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国“口音”写出老百姓喜欢的音乐,同时对外讲好中国故事
英国作曲家本杰明·布里顿写于80多年前的《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介绍了各乐器的音色特征,至今仍在全世界多地上演以普及交响乐。这是一部大师级的作品,音符不多不少,精炼而干净。小时候,我很喜欢这部作品,但始终觉得对中国人有隔阂。后来张艺找到我,让我用中国的音乐语言写一部《中国版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并将作品委约给上海爱乐乐团,我们一拍即合。正如“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所指,我希望这部中国版“指南”在给孩子们普及乐器时,能让他们倍感亲切。
《中国版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参照《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的叙事方式,而主题采用中外听众脍炙人口的民歌《茉莉花》。《茉莉花》的旋律会重现多次,时而是乐队全奏,时而是木管、铜管、弦乐、竖琴、打击乐等分组演奏。此外,《采茶扑蝶》《凤阳花鼓》等中国民间音乐,也会与《茉莉花》的旋律相互融合,给人以一种熟悉又陌生的感觉。
《中国版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中,“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的亲切旋律,幻化成风格迥异的变奏。图为北京演出现场。
中国戏曲和民间音乐对我影响深远,我喜欢让自己的音乐刻上中国“口音”。就像一个中国人在国外说英文时那样,我作品里有些签名式的内容,一听就知道是专属于中国音乐的,旅居国外多年也不会改变这一点。长期在国外生活,由于乐器的限制,我写的很多作品往往不使用任何中国乐器,但试图用西方管弦乐器,传达出最正宗的中国声音。比如在《中国版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中,我用竖琴模仿古筝,用小提琴、圆号制造中胡、二胡的声音。而在其他一些作品里,我通过双簧管、单簧管以及长笛,还有竖琴的拨弦声,来模仿戏曲里常见的小锣的声音。这样发出来的声音有点像,又不完全像,感觉可能更有意思。
在我刚考上中央音乐学院时,民族音乐课并未受到很大的重视。当时会拉京胡、不识五线谱的我,看着别人演奏小提琴,心中还觉得挺自卑的。但对于戏曲和民间音乐的钻研,影响了我未来的创作。哪怕后来我写了很多现代风格的作品,从旋律走向到一些技法细节,那些根本的内核也依然“很中国”。眼下,我创作更多的是从常见主题出发,注重通俗性的音乐。这些作品写出来,是要给最广大的听众听的,哪些悦耳哪些不悦耳,必须得考虑非专业乐迷的感受。
华人作曲家于京君的新作《中国版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响彻京沪两地。图为上海演出现场,于京君在台下向观众致意。
因为创作观念的不同,有些作曲家创作时很严肃,需要眉头紧锁,感受到心灵的哭泣。但现在,创作对我来说是件很愉快的事情。我认为即使写技法复杂的作品,也应该突出旋律性。比如我的《小星星主题钢琴变奏曲》,就以家喻户晓的童谣《小星星》为主题,通过千变万化的变奏,来探索音乐的无限可能。而我为青少年创作的《小壁虎借尾巴》,旋律朗朗上口,用不同的乐器来代表不同的小动物。要把人们耳熟能详的旋律或者故事改编好,并且容易被普通人接受,首先构思上得独特,在作曲技法上也得多琢磨。
我常年居住在墨尔本,期间经常回中国。过去的国际音乐界,总说中国交响乐队弦乐不错,铜管、木管欠佳。而现在,有越来越多国内乐团实力提升迅速,这在全世界都有目共睹。
(记者姜方整理)
编辑:姜方
图片:北京现场由韩军摄影、上海现场由叶辰亮摄影
责任编辑:邵岭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