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文学奖得主张平新作《重新生活》:摆脱景观化叙事,拓宽主旋律写作疆域

2018-10-23信息快讯网

茅盾文学奖得主张平新作《重新生活》:摆脱景观化叙事,拓宽主旋律写作疆域-信息快讯网

《重新生活》塑造了一系列全新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交织了情与理、个体与整体、人性与法治的多重难题。恰如书名所暗示的,张平笔下蕴含了对责任与权力如何划分的立场判断。他的思考和回应是带着温度的,读者会发现,原来需要“重建”的不仅是一个家族、一群人,更是当代每个个体的生活

首印25万册、40集电视剧改编版权被迅速签下、出版两个多月好评不断……继《抉择》《十面埋伏》《天网》《国家干部》等作品后,时隔14年,茅盾文学奖得主张平又一现实主义长篇力作《重新生活》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广受瞩目。

在文学界,张平的作品被视为“主旋律小说”的突出代表;在市场上,张平身上有“反腐作家”的标签。在读者关注下的张平,今年拿出的长篇《重新生活》在故事结构和叙事走向方面都别具一格:它并不直接表现腐败者的堕落心路,而是把笔力集中在官员家庭的生活状态变化对比上,描写普通人在过程中的遭遇,由此折射纷繁复杂的世间百态。

现实的侧面呈现,蕴含更多文学言说的可能

《重新生活》以延门市委书记魏宏刚在市委常委会上被带走开篇,因腐败落马,他背后的家庭和亲属的生活发生了剧变,一群身份微妙的角色从无意识的“权力特享人员”转变为毫无标签的普通人。这部小说可以说是张平近年来文学积累和生活积累的又一次爆发——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近距离描写现实,反映百姓心声。张平选择这样的写作路径注定在主题开掘和叙事探索上,都埋下新的尝试可能。

北京大学教授陈晓明等多名评论家注意到,张平写反腐驾轻就熟,但这次却“虚晃一枪”,把重心更多放在了人民和民心。在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看来,《重新生活》延续了张平自身的创作脉络,同时有新的重大发展,写案件周围的事,通过文艺作品营造了自觉反腐败的文化氛围。“反腐不应该成为景观化的事件,张平的深度就在于,这件事和每个人都有关系。腐就是病,这个病不仅仅发在那些被抓起来的人身上,也发在文化、心灵、日常的交往模式等地方,需要我们严肃对待,认真反思。”

为何选择侧面呈现?《重新生活》所关注的不光是反腐力量和腐败官员激烈交锋的主战场,而是将目光投向斗争的外围和侧面,关注腐败官员家属在反腐中的种种遭际。评论家吴义勤观察到,“从腐败官员到官员家属,这一视角的转移体现了张平的探索精神和敏锐的文学嗅觉。相较于正面波澜壮阔的反腐斗争,‘地震’之后的官场生态更能显影官场的复杂和人性的幽深,在官员家属们所经历的动荡变化中能看到更多世情和人情。这里蕴藏着巨大的人性可能、伦理的可能和文学言说的可能。从叙事上来讲,《重新生活》打开了广阔的文学空间,外在情节的惊心动魄被人性和心灵的惊涛骇浪所取代,小说的政治性和文学性有了彼此交融的可能。”

茅盾文学奖得主张平新作《重新生活》:摆脱景观化叙事,拓宽主旋律写作疆域-信息快讯网

根据张平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国家干部》海报。制图:李洁

从反腐线索拓展民生描摹,人文伦理的践行令读者感佩

谈到创作心态,张平用了“如履薄冰”来形容,他直言:“也许,《重新生活》才是我的一部真正的反腐作品。”《重新生活》从“反腐”事件入手,却最终以极具弹性的质地,容纳了多元丰富的社会现象,涵盖了教育改革、医疗改革、城市改造等百姓最关心的话题,这令《重新生活》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民生色彩浓郁,也拓展了反腐题材的写作疆域。

《重新生活》塑造了一系列全新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姐姐魏宏枝面对各种利益拉拢引诱,始终坚守为人的清白坦荡底线;姐夫武祥以慈父良夫的坚持隐忍,呵护着千疮百孔的家庭;绵绵和丁丁以成长中少年的尊严,守护着善恶泾渭;司机刘本和以及医院副院长李翔龙,以知恩图报和忠诚善良的人性高贵,践行着民间道义的人文伦理……

这样的特殊群体交织了情与理、个体与整体、人性与法治的多重难题。恰如《重新生活》书名所暗示的,张平笔下蕴含了对责任与权力如何划分的立场判断。他的思考和回应是带着温度的,读者会发现,原来需要“重建”的不仅是一个家族、一群人,更是当代每个个体的生活。

《重新生活》对人物心灵的高强度关注,让评论家贺绍俊发觉——“通篇小说完全由密不透风的心理动机剖析编织而成。我不敢说张平的这种写法非常成功,因为这种密不透风的剖析,也会造成叙事节奏的过度紧张,但他的尝试无疑是独特的。”

>>>相关链接

张平的小说里,“人民”从未缺席

吴义勤

在张平的小说中,“人民”是非常重要的元素,是他一直着力塑造和表现的对象之一。从早期的 “家庭苦情小说”《祭妻》 《姐姐》中的妻子、姐姐等家庭成员,到后来一系列反腐小说中的各色受害人,具有 “人民”属性的基层民众从未缺席,他们始终是张平人文关怀的对象。

新作《重新生活》中,张平将 “人民”真正推到了小说的中心位置,将人民性灌注到了小说之中。以魏宏枝、武祥为代表的小说主角,不仅没有卷入腐败的漩涡,还牢牢将精神根基深植于人民的沃土之中,他们家族虽有“一人得道”,但并未“鸡犬升天”,他们的人民本色从未消退。他们既作为反腐的对象存在于反腐斗争的内部,又作为 “人民”的代表脱离了反腐对象这一身份,甚至他们还因身份的特殊而成了反腐的正面力量。

可以说,他们不仅是人民的一员,且是经受了腐败考验的意志坚定的人民。他们身上所具备的朴素品质和信仰正是人民精神的光辉写照。因此,这是一部充分彰显人民性和人民精神的小说,是张平人民理念的一次深度阐释和体现,它为政治题材小说开拓了新的路径,贡献了新的经验。就张平的个人创作来说,这是一次新的尝试,也是重要的突破。

米兰·昆德拉在 《小说的艺术》中指出,“一部小说,若不发现一点在它当时还未知的存在,那它就是一部不道德的小说。”昆德拉的这一说法是从小说要提供知识的角度来论述的。同样,这一说法也适用小说的叙事对象层面,我觉得,小说要关注未知的世界和人群,提供新的经验和风景,小说要用艺术之光来照亮那些被遗忘的角落,给予那些被暗影笼罩的人们以情感的抚摸和精神的关怀,这也是小说的使命之一。 《重新生活》正是以艺术之光照亮了一群生活在暗影中人们的作品。小说强烈的人民属性和悲悯情怀在照亮人物的同时也照亮了它自身。(作者为评论家,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

作者:许旸

责任编辑:李勤余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张平小说《重新生活》出版,与14年前的《抉择》相比,这次开启人民视角
努力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李强应勇等重阳走访慰问
@所有人!海南自贸区建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这些变化
铁凝:今天的读者还需要文学,是需要真实的心跳
“南京路上学八连模范中队”长篇纪实文学《风展红旗》今天首发
20岁了,中国网络文学仍缺精品
博物馆故事 |“萌”外功夫——故宫文创产品以独特创意融入现代生活
为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写在党的十九大召开一周年之际②
施耐庵文学奖揭晓,长篇小说如何重返活色生香的世俗现场
易地搬迁开启新生活
推倒再来 重构希望——读《文化洗牌与文学重建:英国当代先锋小说的后现代性》
市食药监局和市教委关于上海市民办中芯学校 食品安全问题调查处置情况的通报
我国拟修法重罚生产销售假药——药品管理法修正草案四大亮点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肖江虹:如果一团漆黑里没有最后划亮的火柴,文学会丧失力量
马金莲:聆听西部大地的心跳,虔诚对待生活赠予的一切考验
猫腻、酒徒、蝴蝶蓝等都来了!这一周上海网络文学“大神”群星璀璨
除了设立这个新的网络文学奖,首届上海网络文学周还有这些大咖、干货等着你!
​长宁区检察机关对切实服务保障“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发展作出规定
【中国改革现场——浙中凭什么崛起】冯爱倩的1982与2018:社会大变化 生活有滋味
弘扬伟大民族精神 奋斗创造美好生活 |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独揽107亿的“锦鲤”是谁?中巨奖之后,他们的生活都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王朔《顽主》原名《五花肉》?苏童写家族史像揣着妖魔?这本书带你重返80年代文学现场
从模仿西方奇幻到成功“出海”,中国网络文学找到了文化自信
婚姻的罗生门和“不可靠叙事”——读劳伦·格罗夫《命运与狂怒》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