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书画艺术博物馆今日开馆
历经三年的建设,董其昌书画艺术博物馆今天在松江醉白池公园内举办开馆仪式。
开馆仪式上还举行了《加快推进人文松江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松江区江南文化行动实施方案》发布活动。根据相关方案,松江区将对标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最高标准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更高需求,挖掘松江文化中的江南元素,厘清松江“上海之根”的历史地位,把松江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利用好、优良人文传统发扬好、历史文化基因传承好。并通过与市文联、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戏剧学院分别签订“江南文化”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成立“江南文化”研究基地、“江南文化”创作基地和“江南文化”展示基地,联手建设“江南文化”研究发掘展示高地,共同构筑G60“江南文化”走廊,与G60科创走廊同频共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焕发“江南文化”新的生命力。
同时,“翰墨云间——程十发书画艺术特展”在董其昌书画艺术博物馆临展厅展出。
2017年5月,松江区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发布《人文松江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提出构筑以书香之域、书画之城、文博之府和影视之都为特色的文化名城建设。作为《人文松江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中“书画文化建设工程”的重要项目,董其昌书画艺术博物馆的建成与开馆,为松江提升文化空间新布局,精心打造一条衔接古今的历史文脉轴的实施,增加了重要的一环,也为松江打响“上海文化”品牌、立体纵深挖掘江南文化底蕴,提供了又一个文化平台与学术高地。
松江作为江南文化历史沉淀与未来发展的重要阵地,有着非常丰厚的地域文化流传。松江书画文脉,绵延千百年,源远流长,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上曾出过众多书画名家和理论家:从西晋的陆机、陆云、张翰、顾野王等,到元代的赵孟頫、管道昇、任仁发、曹知白、柯九思、中峰禅师、杨维桢、陶宗仪等,从明代的宋克、朱孔旸、沈度、沈粲、张弼、张骏、钱溥、钱博、孙克弘、何良俊、莫如忠、莫是龙、董其昌、陈继儒、顾正谊、赵左、沈士充、陈子龙、朱舜水等,到清代的沈荃、王鸿绪、张照、张祥河、改琦、胡公寿等,直至近现代的俞粟庐、张叔通、费砚、冯超然、陆维钊、白蕉、程十发等。
这些不同时期书画大家和理论家的出现,不但影响了松江书画发展史,也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中国书画发展史的建构。特别是明末以莫是龙、董其昌、陈继儒为代表的松江画派与松江书派,是中国书画史上接续苏州吴门派衣钵,开启了清代“四王”、“四僧”画风的先声和清代帖学发展的重要流派。其中,董其昌有关“文人画”与“南北宗论”书画观点的提出,更是影响了明清以来四百多年中国绘画艺术发展的方向,也成为近代江南文化与海派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
这笔丰厚的艺术文化遗产,就沉淀在松江土地上,融入在湖山、园林与乡风俚俗之中,成为松江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一文化气质的留存,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松江书画家的成长。程十发即是从松江走出去的近现代书画大家。他是二十世纪中后叶中国画坛坚持民族性与水墨写意笔法推陈出新的一位重要实践家,是在新中国历史语境下,全面而成功地实现人物、花鸟、山水风格创变的变革家之一。也是自明代董其昌之后近四百年来松江书画史上的重要大家。
董其昌书画艺术博物馆坐落于上海五大古典名园之一的松江醉白池公园内,据《谷水旧闻》记载,这里曾经是董其昌觞咏处。景致优雅、文化氛围浓厚的古典园林,与粉墙黛瓦的馆舍建筑相映成画,营造了在还原历史中延续文脉、在绿荫环抱中增添园林人文气息的氛围。董其昌书画艺术博物馆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其中新建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利用老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功能布局上分为主展厅、交流展厅、办公等三个区域。本次开馆展览,共展出各类展品90余件套,其中,书画作品80件套。在这些书画作品中,含有董其昌和松江书派、画派作品真迹30件套;对外交流展厅展出程十发书画作品真迹20件套。
作者:本报记者 叶松亭
图:秦天、韩佳怡 摄
编辑:叶松亭
责编:施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