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上海商事调解周在沪开幕
面对日益活跃的贸易投资活动,如何更好地提供公共法律服务,以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经贸法律服务需求?首届上海商事调解周于9月17日在沪开幕,来自本市企业、高校和行业组织的代表近200人参加活动。
开幕式上,《上海经贸商事调解中心发展报告》首次对外发布。报告称,在商事调解领域,2011年,经上海市商务委员会批准,上海经贸商事调解中心在沪设立,成为国内首家专业从事商事调解的独立机构,标志着本市商事调解工作全面走向专业化轨道。
7年来,上海市商事调解工作逐步走出了一条专业化、市场化运作道路。以上海经贸商事调解中心为例,共正式受理案件597件,涉案标的额达76亿2100余万元,案件调解成功370件,调解成功率约62%。同时,一支国际化、专业化的调解人才队伍已基本形成。目前,该机构共有在册调解员51名,分别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和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覆盖国际贸易、投资、金融、知识产权、房地产、工程承包、海商事等多个领域。近年来,本市调解机构还先后与美国、欧盟、英国、新加坡及中国香港等地调解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并连续四年举办沪港商事调解论坛,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此外,自2015年起,上海市积极推进国际知名商事争议解决机构入驻,在国内率先引进境外商事仲裁机构。目前,上海已成为国内商事争议解决机构聚集度最高的城市。包括商事调解、商事仲裁在内的多元争议解决方式已在处理企业经贸和投资争端,保护中外当事人合法权益,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国际贸易中心建设重要的功能支撑。
举办调解周活动是国际上通行的推广多元争议解决的一种方式,美国、英国和中国香港等地都长期举办此类活动。今年本市首次举办商事调解周,在国内尚属首创。记者了解到,本市在未来一周内将密集举办与商事调解有关的辩论赛、专题研讨会、人才培训和模拟调解庭活动,旨在为广大中小企业搭建更为多元的公共法律服务平台,进一步发挥商事调解对服务经贸活动的保障效应,提升商事调解法律服务能级。
作者:汪荔诚
编辑:孔韬
责任编辑:邵珍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