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记忆 | 五岁牛娃简历刷屏,不妨回看蒙特梭利:学前教育不仅是为小学做准备
玛丽亚·蒙特梭利
【导读】玛丽亚·蒙特梭利是二十世纪享誉全球的儿童教育家,她所创立的独特的幼儿教育法,风靡全世界,深刻地影响了各国、特别是欧美国家的教育水平和社会发展。
蒙氏教育法的特点在于十分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她的教学方法从儿童的智力训练、感觉训练到运动训练,从尊重儿童的自尊到培养独立意志,从平民教育到贵族教育,她为促进儿童智力发展从事了半个多世纪的教育实验与研究,献出了自己的一生,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爱戴和尊敬。
“我这一生有很多事情要做呢!”
1870年,意大利结束了连年内战获得统一,但由于多年战乱,生灵涂炭,文盲四布。这年8月31日,玛丽亚·蒙特梭利在意大利安科纳地区的希亚拉瓦莱市出生。她的父亲亚历山德罗·蒙特梭利,是一个贵族后裔和性格平和保守的公务员。母亲瑞妮尔德·斯多潘妮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家闺秀,酷爱阅读、博学多识、善良开明,这在大多数人都是文盲的小镇上尤显难能可贵。夫妇俩志同道合,都热心于意大利的解放与统一事业,父母的志向深深地影响了他们的独生女儿玛丽亚·蒙特梭利,使她从小便养成自律、独立的个性和同情关怀弱者的博爱胸怀。
小蒙特梭利5岁那年,由于父亲调职,全家移居罗马,这为她接受良好的教育创造了机会。她就读于当地的国立学校,她自信乐观、学业优秀、聪慧过人,常常在游戏和谈话中扮演领导者的角色。
从孩提时代起,蒙特梭利的自尊心就非常强烈。有位老师对学生不尊重,一次这位老师用略带侮辱的口吻提及她的眼睛,为了抗议,蒙特梭利从此不在这老师面前抬起“这对眼睛”,她认为孩子也是一个人,也需要受到尊重。
对弱势者的关怀根植在小蒙特梭利的心中,她经常陪着邻家的驼背小女孩外出散步。10岁那一年,有一次小蒙特梭利病得很厉害,母亲焦急万分,她却说道:“别担心,妈妈,我不能死,我这一生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呢!”
当女孩子们都在做着白马王子的浪漫梦时,蒙特梭利却如饥似渴地读书,凭着她不屈不饶的努力,终于成为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并投身儿童教育事业。
13岁时,在母亲的支持下,蒙特梭利不顾父亲与亲朋的反对,进入当时极少有女生选择的米开朗琪罗工业学校就读。16岁时,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决心冲破当时“女人只适合于教师职业”的藩篱,在瑞吉欧·达·芬奇技术学院注册就读,立志要做一名工程师。学习期间,她又迷上了生物学,因此20岁从技术学院毕业时,她决定进入医学院就读,打算将来做一名医生。
罗马大学医学院从未招收过女性,当然拒绝了蒙特梭利的入学申请。但蒙特梭利却不是轻言放弃之人,她拜见了名扬世界的医学教授和外科医生、时任教育部部长的朱朵·巴塞里。在愉快地交谈过后,巴塞里告诉蒙特梭利,她不可能以医学院学生的身份上大学,但是蒙特梭利坚定地说:“我一定要学医!”
最终是教皇利奥十三世出面说情,蒙特梭利才得以在罗马大学注册,学习物理学、数学及自然科学。当大学里为数不多的女同学都在做着白马王子的浪漫梦时,蒙特梭利却如饥似渴地阅读专业书籍,仅两年她就以80%的正确率获得专业文凭,凭着她不屈不饶的努力,终于被医学院接纳。
在当时,一个女人与男人们一起工作已被视为不合情理,而直面病人的身体器官则更是大逆不道。蒙特梭利进入医学院学习,气得父亲中断了对她的经济资助。蒙特梭利用奖学金和做私人教师的收入,自己解决了大部分学费,母亲则一如既往地支持她。
蒙特梭利与“儿童之家”的孩子在一起
在医学院,因为不被允许和男同学一起上解剖课,蒙特梭利不得不独自去解剖尸体,她的专注和献身精神,使她逐渐赢得了同学们的尊重。1896年,蒙特梭利以优异成绩毕业,成为意大利第一位医学女博士。毕业后,蒙特梭利被罗马大学附属的圣乔万尼医院聘用,从事对智障儿童的治疗和教育。
1897年,蒙特梭利在罗马大学精神分析诊所参与一项研究课题时,27岁的她结识了比自己大两岁的G.蒙特萨诺,爱情之花绽放了,但她最终没有步入婚姻的殿堂,具体原因已无从知晓。或许在当时非常保守的社会中,像蒙特梭利这样争取平等自由、追求事业发展的女性,注定无法获得婚姻的幸福。
1898年3月底,蒙特梭利唯一的儿子马里奥·蒙特梭利出生。蒙特梭利的母亲担心这会毁了女儿的前程,于是将小马里奥寄养在离罗马不远的乡下表亲家里,蒙特梭利以“阿姨”的身份定期去看望他。直到1912年蒙特梭利的母亲去世之后,15岁的马里奥才回到自己的母亲身边。而一直到马里奥40岁时,他们的母子关系才被公开。
在蒙特梭利27岁这年,她的人生理想又发生了一次重要转折。为了完成研究课题,蒙特梭利需去访问为精神和智障患者设立的救济所。在一个儿童救济所,看管人带着厌恶的表情告诉她,这些孩子如何争抢地上的面包屑,贪婪又肮脏。蒙特梭利看到,室内没有任何可供孩子们摆弄或游戏的东西,管理人员态度恶劣,她深深感到,这种环境只能加速儿童智力下降,剥夺他们发展的机会。
蒙特梭利决心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去帮助这些孩子,她研读了法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伊塔和塞根的教育和思想方法,她意识到,治疗儿童心理缺陷最重要的不是医学问题,而是教育的问题。蒙特梭利加入了国家弱智儿童教育联合会,并与G.蒙特萨诺共同成立了一所弱智儿童学校。两年之后,蒙特梭利学校的孩子和罗马郡公立小学的儿童一起参加考试,结果她的孩子们在测验中的表现比正常儿童还要好。
“我就像个农夫,虽然拒绝了好种子,却得到了一块肥沃的土地。我挖开泥土,发现的不是粮食而是金子:这些泥土中有珍贵的宝藏。”
1907年1月6日,蒙特梭利在罗马平民区建立了她的第一个“儿童之家”,招收3-6岁的儿童,运用自己独创的方法进行教学。她在日记中写道:“除了50多名极端贫穷、衣衫褴褛和显得很胆怯的儿童之外,我一无所有,其中还有不少儿童在流泪。把孩子委托给我照料的父母几乎都是文盲。那些出席开幕典礼的人惊讶地问:‘蒙特梭利小姐为什么要给穷人提供这么好的收容所呢?’
就这样,我开始了工作,我就像个农夫,虽然拒绝了好种子,却得到了一块肥沃的土地。结果也出人意料。我挖开泥土,发现的不是粮食而是金子:这些泥土中有珍贵的宝藏。”
很快,一件事引起了蒙特梭利的特别注意。一个3岁的小女孩,不停地把一些圆柱体放进不同的容器中,然后又把它们取出来,她兴致勃勃地一遍又一遍重复练习。为了看看她到底能专心到什么程度,蒙特梭利请教师带着其他小孩唱歌并到处走动,但这丝毫没有干扰小女孩的工作。蒙特梭利试图去抬起她坐的小椅子,她一把抓起正在操作的物体,放在膝盖上继续做。这项练习一共重复了42次,然后她停下来,好像刚从梦中醒来似的,愉快地微笑,她甚至没有发觉有人曾干扰过她。
一般人认为,这个小女孩正处于注意力不能持久的年龄,而她却如此专注地做一件事,以至于感觉不到外界的刺激。在之后的训练中,蒙特梭利不断发现类似的情况,每当儿童经历了重复练习的体验之后,他们就感到了某种极大的快乐。蒙特梭利后来将之归结为“重复练习”,认为专注于某种活动是孩子自我发展的主要方式,孩子的自发活动看起来是单调乏味的重复,而实际上,孩子的工作是在塑造自己的精神世界,这正是儿童发展的秘密所在。
在“儿童之家”,儿童使用的玩具物品都由教师分发,用完之后再由教师收回去。每当教师收回物品时,孩子们就会从座位上站起来,不管教师多少次打发他们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孩子还是会走到老师面前,于是,老师认为这些儿童不听话。
而蒙特梭利意识到,孩子是想把物品放回它们原来的位置,她允许他们这样做,由此,孩子们开始了一种新的体验。他们对有秩序地摆放物品非常着迷,并且会把物品排列得十分整齐。如果一个孩子摔坏了一只玻璃杯,其他孩子就会跑过去拾起玻璃片,并把地板打扫干净。有一次,老师不小心打翻了一只盒子,里面装着80种颜色渐次变化的小方块。老师很窘迫,因为要把这么多颜色不同的小方块排列起来很困难。这时,孩子们迅速地把小方块按正确的色彩顺序排列起来,表现出远胜于成人的敏感性。
有一次,老师忘了锁柜子,第二天老师到教室后发现,孩子们已经把柜门打开,许多孩子围着它,有些孩子已经从里面取出教具。老师认为这是一种偷窃行为,应该严肃处理,还用一些道德原则来教导他们。
相反,蒙特梭利把这件事看做一种标志,表明儿童已充分认识了这些教具,并且能自己做出选择。这使儿童开始了一种新的、有趣的活动,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来选择不同的工作。从这时起,蒙特梭利将儿童之家的橱柜改成了较矮的,让儿童能方便地拿到他内心想要的教具。由此,蒙特梭利的“重复练习”原则又加上了“自由选择”的原则。
“儿童之家”取得了惊人的效果,那些“普通的、贫寒的”儿童,几年后,心智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被培养成了一个个聪明自信、有教养的、生机勃勃的少年英才。蒙特梭利崭新的、具有巨大教育魅力的教学方法,轰动了整个欧洲,“关于这些奇妙儿童的报道,像野火一样迅速蔓延”,人们仿照蒙特梭利的模式建立了许多新的“儿童之家”。
“学前教育是奠定人一生的基础,应该是为生活做准备,而不仅仅是为上小学做准备。一个人必须在能力和性格上具有独立性,才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
有一天,蒙特梭利给孩子们上了一堂有点幽默感的课:怎样擤鼻涕。蒙特梭利给孩子们示范了使用手帕的各种方法,还告诉他们如何做得不引人注目。她以他们不容易察觉的方式拿出手帕,并尽可能轻地擤鼻子,孩子们全神贯注地看着,没有一个笑出来。
当蒙特梭利一结束示范,孩子们开始热烈地鼓掌,就像剧院中的掌声那样长久、热烈。蒙特梭利从没想到,这么小的孩子竟会有如此热烈的掌声,接着她明白了,这是由于她触及到了这些小家伙们有限社交中的敏感点——儿童常常因为流鼻涕而遭到责备,大人的叫嚷和羞辱刺伤了他们的感情,更让他们觉得难堪的是,在学校里还被要求把手帕别在惹人注目的围兜儿上,但没有一个人真正教他们怎样擤鼻涕。现在他们感到,蒙特梭利不仅公正地对待他们,而且使他们从前所受的羞辱得到了补偿。
由此,蒙特梭利意识到,儿童也有着强烈的个人尊严感。而通常由于成人没有意识到这些,使儿童很容易受到伤害和压抑。那一天,当蒙特梭利要离开学校的时候,这些儿童对她喊着:“谢谢你,谢谢你上的这一课!”当她走出大楼时,后面还跟着一支孩子们的队伍,直到最后她对他们说:“回去吧,踮着脚尖跑,小心不要撞到墙角。”他们才转过身,飞一般地在门后消失了。
一段时间后,这些曾经营养不良和贫血的儿童,都变得面色红润、充满生命力,而整个过程中孩子们的饮食并没有改变。如果说心理的压抑会影响新陈代谢,降低一个人的活力的话,那相反的情况也会发生:给人激励的心理体验会增加新陈代谢的速度,并促进身体的健康。
1915年,蒙特梭利应邀参加在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和平国际博览会”,她在那里搭建了一个用玻璃墙做成的教室,选了21名从未上过学的儿童作为展示教学的对象,为孩子们提供了小桌子、小椅子、小盘子等,让他们自己清洗碗碟,自己摆桌子,自己打扫卫生,自己穿衣服……展示连续进行了40天,每到中午孩子们自觉就餐和洗刷餐具的时候,教室外都挤满了参观的人群,这次博览会仅有的两枚教育金牌全都授予了蒙特梭利的玻璃墙教室。
一次,意大利总理的女儿陪同阿根廷大使参观“儿童之家”。这位大使提出,不要预先通知,这样才能确切地证实他耳闻的情况。当他们一行到达学校时,才知道这天是假日,学校不开门。这时,在院子里的一些儿童马上走过来,很自然地解释说:“今天是假日,但没关系,我们都在,门卫有钥匙。”于是,这些儿童跑到各处去叫他们的小伙伴,教室的门打开后,他们都主动工作了起来。他们的自发性行为令这位大使惊讶不已。
“教育者的最终任务是实现人性的进步与世界和平。”
“儿童之家”获得了空前的成功,世界各地的人们纷纷前来意大利参观。1909年,蒙特梭利写成了第一部阐述儿童教育的著作《应用于“儿童之家”的教导幼儿的科学教学方法》。1912年,该书在美国出版,不到一年就销售近2万册,并很快被译成2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流传。
1913年,首次开办的国际蒙特梭利课程培训班上,90多位学员来自包括中国在内的17个国家。与此同时,蒙特梭利在世界各地发表巡回演说。从此,蒙特梭利学校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
1933年,因为蒙特梭利拒绝与独裁统治者墨索里尼合作,意大利的所有蒙特梭利学校和机构都被关闭。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蒙特梭利被迫流亡荷兰。她的后半生主要生活在荷兰,并把国际蒙特梭利协会的总部设在了荷兰。
1939年,蒙特梭利前往印度,计划在马德拉斯进行为期3个月的培训工作。此时二战爆发了,他们遭到软禁,之后在印度稽留了7年。这7年中,蒙特梭利一方面拓展自己的研究领域,提出了针对6-12岁儿童的“全域教育”,针对12-18岁青少年的“大地之子”课程规划。另一方面在印度各地访问、演讲,设立了多所蒙特梭利幼儿园。
羁旅生活使蒙特梭利更多地思考和平问题,在1943年出版的《和平与教育》中,她说:“和平通常被理解为停止战争,但这并不是和平的真正含义。……真正的和平,应该是正义与人际间的爱的胜利,它揭示的是因为和谐统治了这个世界,世界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二战结束后,意大利政府请蒙特梭利回罗马重组蒙特梭利协会,并接受她为国会议员。
1951年,蒙特梭利参加了在伦敦举行的第九届国际蒙特梭利大会,这是她最后的公开活动。她在演讲中说道:“成人世界数千年来怀抱无数的理想,但都难以实现,而那休眠了的潜力就蕴藏在这些小家伙们身上,让它们表现出来吧。孩子能帮助我们走向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孩子将向我们表明温暖与爱的光芒定会驱散仇恨的黑暗。”
蒙特梭利为促进儿童智力发展和实现世界和平奋斗了一生,1949年、1950年和1951年,蒙特梭利连续三年被提名诺贝尔和平奖。
1952年5月6日,82岁的蒙特梭利在荷兰的海边小镇诺德维克安塞逝世,并安葬在那里。她的墓志铭写着:“我请求亲爱的全能的孩子们与我一起去为人类和世界建设和平”。
内容摘自《人物》2010年第6期
作者:包林运
编辑制作:徐璐明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