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腾的互联网科普实验带来了什么?

2015-07-31信息快讯网

本月最热门的话题该属“新视野号”飞掠冥王星并传回高清照片,以及美国NASA公布开普勒天文望远镜在天鹅系观测到了类地球行星Kepler 452b。

在微博上,话题“新视野号,飞跃冥王星”12天阅读量破亿,讨论6.5万条,讨论者身份的多元——草根、专家、专业机构、民间机构——和讨论内容的多元超出所有人想象。其中人民日报微博发的科普文“性格各异的九兄弟”,一天的转发就有9000多次;而类地球行星公布时,腾讯上的同步直播视频一天点击量超过400万次。两大科学事件同时被商家作为广告,这些广告又促使那些不了解事件的人反过来追溯事件本身并因此被科普。

这两次新闻事件可说是一场全民沸腾的科普实验——传统媒体、网络媒体、权威科学机构和民间科普机构以及个人,乃至那些本身对科学话题未必感兴趣的人们,几乎都被卷入其中,这也引发了科普最主要的队伍——科学家们的思考。在日前由上海市科协和《文汇报》主办、《上海科技报》和新浪网承办的“互联网+科普创新主题论坛”上,如何利用互联网平台为科普打造更大的空间、如何让更多的科学家加入到科普中来等等问题,成为科普工作者关注的话题。

高效的科普需要完整的生态链

■李峥嵘

“互联网+”自从去年开始热起来,也蔓延到了科普领域。和大多数“互联网+”行业相类似,“互联网+科普”的核心仍然是开放、创新和用户思维。正是因为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人们开始用开放的心态去对待科普,并逐步出现了一个有序自然的科普生态链。正是在这样一个完整的生态链下,科普才会更加高效。

“互联网+科普”并非把传统科普内容搬家上网

调查数据显示,截止到今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为6.68亿人,手机网民5.57亿人,手机上网人群占网民的88.9%。而从年龄来看,上网用户群体的年龄段不断下沉,10-39岁年龄段为网民的主要群体,占78.4%。通过移动端登陆微博的群体也占到了89%。

中国网民科普需求搜索行为报告显示,第一季度网民搜索热词的排名依次为:第一是地震,第二是咳嗽,第三是wifi,第四是感冒,第五是艾滋病,第六是维生素、腹泻、疼痛、乳腺癌……所有搜索热词都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知识有关。

这样一组数据意味着——科普的受众不再是你给他什么他就看什么,而是通过随时随地、多终端、碎片化获取信息的消费行为了解新知识。

在“互联网+”思维提出之前,科普其实早已走入互联网,各类科学机构建设起网站,将他们所拥有的或者他们认为大众需要了解的知识搬到网上。但现在,“互联网+”并非只是以互联网为渠道,而是构建互联网科普生态体系的一种思维模式。

互联网的技术不断发展,使科普内容的展现形式更多成为可能。互联网技术的驱动,让所有的科普内容都可以达到可视化、数据化、去中心化、去渠道化。这意味着,了解你的用户是谁、用户在哪、他们想听什么、他们想要什么,变得非常重要。

社交媒体上的科普生态环境日趋完善

在社交媒体上,科普生态环境也日趋完善和活跃。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互联网上的科普活动主要由四类群体构成:专业科普机构、民间科普机构、垂直学科代表性专业人群和特定事件专业人群。

专业科普机构越来越活跃。尤其是以环保、气象、司法、地震为代表的三大类专业科普机构,已经形成从高法、国家环保局、地震局等中央部委到基层机构的完整垂直矩阵,并且他们之间形成了很好的协同作战的方式。

民间科普机构、媒体和科普作者,包括我们非常熟悉的果壳网、科学松鼠会、NASA中文、中国国家地理、美国国家地理、Discovery探索频道等等,这每一个账号每个月的博文阅读量都超过1000万。而且很多账号注册三年来,发博数量都超过了3万条。可想而知,这是非常惊人的科普力量。

第三个群体是垂直学科代表性专业人群,比如医生、营养学家和健身教练,还有很多垂直类型的人群。在地震、环保等每一个领域都有专业大V,比如环保领域的“巴松狼王”、地震领域的“震长”。专业大V和科普机构相互背书,使得权威科普信息得以迅速地、大范围地传递。

科普生态的第四个群体是特定事件专业人群。近几年在微博上,每件热点事件背后都是藏龙卧虎。比如最近的PX爆炸事件中,就有大量专业人士浮出社交媒体,就PX进行科普,告诉大家PX没有你想象的这么可怕。再比如马航事件,大量专业的航空人士出来解读它有可能发生了什么。这些对化解民众的恐惧和担心,有很好的平衡作用。

互联网上的科普生态越来越完善、越来越活跃,构建起了科普信息产生和科普信息获取之间的良性通道。

网络科普逐渐形成谣言自净对冲系统

在传统的科普活动中,科学家们愿意讲什么或者碰巧讲什么,大众就只能听什么,但是在互联网时代,科普不再是单向的,而是更多的受众参与讨论,在讨论中,科普知识深入人心。

比如,微博粉丝超过400万的大V“巴松狼王”,原先是北京环保局局长,今年,他做了一个北京市PM2.5来源解析的正式发布,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告诉大家,环保工作者如何看待PM2.5。这条微博引起了很多争论,包括任志强、潘石屹都参与进来。这个过程本身既科普了PM2.5知识,又让大家看到了政府在环境治理中付出的努力。这条微博的阅读量超过300万,虽然很多人仍然认为北京的PM2.5污染很严重,但客观上却构建了公众与政府对话的平台。

正是互联网的开放,也形成了虚假信息的甄别对冲机制,进而进一步提升了科普实效。现在不管是谁,只要在微博上发一条伪科学的信息,马上就会有人站出来“拍”你,因为微博是通过社交弱关系形成的传播链,很多人因为共同关注的话题才会在同一条微博下讨论。目前新浪微博建立的辟谣机制,是任何科普机构只要发布带有“微博辟谣”标签的微博,就会自动进入到“微博辟谣”的池子,站方会利用“微博辟谣”和超过7000万粉丝的“微博管理员”账号,根据内容的重要程度和真实性进行转发和治理,遇到重要内容,会用粉丝头条来帮助进行扩大传播。

(新浪地方运营管理中心,政务合作副总经理)

科学大事件,催生出互联网科普热

■何建红

一直以来,在互联网企业内部,科普都被认为是个冷话题。但事实说明,只要我们能够找到网友们关注的契合点,并且进行对接,科普可以很美,也可以很热。

最近的两次天文事件使我们发现,网友对这类话题的关注,超乎想象。美国宇航局发布发现类地球行星的信息时,腾讯进行了同步直播,不到2小时的直播期间,评论达到1万条。

两个科学事件让民众对于太空探索的好奇心集体爆发。对于更多的人来说,不仅第一次确切地知道了冥王星距离地球48亿公里,它的自转速度是每小时3.58公里,还知道了新视野号在路过木星时,获得的加速度达到了7.5万公里每小时。调查数据也显示,除了养生以外,天文、航空等都是人们非常关注的科普话题。

虽然在新视野号掠过冥王星期间,也发生了优衣库视频事件,但是根据百度的搜索数据可以发现,大家搜索这个世间美好事物的热情,超过了对荒谬的关注。新视野号拍摄的冥王星视频点击量和搜索量在当天达到了最高,腾讯平台当天的播放量也超过400万。

国学中说,受众在哪里,道场就在哪里,科普同样如是。“互联网+科普”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催生出的新事物。来自搜索引擎的数据统计显示,从2011年到2015年,科普搜索指数从日均251万次增加到700万次,涨幅达到178%。而这一增长主要发生在移动手持终端——移动终端的科普搜索指数,从日均63万次增长到464万次,增幅超过6倍。

目前互联网企业可以做的,就是将科技的互动内容,包括科技馆、自然博物馆等精彩的科技展览都接入互联网平台,随时随地让青少年群体接受更多的科普信息,而不仅仅局限于线下直观体验式的渠道。现有的数据显示,国内的科技馆的人均面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但每个科技馆的利用率在一些中小城市并不高,未来将可以通过将科技馆资源线上化、移动端化,让很多人可以更方便、快捷地享受到科技馆提供的服务。

(腾讯政务民生中心主编)

更多的科学普及才能提升社会免疫力与文明

■李侠

最近的新闻热点是“大师”王林因命案被警方逮捕。王林品牌的诸多奇迹在人们的笑谈中成为打发无聊时光的谈资。回想上世纪90年代,神功遍地,大师云聚。这几年大师们行走江湖的身影少了许多,已经变成隔几年出一个的寥落状态,是否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今天的民众有了更多的辨别能力?如果这么认为,那就大错特错。

黑格尔曾说:我从历史中知道人们从历史中什么也没有学到。此言屡屡应验,虽然王林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大师们采用了完全不同的营销策略,但仍然非常“成功”。如果不是涉及命案,可能至今都会逍遥自在。九十年代的那些“大师”们走的是低端路线,靠信众数量取胜,薄利多销。当下的大师们选取的是高端路线,采取专卖店模式,精准销售,它所关注的潜在消费群体是明星与达官贵人。这部分人群虽然数量少,但消费能力惊人,因而,两代大师在不同的营销战略下取得的收益旗鼓相当,而且专卖店模式更加隐蔽安全。相信经过这次事件的曝光与持续深挖,明星政要们的市场会出现萎缩现象,而大师们所提供的虚假产品仍有广大市场,毕竟社会需求仍在,因而,我们有理由担心,那些潜在的各路大师们会重新把目光转向那些曾被冷落的公众。

公众由于眼界与知识储备的有限,上当受骗的门槛更低,因而,他们再次遭受蒙骗的可能性仍然巨大。如何防范这种潜在的危机,唯一的途径就是加大科普工作的力度,在大师们再次转向民众的行动之前,科普率先行动。通过倒逼机制,提升公众的整体知识基准线,增加未来“大师”们行骗的难度。

综合征导致科普未老先衰

客观地说,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国的科普现状并不理想,虽然有着高大上的名头,却仍然敌不过各类粗俗的邪教,其真实境况可想而知。那么是什么因素造成了中国科普事业的未老先衰呢?只要简单看一下科普传播的结构就可以发现其中的问题,通常来说狭义科普的运行结构是这样的:科普内容的制作者、传播渠道与受众的需求。

造成中国科普传播效果不理想的原因是“科普综合征”,即中国科普效果不理想不是单一主因导致的,而是所有的环节都存在严重的缺陷,由此,才导致科普事业的未老先衰。把造成中国科普综合征的原因拆分出来就是如下三类:其一,高质量的科普内容严重不足;其二,传播渠道单一化;其三,单一供给与公众的多元化需求无法匹配。

抛开传播环节不谈,仅就科普内容的制造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偏好差异而言,双方之间就缺乏真实的相互了解,由此形成的供需矛盾比较特殊:所供之物无需求;所需之物无供给。科普综合征就是当下这种科普模式不可避免的结果。

在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之前,需要对科普内容做一点简单分析。我们的科普内容选择严重背离市场的多元化需求,而真实市场需求是巨大的,这应该是不争的事实,否则怎么会有各种邪教的流行以及各路大师层出不穷的现象呢?由于市场的真实需求得不到精准关切,科普也就沦落为自说自话与孤芳自赏,最后造成科普的从业者失去信心。

究其原因,皆在于我们的科普内容选择大多是权力部门的意志体现,经常无视、甚至不知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往往偏重于狭义的科技内容,枯燥乏味,与实际需求相距甚远。久而久之,自然造成双方的相互漠视,在这种相互不理解中,需求空间被劣质精神产品轻松填充,结果整个社会都输了。因此,在重塑科普结构的过程中,首要任务就是把以往的“窄内容”科普,向包含人文社会科学内容在内的“宽内容”科普转变,以此呼应社会对于多元化精神产品的迫切需求。理顺了这个链条的基本结构之后,问题就聚焦在由谁来制造这种宽内容的科普产品。

笔者认为,在中国当下的语境中,为保证科普质量,科普作品要由以下三类科技工作者来提供:其一,承担重大前沿项目的科技工作者。这些科技工作者能够获得重大项目,直接肯定了其学术水准,这就为科普工作的可信性提供了初始保证,因此,他有责任以通俗的方式回馈社会的资助与关切。从长远来讲,科学家们必须尽早意识到向公众介绍自己工作的深远影响,这也是科技界为未来实行公共财政时所要做的未雨绸缪式的准备。其二,那些已经告别科技前沿的老科学家,他们既有知识、经验又有闲暇时间,完全可以发挥知识的余热。第三,改变当下扭曲的承认与收益不对称现象,加快扶持与培养一批专业的科普人才,这也是改变科普困境的治本之策。

用众创思维做科普不可取

现在的问题是没有人否定科普的重要性,但是也没有人喜欢去做科普,这就出现了一个很纠结的场面:宏观上很重要的事情,在微观层面却无人问津。因此,解决科普困境的出路在于把科普的公共重要性以制度安排形式分解到科学共同体内的相关个体成员身上。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需要搞清楚:科学家们为什么不愿意去做科普工作?

科学家之所以不愿意做科普,原因有三:其一,中国的科技评价体系重视科技共同体的内部承认,无形中把研究活动分为高级与低级,从事科研被看做是高级科研活动,相反,那些把已有研究成果向社会成功推广并被社会所承认看做是低级科研活动,因此,大多处于科研活跃期的科学家不能忍受这种选择带来的机会成本以及同行的蔑视,故而放弃做科普这种无用功;其二,科研活动是一种工作,科普活动也是一种工作,同样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但两者之间在收益方面存在严重的不对称现象,故而没有人愿意作这种赔本的买卖。第三,高质量的科普工作也是需要较高知识准入门槛的,不是谁都能做的。

那么如何解决优质科普作品供给不足的现状呢?答案显而易见:增加科普作品的生产规模。但这里要警惕一种降低科普门槛的思路。曾有学者提议:科普“脱困”不妨多点众创思维。对此,笔者坚决不同意。问题的根源在于用众创思维去做科普,虽然能短期内解决市场供给不足的问题,但面临一个更难处理的质量问题。参与众创的“草根”们水平参差不齐,他们做出来的科普作品质量谁来把关?而且一些错误观念一旦散播出去,很难清零。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宁愿高质量的科普作品少一些,也不愿看见那些漏洞百出、错误频发的劣质科普作品危害社会。因此,科普作品必须由专业科技工作者来完成,这是社会分工造成的必然结果,没有歧视的意思,这是专业精神的要求,也是科技工作者对于社会的责任。

公众是科普链的最终环节

科普的生产只要解决承认与收益的不对称现象,科普内容供给短缺的矛盾很容易解决。毕竟中国有世界上最大的科技队伍,只要调动起积极性,这不是难题。现在需要说一下科普结构链条中的最后环节:作为消费者的公众。每当看到公众被江湖骗子、邪教蒙蔽,造成财产损失以及人身伤害,所有人都深感惋惜,抛开骗子们狡猾之外,公众也需要检讨自己并为此承担一定的责任。正是因为自己不努力提升知识储备、认知眼界与判断力,总是幻想捷径,因此,很容易成为骗子们的猎取对象。为了防止被欺骗,必须加强自身的学习,努力从正规渠道获取问题的解决之策,这才是最基本的防范措施。哲学家康德早在200多年前就说:人必须提高自己,这是人对自己的不完全义务。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努力提高自己,通过各种正规渠道获取知识,而不是妄想奇迹与捷径,那么就相当于提高了自身的免疫力,同时,这些努力也构成了整个社会的文明坡度。文明是一种公共资源,它的积累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而不能只享受文明,而不为文明贡献自己的才智。文明对于所有人而言都是一种福祉,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当文明失去了,所有的人都将是受害者,所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另外,一个社会如果充斥着各种邪教以及各类江湖大师,那么这个社会一定是愚昧落后的,由于挤出效应,文明很快就会撤出,最终沦落为蛮荒之地。现在的研究早已证明,越是文明的地方,越容易接纳文明,从而带来普遍的繁荣和幸福,反之亦然。利用科普的力量提升社会的免疫力,培育文明,然后再用文明赶走骗子,这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与使命。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教授)

相关链接

 

那些网络上的知名科普系统

官方专业机构成为科普的重要力量。

最显著的是环保系统。以北京环保宣传为例,北京环保机构已经把与环保相关的科普知识融入到日常工作中,所发微博的内容三分之一和环保知识密切相关。

目前整个环保系统,从国家环保部一直到省、市的环保局,都开出了微博微信。尤其是以山东省环保厅为代表的官方微博,在整个系统里非常活跃。他们主要做两件事:环保舆论监督、环保知识科普。

法院系统。这也成了网络上普法的一支重要队伍。现在高等法院和微博合作,把所有能够公开审理的案件全部通过微博做视频直播。在6月26日国际禁毒日,20个省的88家法院在微博上共同做了毒品案件的审理,这种方式不仅满足了司法公开、建立阳光司法平台的需要,最核心的,则是满足了大众对普法教育的需求。

地震系统。在微博上最知名的是中国地震台网,还有安徽省地震局等各地的地震局。他们都在线上持续地做与地震相关的所有知识的微科普,线下定期组织粉丝走进地震局,做面对面的科普。这可以算是一个科普O2O的模式,越来越多的省级、市级都在做这样一些事。

气象系统。除了做气象科普以外,也很善于紧贴热点事件做即时科普。比如6月时北京连续出现了非常让人震惊的北京蓝,大家都在紧张地每天刷微博、刷朋友圈。此时,气象系统通过专业的角度告诉大众,北京蓝是因何造就的。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专业的科普机构都在利用新媒体,根据用户需求做多种多样的科普知识传递。

医疗系统。调查已经发现,网民的很多信息诉求跟医学息息相关。目前在微博上,已经通过大V医生的积累,形成国内最大的医生交流平台。实名认证的医生超过5万个,其中60%以上是三甲医院的医生,部分医生拥有数量庞大的粉丝群。这些医生在微博平台上做三件事:图文咨询、电话咨询、医学知识的科普。协和医院就有一些医生在微博上非常活跃,他们涉足的学科包含了乳腺癌、妇科的一些疾病。这些医生其实非常忙,但是坚持在微博上科普,跟伪科学传播者斗争。因为有他们的加入,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很多知识才能够以正视听。

医疗系统最有代表性的有“急救医生贾大成”,他最著名的微博是做了心肺复苏的急救知识技能。友谊医院著名的营养师“顾中一”,微博月阅读量也破千万。还有肿瘤专家长年组织的话题“肿瘤防治科普”,阅读量已经超过3000万。这些医生在微博上用公益的角度从事科普,他们可说是整个网络科普生态系统中最积极的构成。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