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 | 上海科技大学: 立足“小而精”,打出新建高校创新大品牌

2018-12-27信息快讯网


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 | 上海科技大学:  立足“小而精”,打出新建高校创新大品牌-信息快讯网

【编者按】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2016年以来,在上海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上海市教委全面对接国家“双一流”建设方案,深入实施《上海市深化高校改革建设高水平地方高校试点方案》。根据“成熟一校启动一校”的工作原则,本市分批启动了地方高水平高校的试点建设并有序推进。

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化改革、经验辐射、创新驱动。各试点高校立足长远,紧密对接上海“五个中心”和“四大品牌”发展要求,不断扩大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供给,取得阶段性成果。报推出专题报道,分享各校在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进程中的特色亮点。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时代背景下,解析它们的经验和成果,对于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要启迪。


上海科技大学(以下简称“上科大”)是围绕上海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精神,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和中科院共同创办、共同建设。建校5年来,得益于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国家战略、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发展规划,上科大致力于创建一所“小规模、高水平、国际化”研究型、创新型的大学,积极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以“立志、成才、报国、裕民”为育人理念,培养科技创新创业一流人才。在学科布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上科大近年来发展稳健、初见成型,打出了新建大学的创新品牌,走出了新型高校的特色道路,学校实力与社会影响力稳步提升。

“上科大造”,实力初现

上科大从2014年开始以“综合评价、择优录取、多元选择”的模式招收本科生,2018年,首届本科生毕业并被授予上海科技大学学士学位。在毕业典礼上,上科大公布了一组关于本科毕业生的亮眼数字。

首届199名本科生中,约34.2%前往国(境)外攻读研究生,5人进入全球TOP10高校深造,16人进入全球TOP20高校深造;

约33.2%的毕业生在顶尖高校攻读研究生;

约25.1%的毕业生直接就业,工作单位包括通用电气、诺华、上海证券等国内外知名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17名以第一作者、共同作者等身份在知名学术期刊或国际会议上发表了20篇论文。

学校从零开始,吸引一批又一批优秀海内外人才加入,师资队伍年轻化、国际化。现有常任教授199人,其中外籍常任教授35人,平均年龄38岁。最具上科大特色的师资队伍中科院特聘教授,目前已有255人。上科大和张江高端学术平台还吸引了4位诺贝尔奖得主在校建立实验室,培养年轻教师和研究生。

上科大的高水平科研成果还在呈现“加速度”产出的趋势。2016—2018年三年间,学校以第一完成单位在世界著名科学杂志发表重要成果,《科学》1篇,《自然》2篇,《细胞》3篇。

上科大培养年轻人才也已初见成效。比如,今年在《科学》《自然》杂志发表重要科研成果的左智伟教授和徐菲教授,都不到35岁。而且这些重大科研成果基本都是青年教师进校后取得的,是成色十足的“上科大造”。

选择“小而精”,而非“大而博”

上科大地处张江,与国家大科学装置、多家中科院研究机构及高新企业毗邻,独特的区位优势、“院市合作、科教融合”的办学特色和近年来不断壮大的人才队伍,培养了上科大不俗的科研实力。

目前,上科大仅设立了物质、生命、信息、创管、创艺五个学院以及免疫化学、iHuman和数学科学三个研究所,选择“小而精”而非“大而博”,通过深耕聚焦相关学术领域,形成专业优势。

目前,学校与中科院上海分院科研院所等单位合作,承担和参与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活细胞成像装置、超强超短激光装置等项目的建设。其中,承担的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项目总投资95亿元,是国内迄今投入最大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超强超短激光装置研制工作也取得重大突破,达到国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

研究型与国际化,无缝衔接融入人才培养

“跨学科、跨领域”,讲求综合交叉。在上科大,每位本科生都必修自然科学基础课程,独特的必修课还有“设计思维:应用创新”和“经济学导论”等,在人文社科领域还有“中华文明通论”“世界文明通论”及“文明经典导读”课程群。

更让人“压力山大”的是,很多自然科学基础课和专业课都依据国际标准,英文教学、原版教材、英文试卷司空见惯。上科大还积极与哈佛、MIT、加州伯克利等国际一流大学开展合作,提供包括“3+1”国际交流项目(一学期或一学年)和暑期课程、暑期科研等项目。

将“研究型”、“国际化”的无缝衔接式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中的途径,上科大给出的答案是“导师制”。在上科大,每5-7位本科生就结成一个“导师小组”,有一位常任教授、两位特聘教授为他们“保驾护航”。除了定期与学生见面指导学习生活、开展小组活动外,导师们纷纷敞开高水平实验室的大门,邀请本科生开展科研实践。如2014级物质学院本科生陈安琪在大一时就加入了助理教授林柏霖的课题组,今年3月,她在国际知名期刊《焦耳》(《细胞》姊妹刊)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创新性成果。



作者:牛牧原
编辑:储舒婷
责任编辑:樊丽萍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共上海市委常委会决定:十一届市委六次全会12月28日召开
自豪!中国音乐剧最活跃市场就在上海
近代上海流动菜贩何以最终进入菜场经营
2岁小儿无端“痴笑”,原来是脑肿瘤作祟,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为女童成功实施错构瘤切除术
我国心血管界首位工程院院士、科学院院士均出自这里,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今迎60岁
争鸣 | 即使年轻人英语水准普遍提高,高校英语专业亦没有缩减的理由!
我国非农建设用地将不再“必须国有”
三北工程建设40年 生态改善明显
国新办举行《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40年综合评价报告》发布会
党的政治建设,经济社会发展,这些重要事项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
【图解】作风建设永不停步 “金色名片”越擦越亮
高校期末考惊现“神仙考题”,老师回应:透过现象看本质
近代中国第一所高校出版兼翻译机构,120年后再获“新生”
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 | 上海大学:深化体制机制创新 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中实现超越
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 | 上海理工大学:依托实验室和平台让学科建设看得见摸得着
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让科技创新离人民健康更“近”些
2018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十大事件揭晓
刚刚!这三个城市被定为明年春晚分会场
吃货看过来!53吨俄罗斯鲜活帝王蟹直送上海
文汇记忆 | 蒋介石悬赏20根金条加20万美金,捉拿这位“中共上海地下市长”
《上海文学》65年的故事:有一次,新婚的王安忆拎了一袋喜糖进来
上海打造主题出版高地,让更多人读懂40年砥砺前行中国故事
上海40年优秀文史图书发布,它们记录了时代的变迁
树立当好“法治建设排头兵”意识
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公共艺术实践
2018年中国大学国际化水平排名发布!清华、北大、上海交大分列前三
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 | 上海海洋大学: 把论文写在世界大洋和祖国江河湖泊上
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 |上海中医药大学:发挥学科优势为“健康中国”战略提供中国答案
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 | 上海体育学院:“国际化”推动体育外交诠释中国体育科技内涵和魅力
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 | 上海音乐学院:以文化人,以美育人,锻造原创歌剧助力“双一流”建设
这么多高校上演突如其来的同一幕,惊艳了我的祖国!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