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城市文化交流与人心相通
五年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分别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倡议。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立足经济全球化现实,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让各国看到了互利共赢前景,从经贸往来的商路连接起彼此人民的心路,古老丝路再次焕发生机,“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丝路精神赋予新时代新内涵,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新的国际共识。
“一带一路”建设要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通”中民心相通至关重要,因为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利相融,利相融在于心相通,心相通在于道相谋,关键在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的世纪,经济全球化引领不同国家、不同地区谋求互联互通、合作共赢的一体化发展。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交流无论从范围、强度、速度,还是从多样性、包容性、共享性等各方面来说,都远远超过以前的规模,但同时文化冲突与融合的深层次矛盾等日益凸显,导致地缘政治、恐怖袭击等影响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一系列危机事件。
当前,中国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再出发。40年前的中国满目疮痍一片凋零,经济频临崩溃边缘,GDP总量只占世界1.8%,比较坐标为非洲贫穷落后国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大幕,彻底改变中国面貌,也极大震撼世界发展。今天的中国已经成长为全球举足轻重的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贸易体、最大制造业国家,近5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达到30%左右,超过美国、欧元区和日本贡献率总和,使当今中国与世界发展深深交融在一起。
伴随着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成就,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可以说,40年前的中国人只是在吃饱穿暖居有屋的物质层面为活着奋斗,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文化渐渐成为大家关注的热词,现在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振兴成为全民族一致行动的重大主题。我们认识到,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是国家、民族的根脉与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振兴繁荣,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基于推进文化建设的高度自觉意识,我们经常在思考:人类社会到底是加剧文化冲突还是促进文化融合呢?不同文化能不能实现“跨文化”交流融合呢?有一个案例可以回答这一问题,那就是中国西部的敦煌,被称为文化圣殿人类敦煌千年莫高,道理何在?关键在于文化融合发展的力量。
中国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曾经指出:“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学界研究达成的共识认为,博大精深的敦煌文化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中西方文明在这个古丝绸之路上的要塞重镇会聚交融,形成一种以中华文明为主、中西文明兼而有之的文明类型,成为世界古代文明交流融合的典范。敦煌文化向世人表明:不同文化、不同文明之间可以同时存在、互相促进、共同发展,这就是学术界重点研究的“跨文化”融合。
当今世界,逆全球化与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抬头,人类社会治理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其中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就是如何分析认知、应对适应这个处于巨大变局中的世界,导致文化价值观的冲突,不同国家、不同区域、不同民族之间在“跨文化”融合基础上的民心相通显得尤为迫切、十分重要。
对亚洲地区来说,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文化多样性强、差异性大,几乎没有统一的“亚洲文化”。中国、阿拉伯世界、印度等各亚洲民族文化对世界文化有着巨大影响。同出亚洲,着力于“一带一路”建设顺利推进,首要的就是要做好亚洲国家、不同民族的民心相通,关键在于促进“亚洲文化”的交流互鉴、互信融合。
素有“东方之珠”美誉的香港,在全面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提出“香港文化带路”,着力打造并转变成为亚洲文化之都,这是具有战略意义的思考和行动。去年的这个时节,我与上海社科院文学所荣跃明所长一行在这里参加“四城文化论坛”与“香港一带一路城市文化论坛”期间,曾与进念·二十面体总监荣念曾先生作过交流,使我对“香港文化带路”有了深入的认识。
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性全球城市,香港在促进文化交流中具有内地城市所不可比拟的独特优势,包括“二文三语”即中文、英文与汉语、英语、粤语,在地设施完备,与内地合作紧密,国际交流互联互通网络健全,文化交流经验丰富,国际交流管理人才培训能力强,为世界让同的多元文化及全球视野,法制及进出境简便等。回归祖国21年来,绝大多数香港人爱国爱港,民族认同感、国家归属感在不断提升增强,中华传统文化影响力日增,成为与亚洲乃至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元素。这些优势,成为香港打造亚洲文化之都的支撑力量,有理由成为“一带一路”城市文化交流的一扇窗口、一座桥梁和一个平台。
如何促进城市之间的文化交流,在交流中促进文化融合发展呢?事实上,作为生命个体的人是文化的鲜活载体,城市是文化的舞台容器。要不断促进民心相通,就要不断推动城市之间的文化交流,分享不同城市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与经验,增进文艺演出、文化展览、人员培训等各方面的来往与合作。像这次会议,围绕城市文化交流的亚洲策略,汇聚来自东京、新德里、伊斯坦堡、新加坡、首尔、河内、曼谷、雅加达、吉隆坡、金边、槟城、海得拉巴、纽约、苏黎世、香港、上海、台北等城市文化学者,分享见解、献计献策,就非常具有价值。不用质疑的是,在促进民心相通的责任担当上,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从事精神领域工作的文化人的努力与奉献。
有鉴于此,本人非常赞同进念·二十面体联合艺术总监荣念曾先生的提议,推动成立亚洲跨文化带路智库,开展专业性研究,为官方文化机构及行政机关制定和执行推动文化发展的政策,提供决策咨询建议方案与专家意见。
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产物,近现代智库是生产知识、提供智慧的地方,说到底提供思想的力量的机构。与国外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亚洲以及中国智库建设相对起步较晚、力量较弱,面对社会发展重大议题、突发性公共事件和错综复杂的舆情环境,话语权、活跃度、影响力明显不够。如果能够成立亚洲跨文化带路智库,无疑是一件具有创意的好事,可以搭建一个平台,集聚在座以及亚洲城市专家学者的学术资源与研究力量,围绕文化冲突、文化交流、文化融合等公共话题,开展专业研究,提供研究成果,服务大众认知,促进社会进步。同时,可以运用多种方式比如主题论坛、专题研讨会、成果发布会、媒体访谈等传播研究成果,注重运用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及微博、微信、微视频、移动客户端新媒体语境进行传播,不断提升社会传播力,打造“智库舆论场”,进而不断提升智库的公信力与影响力,为促进亚洲各国、各城市间的文化交流、文化发展、文化融合,提供专家学者版最珍贵的思想力量。
黄浦江畔的上海,朝着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五大中心”和卓越的全球城市目标迈进,正在着力打响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创造大众的高品质生活。其中的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就是要充分用好城市文化资源,激发上海文化的创新创造活力,加快建成更加开放包容、更具时代魅力的国际文化大都市。
具体来说,就是内容生产要精品迭出,提升文化原创力和影响力;文化活动要精彩纷呈,整合资源形成集束效应;文艺名家要群星璀璨,集聚一批文化领军人才;文化地标要绽放魅力,高水平、高标准规划建设好城市文化地标。上海市政府专门印发出台了“文创50条”,重点聚焦影视、演艺、动漫游戏、网络文艺、创意设计、出版、艺术品交易、文化装备等文创领域,明确了产业发展的目标、规划和措施。打响擦亮“上海文化”品牌,必将进一步提升上海在“一带一路”城市文化交流中的能级,为促进全球文化融合发展贡献力量。(此文系2018年10月19日在“香港带路城市文化交流会议2018—亚洲策略”上发言整理而成 作者系上海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研究员)
作者:何建华
编辑:邵大卫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