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周海江:红豆的发展是中国经济腾飞的缩影
【民营企业家话改革开放成就】
原标题:红豆的发展是中国经济腾飞的缩影
光明日报记者 张翼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民营企业的今天。从20世纪50年代东港镇的小手工作坊到如今的大型跨国企业集团,红豆的发展是中国经济腾飞的一个缩影。”红豆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周海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红豆的产品最初只有针织内衣,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红豆发展驶入快车道。从单一产品到服装系列化,到相对多元化,再到资本运营的转型,如今产品已涉及纺织服装、橡胶轮胎、红豆杉大健康、园区开发商业地产四大领域。在周海江的记忆中,有一个又一个企业凭借改革开放的春风获超速发展的重要时刻:1992年,红豆率先成立省级乡镇企业集团,并于1993年实行股份制,成为“新苏南模式”的先行者;2001年,“红豆股份”红豆服装板块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2014年,“红豆杉生物”在新三板正式挂牌;2016年,由红豆集团牵头搭建的西港特区迎来了历史性的一刻——百企入园;2017年,红豆集团位居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82位。
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与“大学教员”是令人艳羡的标签,然而毕业于深圳大学经管系、在河海大学任教不到半年的周海江却辞职归乡,与父亲一同创业。2004年,周海江通过集团大股东海选出任红豆集团总裁,引领红豆进入制度创新阶段。现代企业制度、企业党建、社会责任三方面组成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构成了红豆发展的新思路、新格局。如今已拥有10万员工、两个产业园区、3家上市挂牌公司、3个驰名商标的红豆,成为跑出“加速度”的中国企业样本。
2007年4月,在国家鼓励设立境外经贸合作区的战略背景下,红豆集团联合中柬企业在柬埔寨共同打造总面积11.13平方公里的境外经贸合作区——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以下简称“西港特区”)。从当年的一片荒地到“一带一路”上的样板园区,红豆以垦荒的精神践行着共商共建的理念。
“柬埔寨园区的土地是我们和当地人一家家谈、在太阳下一寸寸丈量下来的。”周海江说。经过10年的艰苦奋斗,西港特区已从无水、无电、无路的莽原荒滩变成柬埔寨当地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完善的国际化工业园区。如今的西港特区厂房林立,道路宽敞。截至目前,已有来自中国、欧美等国家及地区的125家企业在西港特区这个平台上实现了共赢发展,解决当地21000多人就业。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引领企业前行的指挥棒。”周海江表示。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趋势扑面而来之际,红豆以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高端化、国际化的共赢合力快速转型顺应时代发展潮流。2016年,红豆首家智慧门店落成,通过种植红豆杉林,红豆将美丽乡村、生态文明、文化创意、休闲养老融为一体,在保护红豆杉的同时,大力发展红豆杉资源的综合利用,一、二、三产业相互依托、相互促进、融合发展。
周海江连续当选党的十七、十八、十九大代表,在他看来,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之“特”在于企业党建的嵌入。“决策不准、人才不足、人心不齐是民营企业三大‘先天性不足’,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最具有前瞻性、导向性和全局性。国家鼓励发展生态产业,我们迅速发展红豆杉;国家鼓励走出去,我们到柬埔寨发展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周海江告诉记者,红豆集团大的发展机遇都是从党的方针政策里“找”来的,“迎着绿灯走”,路越走越宽。
“改革和开放始终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大驱动力。”周海江表示,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我们要把握时代大势,坚定发展信心,进一步坚定改革开放的步伐,做改革开放的促进派和捍卫者。
《光明日报》( 2018年10月28日 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