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方便面及其他 | 唐吟方

2019-02-01信息快讯网

美食、方便面及其他 | 唐吟方-信息快讯网

1.  王世襄先生的“焖葱”,许多年前就被读书界当成美食传得沸沸扬扬。我没有机会品尝王先生亲手做的“焖葱”,倒是按图索骥试过一回,大概我未得要领,效果好像没有传说中的美妙。事后回想,传闻中这道名菜的烹制以及各家绘声绘色的描述,远远胜过品尝。

王先生的焖葱,原型是鲁菜里的葱烧海参。1950年代后期物资紧俏,文化人的好吃本性没有改变,没有海参,只好用虾米替代。这道菜的主角海参,被换成葱白。虾米不是海参,葱白和海参也不是一回事,仔细一想“焖葱”怎么说都是一种不得已的“穷吃法”。不过,就这道菜,还真让人佩服那个年代的文化人,日子那么艰苦,照样乐观,苦中作乐,一款“焖葱”寄托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其说是美食佳话,毋宁说是向往美好生活的饮食表达。

说起美食,出版家沈昌文先生是不能不提的一位。有人把美食家定义为“好吃者”,显然不够准确,似乎还应该把美食致命诱惑的发现者也算在里头。

当年沈公办《读书》杂志,把美食的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用美食筑台,大开“神仙会”,真是法外有功。所谓的“神仙会”,是隔一段时间邀请作者聚一次餐。席间除了品赏美食,就是谈天,谈得最多的不外乎书,读书、读书界和书人的见闻,一班读书人聚在一起吃饭,除了书或与书有关的人事,还指望有什么出圈话题?《读书》上最耐读的文章听说都是神仙会上闲聊聊出来的。沈公在这中间扮演的角色,除了美食侦探,还是“神仙会”的促成者。他一度曾对京城美食了如指掌,哪里新开了一家馆子,哪里有好吃的菜,他都清楚。他培养了一批善吃、喜欢吃的老饕,《读书》杂志的稿源从此源源不断。沈先生用美食招纳各方英雄来为《读书》写稿,这样的杂志哪能不好看。这一招尽管剑走偏锋,但真的其味无穷,胃的记忆夹杂情感因素有时胜过百般说教。说起沈公的美食经和神仙会,后起的读书人羡慕不已,恨不早生二十年。如今,留下来的只有版本互有出入的不同传说。

2.  我对美食的印象,既不同于王世襄先生对美食的执著,也有别于沈先生对美食的醉翁之意,倒是实实在在的“乡土记忆”。物资匮乏时代的家常菜,鸡鸭鱼肉,不像今天这么丰富,但凡能吃到的,大多是今天被贴上“有机”标签的那类东西。通俗点讲,是按照动植物自然节奏生长的东西,没有经过人为的诱导或改变,是原生态的。其中最难忘的一味是小时候在乡村过年时吃过的“缸肉烧笋”。

这道江南乡村过年时最常见的家常菜,相信很多同龄人不陌生。从烧制完成到上桌,大约可以吃上半个月之久,是每户人家过年的主菜,不仅好吃,而且保存时间长。

食材取过年前新宰的猪肉和浸泡多日的笋丝。作料简单,无非是黄酒、酱油、白糖,再加上生姜茴香八角,一切停当,便将肉笋与作料一齐放入一口大缸中,架起柴禾烧。火是不急的,大火后就靠余热慢慢炙,直至缸肉散发出诱人的香味。这样烧成的猪肉,香味历久弥浓;笋丝浸着油脂、酱油,味道浓郁,肉笋之味互相渗透,笋中透着肉味,肉中也夹杂着笋香,最适合下白米饭。回忆起来,最奢侈的莫过于白口吃笋丝。只是家里的大人不许小孩子吃得太多。笋丝固然味美,也刮油水,吃多了,肚子极易产生饥饿感。

每年春节前的一二天,正值寒冬腊月。这道菜中的猪油极易凝固,暗红色的笋肉陷在如凝脂般的猪油里,呈现出一种只有高山冻才有的视觉美感。刚刚出锅的可热吃,其余的冷却保存。待每餐用饭前舀出一些,连肉带笋上蒸锅,加热至油汪汪的,便可端出来上桌。我至今都忘不了盛放在粗瓷碗里的缸烧笋肉,那种色泽对于1960年代经济困难时期出生的人来说是致命诱惑。二十岁之前的我一直固执地认为这是久吃不厌的“美食”。

相对于那些容易变质的“美食”,缸肉烧笋越烧越入味,越烧越“好吃”。不过,按时下流行的健康食品标准,“美食”虽好,却隐藏着看不见的危险,据说出锅几小时后亚硝酸盐就会急剧增长,纵然不影响口味,已然对健康构成危害。

一位美食家坦言:“凡是‘美食’,其实对人都是有害的。”

似乎有点耸人听闻,事实或许就是这样。高油脂高蛋白,哪样对人无害?!原来美食家的嗜好都是以性命相搏的,想起来感慨不已。

3.  我曾在一本小资杂志里看到过一篇谈方便面的文章,作者是一个时尚达人。她把方便面视为美食,文章的题目取得出彩,但快速读下来,先是惊愕,然后有种说不出来的惘然。

方便面是按现代生活快节奏的需要制造出来的食品,解决的只是如何快速填饱肚子的问题。作者大概和我年轻时的状态差不多,觉得吃饭太费事,常常以方便面为主食,有点日久生情。那个时尚达人说的“美食”,是指方便面的N种吃法,她在文中津津而谈如何吃法味道胜过某道名菜。作者把方便面这种吃法混同于美食,似乎混淆了美食与怎样吃得美的概念。不过,在今天什么都可以反转或颠覆的年代,怎么说都有理。静下心来,反倒觉得自己太执念,有点儿跟不上时代。

无独有偶。记得金城武与周冬雨主演的《喜欢你》这部片子中,有一段与方便面有关。金城武主演的男主角路晋痴迷于美食,对食用方便面有独到的窍门——沸水浸泡方便面三分钟,然后控出热水,加入调料搅拌,再加入热水,乘方便面的韧劲犹在,赶紧食用,据说口感最好。每一道程序都精确到要用秒表掐时,细节尽管夸张到有点神经质,我相信是真实的,编导有这样的生活体验,才会在一部以方便面为引子的情感剧中插入这样一段情节。

4.  快速食品在中国人一日三餐的谱系里,也不是陌生的字眼。在日常生活中,老祖宗和我们一样也碰上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多余的粮食怎么处理?怎么解决旅途中随身携带食品的保鲜问题?这样的事,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办法。汉字里的干粮,真是一个绝妙好词,一个“干”字,就点出了快速食品的特性。老祖宗发明的粽子、团子、馕、炒面都是。只是那时的快速食品或方便食品,只比一般食品保存时间长一点,不像现在的方便面保质期长得吓人。

从制作工艺来说,从前那些手工制作的“方便食品”,更像是慢艺术,因为不是标准化生产,每个产出的个体并不一样,附着极强的个人化经验,包含着每个地域手工劳作者的偏好与即兴发挥。方便面则纯粹是工业化产物,从原材料、添加物的配方到口味生成、生产程序、批量都有一系列标准。

方便面的工业化特征,一个调味包表现得最神奇,小小的那么一包,撕开包装,用手指轻轻抖入,味道立马变现。有人对工业化时代的速制食品不吝好言,大加称赞,原因之一是省事,还有食品跟人的零距离。甚者说它的出现是一次革命,把人从厨房里解放出来,人类因此不用为做饭苦恼发愁,方便面轻而易举解决了胃的问题,还成功地蒙骗了味蕾,迎合了现代生活快节奏的需要。不过,它在开启一扇门的同时,也带来一种野蛮风气,在人造味素、色素、调味品肆虐的今天,人们的口味在快速食品的催生下变得粗暴,动不动就要重味加码,才能满足越来越迟钝的味觉。

5.  我们早先的美食,大约也用高汤之类的调味品,比方说鸡汤海肠粉等等。据说从前的北方大厨腰间都挂一个装海肠粉的葫芦,菜出锅,抖入一点,用法像后来普通家庭使用的味精,起提鲜作用。后来的调味包,大概是味精的升级版,当然走得更远,提味外,还给你一个定型的全口味,比如红烧牛肉味,比如西红柿鸡蛋味。不过,这样的东西有点寓言神话的意味。一个小小的调味包,能量大得没边,从前只有神话侠书里才能看到。真不明白,以美食为傲的国度,居然会“一包”横行天下。

按照营养学的观点,食物里的营养成分大致可分为蛋白、脂肪、维生素和碳水化合物。我听一位营养学家说过,科学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不用吃饭,每天只要吞食一粒片剂,就能确保一天的营养。营养学家的意见也许没错,问题是代食品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历的美食过程一样吗?简化过程,省略细节,直奔主题,却排除了美食制作过程的享受与品尝过程带来的愉悦,人变成了彻头彻尾的饮食机器,如同汽车加油,只是使用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如果接受这些,也就等于宣告,上天赋予我们的味蕾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6.  三十年前,我觉得方便面的发明者很了不起,这是当代生活给我们的恩赐。有了它,便可以腾出更多时间做自己的事,吃饭问题从此不用操心。但我因此也吃坏了胃口,如今只要闻到调味包那呛人的气味就恶心,连坐火车看到邻座泡面,都会条件反射地反胃。

方便面给我的记忆,自然不止这些。还有当年媒体宣传某些成功人士,有意无意提到他们买了成箱的方便面,用减省三餐与命运争时间。方便面被描绘成了某些人成功的利器。

这些年,我经常听人感叹,现在的物质丰富了,但我们吃到的东西反不及从前记忆里的那个滋味。科学家说是品种退化,跟过度施肥或生长期缩短无关。这或许是一种合理的解释,但我宁愿相信:是我们过多的欲望改变了生活的世界,影响了本来的生活,美食内蕴的“易容”实在难以回避。

对于美食的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切身的感受。以我的体验,今天的美食的确难以和从前相比,而人类已经可以模仿自然物种的味道,达到逼真的地步,并且把人造口味纳入美食单。

或许,这就是今天的“美食”现状。纵然无奈,你又能怎样?

2016年12月15日北京蓝旗营小区


作者:唐吟方
编辑:周俊超
责任编辑:舒明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