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工笔孔雀图,曾在刘晓庆版《武则天》中华丽“串场”
李大成《秀逸娴雅》
一提工笔画尤其是工笔花鸟画,人们脑海中最先浮现的似乎总是亦小亦美的册页、扇面等。今起亮相上海中国画院美术馆的“李大成作品观摩展”所汇集的60余幅工笔画,却给了观者截然不同的观感。这些尺幅大、格局大的工笔画,呈现出精致与恢弘的和谐交融。创作者李大成,是中国工笔画艺术最高奖——全国工笔画大展金奖得主,也是上海中国画院的新聘画师。他不仅把有着华美、丰满羽翼的“百鸟之王”孔雀画到了极致——他的一幅5米长、2.5米高的孔雀图《秀逸娴雅》就曾在刘晓庆版《武则天》电视剧中华丽“串场”,也开拓着画面中对于生活实境的再现、生命境界的营造。在学界看来,此次画展对于研究思考当代工笔画的现状和发展颇有价值。
李大成《清风博秀羽》
“徐悲鸿强调绘画应该‘致广大,尽精微’。这是说一个画家既要能画鸿屏大作,又要能画得细致入微。”李大成告诉记者。他坦言自己钟情于工笔大画,受到了老师喻继高的影响——这位名家的工笔画正是繁盛充盈、泱泱大度。早在1990年代初,李大成就曾创作历史题材工笔人物画《大驾卤簿图》,整整花去三年时间,画了3700多个人物。1999年,李大成也曾应邀赴中南海协助喻继高老师为外宾接待厅创作8米长、3米高的巨幅工笔花鸟画《苍松瑞鹤沐朝晖》。“老师常说,画画的人胸怀要博大。有一种气度后,作品就显得大。这种大气不是指尺幅大、构图大,更重要的是作品要有内涵,有内在的气势。”李大成说。事实上,构思一幅大画很有难度,稍不留神就会显得空洞。在李大成的大画创作中,画面每一个局部、细节都格外讲究,任何一个位置都用心经营,即便是刻画一只鸟身上羽毛的排序,都有疏密关系等构图法则在其中。他的大画既可以全画来看,也可以局部推敲,不管画面怎样裁剪,都能作为单独的画面呈现,颇有看头。
李大成《情系天地间》
对大自然的感悟和对生命活力的讴歌,在李大成30多年工笔画创作历程中渐渐清晰。不论《红枫树下谁为伴》还是《翠华清露》,都体现出他对于充满生命力的大自然真情描绘。他很少沿袭松、竹、梅、兰等传统文化花鸟题材,更不局限于名贵花木、珍禽瑞兽,而是从观照生命的角度捕捉自然的情态和意趣,让人们从观赏自然中感悟生命。李大成也擅长从寻常景物中发掘生活的美。不论《篱影的故事》中栖息于瓜棚篱笆的野鸽子,《歇晌》中温情相依的锦鸡,还是《荷塘清趣》中嬉水啁鸣的水鸟,《秋雨润江南》中千姿百态、聚散离合的群鸭,不论纷繁复杂的花鸟画,还是神形兼备的人物画,他都力图在三维空间的复现中,撷取生活小景,凸现平凡之中的美。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样的工笔花鸟,是李大成带给都市文化的一种惊喜。
李大成《时空无花有芳情》
此次展览是上海中国画院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所推出画师系列展之一。画师是画院的创作主体,也是画院用艺术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主力军。为更好地实现画院的公益价值,上海中国画院进一步深化改革,打破围墙,取消了画师专职和兼职的界限,为画院画师的社会化奠定了新的基础。画院成立一甲子以来,画师们紧跟时代,服务人民,出作品,出人才,成就斐然。此次画师系列展,将陆续展出画师们各自艺术探索的成果,相互交流,促进创作,回报社会。
李大成《乡思随梦入闽西》
作者:范昕
编辑制作:范昕
责任编辑:王磊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