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大学者:“一本书”的大学培养不出一流人才,特别不理解北大清华的本科教育仍以就业为导向
“我常常特别不理解,为什么北大和清华的本科教育还要以就业为导向。相比之下,我很欣赏中山大学罗俊校长,他一去就把学校的就业处给撤销了。他说,不能理解中山大学本科教育为什么要以就业为目的,为什么一年到头学校都在开本科生就业招聘会。这样,学校的就业氛围就降下来了。从这一点来看,这位校长是看重本科教育的基础性的。”
本科教育在高度同质化之时,是分不出来一流、二流、三流的
一流本科教育在中国这么火爆,很多文章在解释、论述。这种解释、论述需不需要,有没有意义呢?我个人认为还是有意义的。它的意义在于,让我们在本科教育实践中可以有一种参照,知道好的本科教育是什么。
一流本科教育这个概念现在已经很普通。从消费者角度来看,一流的本科教育,其实是具有强烈的个性化体验色彩的。一个人受到的教育在他的教育经验中,没有比它更好的,那就是一流。因为其他的好或不好都和他自身没关系,也不知道它好在什么地方。
那么,一流本科教育概念是怎么来的呢?这个概念纯粹是推理出来的。有一流大学、有一流学科,就有一流的教师、一流的学生、一流的条件、一流的校园文化,等等,这些一流都是演绎出来的,是从一流大学概念中进一步推演出来的概念。
过去在讲本科教育的时候,往往讲要进行本科教育改革、课程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以及各种各样的其他改革。提出一系列的改革,改革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呢?重构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这些还是操作层面的,没有上升到更高层面来认识本科教育改革要达到什么样的终极目标。一流本科教育就提出了一个概念化的终极目标。
为什么今天能够提出本科教育的终极目标,还能觉得有意义,这可能说明,一流本科教育可能要在高等教育特定的发展阶段才可以探讨。这是因为在高度精英化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本科教育的同质化程度很高,是分不出来一流、二流、三流的。只有在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普及化以后,才可以讲这个问题,因为这个时候本科教育已经高度分化了。现在学校数量多了,本科教育层次多了,类型多了。在这样高度分化的本科教育体系下,自然分化出水平的差别,包括高水平和相对的低水平。
一流本科教育只有一流大学能提供?未必!
本科教育是各本科高校都在做的事情,“一流”有什么表现和内在品质?弄清楚这个问题可以使高校开展教学改革,提高本科教育质量有所依据。
一流本科教育有什么外在表现?有人说,只有一流的大学才有可能一流本科教育。这个说法对不对呢?我个人觉得它可能说对了一半。
事实上,有一些大学虽然不是一流大学,但它的本科教育却是一流的。最典型的是美国一些小型的文理学院,有一批是高水平的或者一流水平的。法国也有一些学校是一流的,比如,工程师学校,它采取的是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一贯制,学生来自高中的精英分子,又经过两年预科教育,其中的优秀学生接受工程师学校三年教育,拿工程师文凭,相当于研究生硕士文凭。这里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是一条龙,这些学校的一流本科教育在国际上是有共识的。
一流本科教育在特定的大学里都可能出现,即便是大型的综合性大学也不只是一种模式,也是有多种模式的。在哈佛大学和伯克利大学,就有两种典型模式:哈佛大学本科教育在本科生院,它的本科生院和专业学院分设。专业学院是相关专业的教育,主要是硕士和博士层次的研究生教育,本科生院则专注于本科生教育;伯克利大学的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是一体化的,所有学院都同时进行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可见,一流本科教育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各种不同的高校采用不同的模式都可能产生一流本科教育,关键是它的本科教育是怎么做的,而不在于它的表现形式。外在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不局限于哪一类院校、哪一种模式。
从结果来看,最终培养出一流人才的教育就是一流的本科教育。一流的人才怎么衡量呢?一个简单的衡量标准就是它所培养的本科毕业生被其他各类高校所追逐,其他高校在招研究生的时候优先录它的本科生,或者社会用人部门竞相争聘它的本科生。这就是一流的表现。评判一流大学的标准,除了科研成就一流外,国际人才招聘如果都到中国大学来招揽,中国大学毕业生在国际人才市场上是抢手的,这就说明中国有了一批一流大学。这是它的外在表现。
外在表现看的是结果,这些结果可以为本科教育工作提供尺度和要求。至于一流本科教育的内在品质,根据我对国内外大学本科教育的考察,主要有以下几点值得重视:
第一,一流本科教育是精英化的,不是面向大众的。这种精英教育和传统意义上的精英教育不是一回事。传统意义上的精英教育是指特定阶层的子弟所接受的教育,而一流本科教育的精英化是对一流认知能力学生所实施的教育,是能力本位的,也可以说是高度竞争性的一流,一流本科教育的学生是具有高度竞争性的。
第二,一流本科教育是基础性的。和传统意义上的本科教育以培养精英人才为目的不同,现在的本科教育实际变成了人的一种基本需要,或者说基础需要,它在很大程度是人终身发展、终身教育和学习的一个阶段。在这样的基础性教育中,一流本科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打下人生最扎实的基础。我常常特别不能理解的是,北大和清华的本科教育还要以就业为导向。相比之下,我很欣赏中山大学罗俊校长,他一去就把学校的就业处给撤销了。他说,不能理解中山大学本科教育为什么要以就业为目的,为什么一年到头学校都在开本科生就业招聘会。这样,学校的就业氛围就降下来了。从这一点来看,这位校长是看重本科教育的基础性的。
第三,一流本科教育是综合性的教育。综合性教育的要求,是使学生具有扎实的文理学科基础和学术素养。比如,在伯克利大学,在本科生的120个左右的学分要求中,非专业的教育要100以上,这样专业性的教育相对就比较少了。在哈佛大学,本科教育没有实行学分制,而是采取课程门数制度。一个本科生在四年大学教育中要学32门学期课程,一门课的计算标准是每周两课时,持续开一学期。在32门学期课程中,有三分之二是非专业性课程,也就是说它要给予学生很宽广的学科教育。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难道在专业上做一流不行吗?这就有教育理念的差别了,从教育理念上讲,一流人才的培养更着眼于学生终身的发展,专业教育也着眼于终身,终身发展就不可能把学生局限于某一个专业领域。
举一个例子来说,MIT工科教育很强,当然,现在它的文理科也非常强,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水平也是世界一流的。它原先只授理工科的学位,人文社科学院的使命是为理工科学生提供大量的人文社科课程,为理工科学生终身发展打基础。普林斯顿大学有一年校庆,MIT校长作为嘉宾讲话,他调侃道,很遗憾地看到有太多的MIT毕业生是在普林斯顿大学毕业生的领导下工作。原来,二十世纪中期,普林斯顿大学也开办了工学院,当时他们就有一个初步认识,即如果像MIT那样办工科,自己一定办不过MIT。
所以,普林斯顿大学利用自身文理学科强的优势,在文理学科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工程师,这样就造就了大批出色的工程科技领军人才。事实证明,普林斯顿的毕业生虽然刚开始的适应性比MIT的毕业生要弱一些,但慢慢地普林斯顿大学本科教育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很多毕业生到了总工、领导的位置上,优势就更强了。这个例子说明当时MIT的本科教育比较专业化,而普林斯顿大学则是综合化基础上的专业教育,这种教育为普林斯顿大学学生的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第四,一流本科教育不在于眼前的就业,不在于争一日之长短,更多地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需求。现在很多大学也这么说,但实际上做的东西很少有关联性。学生的终身发展需要什么样的教育?需要什么样的素质?在我们的考察中相对比较少。现在往往是有什么现实需要,就开一批课程进行教育,这种短期行为可能是我们需要特别关注的。
“一本书”的大学能培养出一流人才吗?
几年前我还在武汉工作的时候,一个记者采访我,问我能不能就某一所大学的教学改革谈谈看法。我正好了解这所大学的教学改革,就答应了他的采访。我说在你问我之前,先问你一个问题:你是哪个学校毕业的、毕业多久了?记者回答:两年。我再问:毕业两年时间应该还记得你的本科教育,你能不能告诉我四年期间总共修了多少门课程?他想了一会儿,诚实地回答说,老师我实在记不得了。我说没关系,我来帮你回忆。一学期五六门课程是有的,七八门课程也不算多。按照七八门课程算,六十门课程总是有的。我又问:在你所修的六十门左右的课程里,有多少门课程老师是在教材之外还指导你们阅读其他著作,学习材料超出了教材的?他想了一会儿告诉我说,还真不多!我说真不多就对了,中国大学的课堂教学基本只讲一本教材,不是说一般学校是这样的,大多数都是如此。记者第二天在报纸上发了一篇文章,通栏标题是《别敦荣教授认为“一本书”的大学必须改革》。
大家可以想一想,中国大学的本科教育跟“一本书”的大学是不是关联性很大,“一本书”的大学能培养一流人才吗?能够发展一流本科教育吗?教材编出来的时候它的内容与学术界前沿的成果和问题已经隔了很远了。教材内容是非常有限的,整个知识领域是无限的,那么多学者几十年几百年甚至更长时间学术积累的文献,在我国大学本科教育中是不用涉及的。曾经有一所著名大学基地班的学生想考我的研究生,请我指导一下看什么书。我说建议你去看几本学术专著,她反问我“什么是学术专著?”。一个著名大学基地班的学生,那是国家特别“圈养的”精英人才,她所受的教育在中国当然是一流的!再联想起“一本书”的大学,这就非常清楚了,中国大学本科教育面临的问题是严重的。
除了“一本书”的大学,我们了解到的是在欧美大学本科生教育中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没有老师把课讲完就离开学校的,也没有哪所大学的教学就是老师讲课、学生听的,单纯地听与讲的本科教育离一流本科教育是近还是远?可能是十万八千里。一流本科教育对学生培养的基础性还包括作为一个人的基本素质,人的基本素质是在师生交往中形成的。
根据我们的了解和调查,现在影响学生最大的不是老师,而是同学。同学相互学习、相互影响,这是学生受教育的最大渠道。这种情况合适不合适呢?同侪教育是很重要,但是,当老师缺位的时候,这种教育已经丧失了它的本质意义。为什么呢?因为没有了方向。
在一流的欧美大学中,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从形式上看,老师办公室的门上都有一个显示牌,显示老师什么时间在干什么,有个叫office hour的时间,在这个时间学生是可以不经预约、推门而进直接找老师的,其他时间则是需要预约的。另外,很多大学在做书院制改革。牛津、剑桥的书院制,导师除了在生活上对学生给予指导以外,还包括学业指导。现在,我们部分学校的大学生,学业指导这一块还没有人管。
华中科大将一批本科生降为专科生,学校有没有责任?不能说开除、退学、留级、降格就完事了,学校是有责任的。2007年华中科大进行教学改革的时候,我提了两条建议:第一条是建一个教师发展中心,为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服务。第二条是建一个学生学业指导中心,指导学生学业发展。成立教师发展中心正是因为目前教师教学能力不足,“一本书”的教学传统很深,要养成现代教学模式。学生学业指导中心是要在学生学习上出现困难的时候可以找能帮助他的人。
现在一谈一流本科教育,人们往往就说要做课程体系改革、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相关的设施条件改革,包括网络改革等。但是,根本问题可能主要不在这里。拿通识教育来说,在我看来,有两点是很多人没有认识到的:一是欧美已经进入第三代通识教育。第一代通识教育是回归古典,向历史要智慧,当时学校要求学生阅读的经典文献都是古典的。第二代通识教育是学科化的,分人文、社会、自然等学科的基础教育。第三代既不是古典的也不是学科化,而是以解决复杂性问题为导向的综合化教育。通识教育的课程分类和相关课程的开设是与之相适应的。二是通识教育要着眼于发展学生的综合性素质,开发学生智慧。通识教育特别重要,通识教育特别注重人际互动,重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往沟通互动,丧失互动关系的通识教育和其他教育没有差别。
教育就是交往,只有在师生的人际交往中,学生的思想情感智慧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所以,现在讲中国大学发展一流本科教育该怎么办,实际上有太多的事情可以做。我认为,有一个东西是抓到根本,即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上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必须让课堂教学有一个实质性的改变,这可能是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关键点。
课堂教学不能只是信息沟通、知识传授。这是什么意思呢?你讲、我听就是信息沟通,而要把本科生课堂变成一个智慧的场所,在课堂上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要进行智慧的互动。不是为了知识而教学,应当是为了智慧而教学。学生的学习也是智慧的,这样的教育教学才真正是有生命力的,才是培养学生的基础素质,是着眼于人的长远发展,着眼于优秀人才的培养。
发展一流本科教育,要做的事情很多,关键是抓住教育的主渠道,把课堂问题解决好。如果在这个问题上做好了,就是抓住了关键,否则,在其他的问题上做了太多,做几十年成绩可能也十分有限。
(作者为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教授)
注:本文系作者在同济大学2018年发展战略沙龙上的报告,由同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助理宋博文整理
作者:别敦荣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樊丽萍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