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怎么做?这是一道难题。作为目前上海市地方高水平高校建设中唯一的理工科院校,上海理工大学选择以实验室和平台作为载体,推动一流学科建设,既使学科建设有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施对象,又符合了理工科大学的特点。据悉,上理工的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是以未来光学、智能制造、医疗器械与康复工程3大国际实验室和系统管理1个特色平台为载体,重点建设光学工程、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生物医学工程、系统科学5大一流学科。
凝练方向,探索创新组织模式
实验室的建设绝不是简简单单的布置几间宽敞明亮的房间、买一堆先进设备。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经验,三大国际实验室建设以国际团队、国际标准、国际通行管理模式作为基本内涵,各自组建相关前沿领域的若干小实验室,领衔教授作为实验室负责人带领团队全身心投入、全方位负责、全过程把控。在这种架构下,更有利于学科凝练特色方向、聚焦学科前沿。
在实践中,学校鼓励实验室建设围绕学科发展目标,探索各种创新组织模式。
有学科高峰引领型,如未来光学国际实验室下设的太赫兹技术实验室,利用全球领先的学术影响力,吸引了俄罗斯的“清华”——莫斯科大学全面合作。2018年9月,双方共建的联合实验室在莫斯科大学物理楼揭牌,这里曾孕育了7个诺贝尔奖。
有重大需求导向型,如智能制造国际实验室下设的高端机床实验室,在与三大龙头企业沈阳机床、秦川机床、上海机床多年合作的基础上,根据高端机床研发的国家重大需求,引进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团队,同步攻关关键技术。
有前沿技术推动型,如医疗器械与康复工程国际实验室下设的机器智能研究院,与德国汉堡大学合作,研制出全球目前最能体现“平衡、高效、智能、安全、经济”的“智能助行机器人”。
有学科交叉融合型,如系统管理特色平台下的深海装备系统研究院,用系统工程方法指导研究深海石油、可燃冰等能源物资的采集和利用,融合了系统、机械、能源等多学科的力量。
事业引人,团队育人
一流人才是一流学科建设的核心。以实验室和平台为载体,以事业引人,以团队育人,更有利于集聚志同道合的人才。
根据上海市高水平大学建设政策给出的“创新团队”模式具有莫大的吸引力,创新团队负责人不但拥有各个小实验室建设的主导权,而且可以自主吸纳团队成员、按团队接受三年期的长聘考核、并完全拥有团队津贴的分配权。一年来,学校全职引进了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各1名,国家千人2名,国家青千3名,各类省部级人才29名。
此外,参照国际惯例,博士后和青年教师是实验室研究的主力军。因此,学校实施“沪江博士后”计划,引进国内外优秀青年人才;打破任职年限和身份限制,设置职称评聘各类“擂台赛”和“绿色通道”。
贴近前沿,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在上海理工大学,先进的实验室和平台使得学科建设更贴近产业发展前沿、技术变革前沿,为新工科教育改革带来了最直接的动力。
一是项目课程,把本科生的教学课堂“搬进”国际实验室,以项目为导引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以项目为需求让学生选择课程模块,以项目为载体让学生培养综合能力;
二是产业学院,把教学现场设在企业生产一线,同时把国际实验室分中心设到企业;
三是荣誉学位体系,引导优秀学生自主挑战难度更高的荣誉课程,授予荣誉学位,并吸引更多学生积极参与,渐次构建起“宽进严出”体系;
四是专业国际认证,目前全校已有40%专业通过了国际认证,2018年5月管理学院通过的AACSB国际商学院认证,是中国内地第20家。
作者:周列
编辑:储舒婷
责任编辑:樊丽萍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