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2008年起大力发展社区老年助餐服务至今,共建成社区老年助餐点800余个,日均受益老人约80000人,基本满足了社区老年人享受就近、便捷、价廉的助餐服务的需要。
社区助餐服务网络要成标配
上海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管局正在拟制《关于提升本市老年助餐服务水平的实施意见》,这份意见有望于近日出台。
根据意见草案,上海计划确定助餐服务点建设“四年行动计划”:未来4年“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布局均衡、方便可及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到2022年全市助餐服务点数量不少于1600个,新增的800个助餐点将从2019年起每年增加200个;助餐服务供给能力也将在实现翻番,达到日均16万人,覆盖全市65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的5%。
意见草案明确,上海进一步健全“多元主体参与,且送餐到居(村)、到户的助餐配送体系”,使之成为15分钟养老服务圈的基本配置内容。
坚持公益定位,加大社会参与
根据前述意见草案,开展老年助餐服务有三大基本原则:坚持公益定位、注重质量提升、加大社会参与。
坚持公益定位,是指要加强政策和财力支持,优先重点满足失能、纯老、独居、无子女、高龄、困难等老年人的助餐服务需求;要加强老年餐价格指导,让老年人得实惠。
加大社会参与,强调的是要扶持各类市场主体运营老年助餐设施、开展送餐服务,鼓励社会餐饮企业和企事业单位食堂参与老年助餐服务。
今后,上海将大力发展社区长者食堂。“社区长者食堂”是指“集膳食加工配制、外送及集中用餐等功能为一体,供餐能力在150客/餐以上的助餐点”,一般由政府举办和建设,可交由第三方专业机构运营;服务对象以老年人为主,可适当兼顾其他人群。意见草案拟提议,每个街镇建设1到 2个社区长者食堂。
上海还将支持社会餐饮企业开展助餐服务,各区、各街镇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合作共建等方式,利用公共餐饮单位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的加工能力和网点提供助餐服务;可在有资质、有信誉、有爱心的公共餐饮单位服务场所设置“老年餐桌”,为老年人提供价格优惠、品种多样的老年餐;支持符合条件的超市、便利店等商贸企业加盟老年助餐服务体系。
单位食堂提供的助餐服务也是受到鼓励的。各街镇可以依托辖区内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或者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内部食堂或集体食堂,为老年人提供膳食加工配制、外送及集中用餐服务。在居民区的养老机构特别是公办养老机构,在满足在院老年人就餐需求的前提下,都要开放成为老年助餐场所。
优化老年助餐配送体系
在“优化老年助餐配送体系”的表述中,拟制中的《实施意见》提出,要明确支持各类社会力量参与送餐服务。
据悉,上海将加快发展“家门口”的老年助餐点,依托社区生活服务中心、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老年活动室等设施,重点发展具有中转功能的“配送点”和居民小区的就餐点,一般集中就餐人数达到10客以上的场所即可设立老年助餐点。
有关部门将明确支持各类社会力量参与送餐服务。未来,相关部门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与相关互联网生活服务平台企业、市场化物流企业合作,利用其送餐网络为老年人送餐。同时将继续依托和动员社区为老服务组织、物业公司、志愿者等各类人员开展送餐服务,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最后100米”的送餐到家服务。
前述实施意见草案还强调,要通过加强规范、强化监管等方式,提升老年助餐服务质量,培育老年助餐服务品牌。有关部门计划,2019年内培育10家以上、2022年培育50家以上有资质、有规模的老年助餐服务品牌。
作者:钱蓓
编辑:王翔
责任编辑: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