄像点赞。园内所有教室、活动室、厨房都安装了摄像头,监控画面直接连接到各区托育服务指导中心,监控也是托育机构申办的“必要条件”之一。
在静安区托育服务指导中心的监控屏幕上,画面在已发放告知书的两家托育园的各个位置间轮流切换。托育服务指导中心主要负责网上巡查,一旦发现问题,由街道牵头,协调执法。李翠芳表示,随着获批资质的托育园越来越多,中心会设立更多窗口随机切换监控,实时巡查每家托育园的运行情况。
作者:本报记者 张鹏 实习生 奚清逸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