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申话,暖心春】中国的传统节日与节俗,从来就处于变化之中 | 薛冰

2019-02-06信息快讯网

【爱申话,暖心春】中国的传统节日与节俗,从来就处于变化之中 | 薛冰-信息快讯网

太平春市图(局部)【清】丁观鹏

【导读】回观历史,中国的传统节日与节俗,从来就是处于变化之中的。节庆的时间会有改变,节俗的内容会有差异,最重要的是,节俗活动的内容也在不断变化中。

节俗当从时代,是历史的规律,也是现实的要求。

中国的传统节日,是我们的祖先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与科学探索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对于传统节日缺乏完整的、正确的认识,孤立地宣传某个节日,纠结于某些节俗的兴与衰,是传统节日与当代生活渐行渐远的重要因素之一。

所以,讨论我们的节日与节俗,需要弄清节日是如何形成与发展的,节俗活动的本旨与功能是什么,又寄托着人们什么样的期盼和追求。

首先,我们的节日,是有其规律、也有其系统的。这系统主要由两个系列组成,一个是节气系列,一个是节庆系列。立春、清明、霜降、冬至等,属于二十四节气,而春节、元宵、端午、中秋、重阳等,则属于节庆系列。排列这些节庆日,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它们恰好是一月初一(春节)、三月初三(上巳)、五月初五(端午)、七月初七(七夕)、九月初九(重阳),以及一月十五  (元宵)、七月十五(中元)、八月十五(中秋)等。也就是说,它们都与月亮的圆缺周期相关,而节期的间隔大致相等,节庆日则选择容易被记住的日子。二十四节气,大家都知道,是科学推算出来的,它与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相关,所以二十四节气的公历日期几乎是不变的。

这两个系列的产生,都基于中国的历法。中国最初的历法,就是一种阴阳合历,简单地说,就是兼顾阴历与阳历,以月亮的圆缺周期作为月的单位(即朔望月),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作为年的单位(即回归年)。因为阴历的十二个月与阳历的一年之间日数有差,所以又用闰月来加以协调。中国历法中的年,与西方历法中的年,差别只在于起算点的不同。

我们的先民,从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出发,观测探索、归纳升华的天文学成就和历法,是值得中国人引为自豪的。而研究的初衷,就是为了掌握季节时令,指导农业生产。也正是在长期沿续的农业社会中,一年四季的重要时间节点,逐渐形成了相应的节日与节俗活动。节俗活动由简单趋于繁复,由不定型趋于定型,其间有补充与丰富,也有变异与淘汰,但根本的一条,就是与农业生产、农村生活紧密相关。历史也证明,只要中国这个农业大国的基础不改变,“移风易俗”的号召总是阻力重重。

改革开放四十年,尤其是近年来城镇化的迅猛推进,农村人口大幅减少,城市人口急剧增加,使中国人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许多节俗活动仍停留在农业社会的节奏上,致使传统节日也就出现与社会脱节、与人民疏离的趋势。换个角度说,与城市生活、现代生活相适应的节庆,就能够广受欢迎,迅速崛起。最典型的例子,是“双十一”、“双十二”这种“无影造西厢”的新节,竟然会引来全民狂欢。如果一定要说它与传统节日有什么相似之处,那就是同样选择了易记易传播的节期。

这种新节崛起给我们的启迪,就是必须打破默守成规的旧观念,重塑适应新时代、新生活的新节俗,才有可能复兴我们的传统节日。

回观历史,中国的传统节日与节俗,从来就是处于变化之中的。

首先,节庆的时间会有改变。比如说正月初一为一年之始,是汉代才确立的。《尚书大传》中说,“夏以孟春为正,殷以季冬为正,周以仲冬为正”,秦代更以夏历十月初一为新年。又如接财神,清代以正月初二为多,而当代则以正月初五接财神最盛行,还有人为了抢先接到财神,在初四就“抢路头”。

其次,节俗的内容会有差异。如端午节,南京以西,是纪念屈原;苏州以东,是纪念伍子胥。又如古代由女性祭灶,到明代变为禁止女性祭灶。最初只有送灶君上天,后来又增加了接灶君归位。至于冬至要不要喝鸡汤,春节吃年糕还是吃面条,更是各执一词,莫衷一是。

最重要的是,节俗活动的内容也在不断变化中。先秦时期,因为人的生产技术水准较低,对自然界的依赖程度很高,将未知的自然力量视为神秘,力图以种种方式与其协调。祭百神、祭祖先,就是为了感谢他们在过去的一年中庇护了百姓,希望来年仍能得到他们的庇佑。汉魏以降,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条件的变化,岁时风俗中世俗生活的内容渐渐增加。

即以新年节俗为例,晋代除夕活动的中心已是辞旧迎新。《荆楚岁时记》中说到“相聚酣饮,请为送岁”。家人团聚守岁成为定例,且以为子女守岁能为父母延年益寿,有“守冬爷命长,守岁娘命长”的俗语流传。此后新年节俗不断拓展,将时段相近的一系列民俗活动融汇进来,从腊八、祭灶到元宵,前后长达一个多月。节俗内容也在陆续变化中,如汉代的门神是神荼与郁垒,到唐代换成了秦琼与尉迟恭。同在唐代,又增加了钟馗的传说。到明代初年,因朱元璋的提倡而增加了春联。元宵节在唐代只有三天,“金吾弛禁”三夜,夜游观灯成为元宵节俗,不会早于唐代。宋代京师增为五夜,明代又发展到十天。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财神信仰的出现。赵公元帅的财神形象,是在明代万历年间出版的《封神演义》中完成的。民间接财神的风俗,实际上是明代中后期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商品生产和贸易发达,市场经济兴旺,拜金思想渐盛的反映。清代以来,祭拜财神已成为新年风俗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内容,且产生了关于“五路财神”的种种说法。直到现在,正月初五接财神,仍是与初一拜年不相上下的节俗活动。

近年来在重阳节俗中增加敬老的内涵,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同样,清明节俗中也可以考虑增添孝亲的内涵,在祭扫去世亲人的同时,更应注重对在世长辈的孝敬。

与此同时,一些节俗内容在消失。如《荆楚岁时记》中说:“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羊,四日为猪,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正旦画鸡于门,七日帖人于帐。”以新年某一天的天气晴好与否,占卜相应事物全年的灾祥。至迟在汉末这一风俗已广为流行,并陆续增添庆贺、祭祀、娱乐的节俗内容。但后世渐趋淡化,民国年间,只有人日仍是重要的民俗节日,而现在知道“人日”、“人胜节”的人也不多了。

过年最热闹的是放鞭炮。但在火药发明之前,爆竹名副其实,就是以火燃竹筒,令其爆裂发出响声。有了火药制造的鞭炮,没有人再去烧竹竿。有趣的是,至今还有人纠结于鞭炮的禁与不禁,以今天的科技水平,制造有声光无污染的鞭炮替代品,不会有困难吧?同样的道理,中秋节的月饼,是年年吃、年年怨,为什么就不能放弃旧配方,生产符合现代人口味的月饼呢?

所以说,节俗当从时代,是历史的规律,也是现实的要求。我们不可能把人们重新捺回既往的生活模式,也就没有理由固守陈旧的节俗。只要大家解放思想,营造更多适应现代人新生活、新情怀、新追求的新节俗,我们的节日就一定能赢得更多的人参与,重新振兴。

作者:薛冰
编辑:李伶
责任编辑:舒明 谢娟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期待中国创造更大的奇迹” ——记西亚北非地区国家驻华使节集体参观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
专家解读当前经济形势:经济发展机制正发生新变化
文件不多一字 会议不多一个(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费城首届中国新年音乐会奏响,百位中美乐手以联合乐团形式并肩演出
《琅琊榜》登陆英国天空卫视,“中国时间”能否征服英国观众?
中国大使馆提醒在印尼中国公民防范登革热
【网络祝年】丰富传统节日文化活动是一种福气
我们为什么还在过传统节日,这些文明价值你知道吗?
看变化,问冷暖,听民声
事情正在起变化!中美经贸磋商结束,释放了三点清晰的信号
镜头下的春运记忆,变化的列车与不变的远方
李强应勇赴华东医院看望老同志,致以节日问候和新春祝福
“湿地保护”能成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自然解决方案
【我们的节日】古代的紫禁城里,新年这么过!
我们的节日 | 年夜饭倒计时,哪道菜让你念念不忘
17种抗癌药纳入医保,费用负担减少75%,浙江、广东、上海抗癌药报销人数排名全国前三
最老的“魔方”
全球最快乐国家排名出炉:北欧人最幸福,中国人进入25名
世界多国地标建筑亮起“中国红”
【网络中国节·春节】品古诗知年俗 过大年有讲究
我们的节日│千百年来的岁朝图里,为什么这些物象频频入画
年画缘何被视为中国人世俗生活史和观念史的重要见证
从新春第一道风景读懂美丽中国
我们的节日│清点好“压岁钱”,怀着对新一年的憧憬入梦
我们的节日 | 新春来上海实体书店打卡,书香贺岁年味浓
我们的节日 | 从“鞋头花”剪出火热的生活
网络祝年|人们当及时从节日中“醒”来
文化视点 | 不一样的“开门红”凸显中国电影结构性变化
变化中彰显中国发展活力——透视过年方式之变
文汇时评 | 青团可以成“网红”,但传统节日更应是一种文化寻根
农历三月初三,还是这些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