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当新时代排头兵先行者大调研 | 黄浦区市场监管局通过大调研,快速“迭代”准入门槛和监管模式
共享餐厅、机器人咖啡店、无人便利店、快闪店……今年以来,这些新业态、新模式在中心城区黄浦区层出不穷。面对这些怀揣着梦想的新晋“网红”,黄浦区市场监管局结合大走访、大调研,深入一线,问需问计,顺应企业创新,主动创新研发对策,迅速更新迭代市场准入门槛和有效监管模式。“网红”纷纷入驻,也从一个侧面展现出一片区域的活力和包容。
共享餐厅迅速获颁经营许可
前不久,黄浦区市场监管局注册许可科副科长林敏华在走访中获知,一家“共享餐厅”在申请注册许可时遇上了难题。
因为,根据现有规制,根本就没有涉及“共享餐厅”的经营许可。此外,根据餐厅是否提供座位、是否提供预包装食品,以及是否制作少量食品饮品等情况,所涉及的经营许可也完全不同。
实地走访时,林敏华发现,这家开在大商场的餐厅,相当于一个 “外卖集纳点”,提供就餐环境,顾客通过手机App点单后,由服务人员“跑腿”至附近各餐饮店铺购买餐食,再用统一的餐盘送至用餐点。整个流程中,重在管控运输及统一餐盘的卫生保洁。共享餐厅不涉及餐食制作和处理,只制作少量饮品。
在市级监管部门大力支持下,黄浦区市场监管局对各环节安全进行反复论证,以事前充分调研沟通取代事后规范,在许可办理、场所条件、设备设施要求、订餐App等方面加强指导,最终这家共享餐厅以饮品店的资格迅速获颁 “食品经营许可证”,也作为上海首家“共享餐厅”开业。
今年5月至6月,全市首家Ratio机器人主题咖啡店,以及首家“X-24h智慧便利店”分别在K11和轨交人民广场站开业。结合大调研,对于此类由智能机械操控的咖啡店和便利店,黄浦区市场监管局一方面在现行法规下大力支持企业经营工艺和操作创新,积极给予准入核准;另一方面也强调,要注重后续相关监测数据的采集和监管,重点检查设备设施的清洁消毒和维护保养情况,保障食品安全,不为创新留下监管“瑕疵”。
“唯快不破”,监管也不例外
去年以来持续推进的大走访、大调研中,黄浦区市场监管局发现,针对层出不穷的商业新模式,传统的许可及监管遇上了诸多难题。
首先,准入许可难以归类。按照现行的法律法规,很多商业新模式无法“按图索骥”套用现有的企业注册项目进行归类。比如:“共享餐厅”只提供就餐场所和取餐服务,不制作餐食,餐食由消费者通过网络订购获得,不能简单归类为食品经营项目予以许可。
其次,专业许可缺乏依据。取得食品经营许可的前置条件是有符合条件的操作人员,而在机器人咖啡店、无人便利店,操作均由机器臂替代。机器臂操作设定的工艺、流程,以及机器对食品安全的影响等资料数据的空白,导致食品经营许可证的颁发缺乏依据。再次,监管手段有待提升。比如:以租用临时性商铺或举办临时性活动为概念的快闪营销方式,一般经营时间在十天左右,常规方式监管易造成盲点。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监管举措也不例外。针对上述情况,黄浦区市场监管局紧贴市场需求开始自我研发,优化准入服务,启动分类监管,助推企业创新。
监管前移,直接参与快闪店方案制定
今年以来,位于淮海中路上的K11涌入不少 “快闪店”,这些快闪店通常只存在3-7天,容易形成短时间内人流、消费、资源的集聚。
对此,黄浦区市场监管局及时创新监管模式,将关口前移,提前约请场地出租方、活动主办方等坐到一起,就快闪店活动的过程、形式及一些细节问题进行约谈,在这个过程中发现 “需要监管做什么” “监管可以做什么”等工作切入口。
而对于涉及食品的快闪店,在活动前进行事前备案,并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资质、食品清单、储存方式等逐一审查,加强监管和后续服务。
淮海中路市场监管所所长黄蕙这样比较: “以前的监管通常是发生了问题再去制止,现在我们可以直接参与到快闪店活动方案的制定中,把控每一个可能存有隐患的环节。”
来源:
作者:顾一琼
责任编辑:李勤余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