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雍正王朝》将于明晚即10月9日23:15登陆CCTV-8经典剧场。该剧改编自二月河同名长篇小说,由胡玫执导,唐国强、焦晃、王绘春、杜雨露、徐祖明、杜志国、赵毅、李颖等联袂演绎。
《雍正王朝》:代表着历史剧的最高水平
《雍正王朝》改编自二月河同名长篇小说,讲述了康熙皇帝驾崩,继位者四阿哥胤禛,在当政后出现的“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河南罢考案”、“铁帽子亲王大殿发难逼宫”、“含泪杀亲子”等一系列旨在推行新政、抑制官绅敛财和宫廷内部党争、挤压的历史事件贯穿雍正的一生和雍正王朝。
97年的《雍正王朝》,风靡于98年,大奖于99年,跟98年的《还珠格格》一谐一正,一俗一雅,一女人戏一男人戏,两翼齐飞,响彻云霄。《雍正王朝》让人们知道什么叫正剧,什么叫高质量,什么叫演戏,什么叫历史,什么叫皇帝,什么叫大臣,什么叫政治,什么叫权谋。
所谓的“正剧”,它不是纪录片,并不是指完全符合历史的真实人物和事件,而是符合那时的历史氛围和状态,包括符合当时的人物感情、因果逻辑、交往状况、生活内容、社会关系、历史背景、道德水平等。
唐国强因为剧中雍正的角色而甩去奶油小生的形象,戏路更加硬朗。而中焦晃饰演的康熙可以说是将帝王心术发挥的淋漓尽致,云淡风轻之处却处处暗藏杀招,既有对一生功绩的自信,又有对九子夺嫡的无奈,康熙皇帝在这部剧中的角色非常复杂,既是一国之君也是一个父亲,焦晃在这些角色之间的转换炉火纯,每个举手投足,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便显示出帝王心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就这样被焦晃淋漓尽致的刻画了出来,没有过多的动作和语言,自如洒脱的表演让人感觉康熙就是焦晃,焦晃就是康熙。
此外导演胡玫此后也接连导演了两部大作《汉武大帝》和《乔家大院》,同样十分成功。
做个兢兢业业的手艺人是不变的准则
在今年6月举行的“与时代同行——纪念中国电视剧诞生60周年盛典”上,似是一种巧合,《雍正王朝》主演唐国强、焦晃,编剧刘和平历史性地站在了同一个舞台上。
“读”“写”“养”,这三个字恰能概括三位艺术家几十年来对于作品的认真态度,也证明一代代中国电视人的创作准则从未转移——做个兢兢业业的手艺人
“读”——作为两次飞天奖、一次白玉兰奖的最佳编剧获得者,提起刘和平,众口一词的评价是 “慢”,因为七年才写一部剧。但刘和平却说: “30万字,写七年,这是慢还是正常的?”他说,有人愿意为了临摹一幅画而俯身20年, “我们七八十万字的原创剧本写七年难道不正常吗?”创作一部80万字的剧本,他会消耗3000万字的阅读量。《雍正王朝》 《大明王朝 1566》 《北平无战事》里所有的回肠荡气,无不源自 “读破万卷书”。
“写”——今年83岁的焦晃的电视剧作品并不算多,但每演一个角色就会让人物在观众心底生根。他曾透露表演的秘诀在于 “写”, “我每出演一个人物,都会写创作笔记,以此把握角色。演完之后对照着自己的创作笔记再看,看看自己完成了多少,总结成败得失。这件事儿做完了,才能跟这个人物说再见。”过往的旧剧照见证着焦晃的笔记。比如他曾给自己的角色这样写道——“它很不起眼,但它是一棵树。春夏秋冬,以各种长相站在那里,活了下来……”
“养”——唐国强出生在一个医学家庭。在与电视结缘前,他演了五年话剧,拍了八部电影,可观众一提起他,却往往是 “奶油小生”的讥讽和非议。步入中年,他遇到了 《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一个 “千古凌霄一羽毛”的传奇。为了演好他,唐国强走街亭、谒隆中、凭吊五丈原,沉浸在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境界中,借助 “现场”来贴近角色。他说: “人物不是演出来的,而是养出来的。”
作者:王筱丽
编辑:王筱丽
责任编辑:王彦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