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个维度深入领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2018-10-25信息快讯网

从三个维度深入领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信息快讯网

我们党成立近百年来,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具体实际又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具体的现实实践;二是具体的时代特征;三是具体的历史文化。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实践、时代特征、历史文化相结合,就构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个维度。离开了具体实践,马克思主义就成为空谈;离开了时代特征,马克思主义就不能实现与时俱进;离开了历史文化,马克思主义就不能真正扎根发芽。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这三个维度上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坚持实践观点突出问题导向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维度,首先是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是正确的普遍真理,但不能抽象地空洞地谈,必须坚持实践观点,立足于解决中国具体实际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中,坚持实事求是,继续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首先要把我们所要做的事情弄清楚。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一言以蔽之,就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概括的“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人的持续努力、不懈奋斗使得民族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可以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在将马克思主义与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新实践相结合的进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

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就要准确把握国情和阶段性特征。党的十九大报告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变”与“不变”,一方面,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作出新概括,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又强调“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看,强调“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依据新变化新特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这充分体现出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就要直面问题矛盾、真抓实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他还指出,“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正是由于有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解决了许多长期以来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

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就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是教条,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仅在实践中开拓创新,而且在理论上也不断开拓创新,展现出高度的理论自信、理论自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发生了深刻变革,置身这一历史巨变之中的中国人更有资格、更有能力揭示这其中所蕴含的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中国的原创性贡献。”他强调,要“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就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总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同时,又坚持实践导向、问题意识,因而既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又彰显出不尚空谈、务实管用的实践品格,现实性、针对性、指导性极强。

顺应时代潮流善于把握大势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维度,是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所处的时代特征相结合。即,要从世界发展潮流中看待中国,从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关系中把握发展大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善于观大势、谋大事”。在世界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中国同世界联系和互动空前紧密的条件下,我们只有把握世界大势、统筹好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才能在时代前进潮流中把握主动、赢得发展。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我们所处的时代特征做出新的科学判断。

关于国际形势,既强调“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同时也指出,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虽然全球化大势不可逆转,但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不断增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

关于世界格局,作出重大论断:国际力量对比呈现出近代以来最具革命性的深刻的变化,全球治理体制变革正处在历史转折点上。全球治理格局和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取决于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随着一大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崛起,世界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国际格局日趋均衡,这为推动全球治理体制变革提供了可能。同时,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带来的全球性挑战不断增多,需要各国加强协调、通力合作来应对,这也对全球治理体制变革提出了客观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全球治理、推进全球治理体制变革已是大势所趋”。

关于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既强调“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同时也指出,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中国正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互动持续加深;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不断提高,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和稳定器;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日益增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国对世界的依靠、对国际事物的参与在不断加深,世界对我国的依靠、对我国的影响也在不断加深。

世界发生了深刻复杂变化,中国同世界关系也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根据时代特征发生的这种新变化,强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正确义利观、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等,为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共同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也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这充分彰显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鲜明的时代精神。

植根历史传统坚定文化自信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个维度,就是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历史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理论,要为中国广大人民所接受,就要与中国历史文化相结合、相融合,使之真正落地生根。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非常注重历史文化传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体现了对民族历史、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延续。

之所以要强调历史传承,是因为历史是面镜子,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之所以要强调文化传承,是因为文化是一种持久深沉的力量,是一个民族的根本和血脉,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一个没有文化传承的民族,就失去了前进的根基和力量。

深邃的历史眼光和对中华优秀文化的充分继承,使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独特的神韵、气度和感染力、号召力。这种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体现在很多方面。

在论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强调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揭示了中国道路的文化底蕴,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由“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他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这些论述,拓展和深化了我们对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也拓展和深化了我们对新时代怎样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在论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命题时,强调要注重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有主张、有定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个国家的政治制度都是独特的,“都是在这个国家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因此,要把坚定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与不断改革创新统一起来,外国好的东西当然要学,但一定要深深扎根中国土壤。

在阐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命题时,强调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

在阐述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问题时,强调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具有深厚的文化传统和文化渊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思想自信和实践自觉的有机统一”。这种自信和自觉,不仅来源于现实发展和世界大势要求;也来源于近代以来历史的深刻启示;更来源于中华文明的深厚渊源。

此外,在阐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党内政治文化、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等一系列命题时,也都强调要注重从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中借鉴经验、汲取营养,体现了扎根历史传统、坚定文化自信的深刻自觉。

总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观察当代中国、回应现实需要、解决实际问题,坚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扎根中国土壤、展现中国智慧和方案,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的具体实践、时代特征和历史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施薇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宝贵历史经验
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素养和品格
特稿:“中国之治”的三个维度,世界怎么看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应符合哪些标准?《2018年中国智库成果与人才评价报告》发布
外媒预测中国男性年美容消费将达30亿美元,你能接受他这样?
距制裁大限不足半月,伊朗将2000多万桶石油运往中国!率先“禁油”的韩国正面临油价飞涨的考验!
遗憾!中国女排苦战五局不敌意大利,止步世锦赛半决赛
看懂这10个数据,你就看懂了中国经济
这次前所未有的舆论攻势,传递了三个重磅信号!
喜看乡村振兴这一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提供五类法律服务,三个法律服务类中心入驻进口博览会会场
扒一扒!官场中那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人民日报刊文:贸易保护主义贻害世界
贸易保护主义贻害世界(学苑论衡)
脱贫攻坚总攻期需处理好三个关系
强化落实的“中间一公里”(一线视角·破除督查检查考核中的形式主义①)
用理论照亮现实 照亮精神世界
港珠澳大桥彰显大国伟力
【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精彩演绎中国故事的铿锵音符
借鉴日本和法国,中国师范大学都翻成“Normal University”
【中国那些事儿】外媒:中国农业转型模式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范本
老外在中国丨这个意大利人爱上中国:你见证我的青春 我见证你的发展
时政新闻眼丨习近平在广州:情牵中国“南大门”的文脉
改革开放实践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
中日合作以三方共赢作答: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符合双方利益
上海滴水湖论坛 | 世界级头脑风暴即将掀起,跨界、连接、交叉,抓牢这三个关键词
韩炯:驳历史虚无主义的两种谬论
档案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先驱
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博大精深常学常新
辉煌四十年 | 改革开放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改革开放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