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西带记者走访了种质资源库。一楼,总共有6个冷库,常年温度控制在-20℃,还有种子生理实验室。二楼,是组织培养和动物标本室,显微影像室、植物标本室和人工气候室等。三楼,是与微生物相关的实验室,昆虫标本室、植物组织培养室等。四楼,有分子实验室、DNA提取室、超离心室、信息中心等。
一楼的冷库有两道门。扎西打开冷库的第一道门,只见里面共有4间冷库。记者见到一间冷库门口的温控计上显示库内的温度-19.9℃,扎西打开第二道冷库门走了进去,记者刚跟进冷库,就感到寒气逼人。只见里面一排一排的种子架上,存放着一个又一个装满种子的贮存瓶。扎西拿起其中一个向记者展示说:“我们整个种质资源库,可以保存36000多份这样的种子。”
扎西研究员在-20摄氏度的冷藏库中展示保存的植物种子
冷库常年的温度控制在-20℃,湿度为15%,这是国际通行的种质资源库的保存标准。 “种子的寿命,受它的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很大。温度会影响种子的新陈代谢的速率,温度升高,种子细胞的代谢水平随之增高,细胞老化的速度就加快。种子因为具有吸湿性,它会从空气中吸收水分,从而导致自身含水量的升高,代谢也会加速,所以必须通过控制种子的环境温度和湿度来延长其寿命。科学实验证明,在0℃-50℃范围内,每降低5℃,种子的寿命就可延长一倍;种子的含水量在5%-14%范围内,每降低1%,种子的寿命也可延长一倍。”扎西说。
“那按我们目前的贮存标准,种子可以保存多少年呢?”记者问。
“从理论上来说,我们目前采用的标准,是已知的保存种质的最佳温度和湿度,它和中科院在昆明的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以及英国‘千年种子库’的标准基本是一样的。但在这样的条件下种质究竟能保存多少年?是500年,还是 1000年、10000年?人类还没有实证过,而且不同的种子也是不同的。也许,将来科学家还会发现更好的贮存方式。”扎西说。
“我们种质资源库还有-80℃的低温冰箱,保存的是动物的种质,”扎西告诉记者,“这些青藏高原的珍稀动物的种质,它们的DNA,或许将来对人类的意义更大。”
记者问,种质资源库现在的日常工作是什么?
扎西答:“上个月,我们刚完成了全国第二次重点野生植物资源调查。目前,我们正在整理这次调查收获的标本。”
在二楼的动植物标本处理室,研究员央金卓嘎和技术员欧珠旺姆等正在进行最初的清理,采集回来的植株有巨柏、楔叶委陵菜、有萼杜鹃、须弥大黄、叉枝蓼等数百种。
种质资源库技术员欧珠旺姆正在给种子称重计数
央金卓嘎告诉记者,种子保存有8个环节:第1关,初步清理之后,还要通过风选机选出最饱满健康的种子才有资格保存,它会得到一个种子库的序列号;第 2关,被送进种子干燥间进行初次干燥;第3关,要再次清理,将种子外面的果皮和残渣去除,成为一颗颗干净的种子;第4关,为确保种子的质量最优,要通过X光检测;第5关,计数和称重,以保证种子必须具备一定的数量等级,通常一个物种需要5000颗种子;第6关,再次干燥,因为如果种子水分太多,在-20℃的低温下,水分形成的冰晶会破坏种子的细胞;第7关,包装,将种子装入耐低温的玻璃密封瓶中,贴上标签;第8关,送进-20℃的冷库进行保存。
扎西说,这个保存种子的密封罐可将瓶内的湿度长期保持在15%
种子是不是放进冷库就万事大吉了?扎西告诉记者,并非如此。种子库里的种子还要定期进行发芽率的监测,一旦种子的发芽率低于20%,就要补充采集,这是种子库的“动态管理”。
让已经休眠的种子重新发芽也不容易。先要将种子浸泡24小时,然后将它放在滤纸上让它发芽。不同的种子休眠期长短也不同,青稞、西藏油菜等农作物的休眠期很短,只有几天;而野生植物的休眠期很长,如西藏特有的大花黄牡丹甚至要9个月。“我们还可将种子分组放进人工气候箱,观察不同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下种子的发芽情况。”扎西说。
钟国强副厅长告诉记者:“计划在未来的5年里,种质资源库要使采集与保存的种质资源单元达到31450个(每个物种最多采集 10个居群),涉及维管植物、菌类、脊椎动物和昆虫等生物类群,共计 3145种;预计投入的经费将达3900多万元。未来的目标,是将它建成我国最重要的种质资源库之一。”
虽然西藏种质资源库还刚刚起步,但仍让记者激动不已:这里保藏的每一个西藏的种质,都对藏区的人民、对我们的国家,乃至对人类的未来有着重要的、不可估量的价值。
这是西藏种质资源库刚收集的种子
这虽然只是刚刚迈出的一小步,但就像荒漠砾石间最早出现的 “先锋物种”,尽管只有一点点绿色,但它是生命的使者,是绿色的先锋,是打开基因宝藏的前奏序曲;无论还要经历多少风霜雨雪,这里终将盛开雪莲,将覆盖灌丛;无疑,还将生长出一棵棵巨柏一般的参天大树。
钟扬,他就是雪域高原上坚韧顽强而又浪漫欢乐的 “先锋物种”;扎西、拉琼、德吉、央金卓嘎、刘天猛、许敏、赵宁、明升平、欧珠旺姆……以及无数个奋斗在这里的可爱的年轻人,他们都像“先锋物种”一样在这亘古高原上默默地播种绿色、编织春天。
钟扬(左二)等科考队员在科考时野餐
作者:本报首席记者 郑蔚
编辑:孙欣祺
来源: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