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过年成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动现场

2019-02-07信息快讯网

作者:辽宁大学文学院教授 熊明

公元2019年2月5日,是农历乙亥(猪)新年——春节。春节,在民间又称年节、新年、大年、新岁等等,是中华民族乃至整个汉字文化圈最重要、也是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农历正月初一,俗称大年初一,是春节庆祝活动的高潮,但人们的“过年”活动却早就开始了。传统春节一般从腊月初八的“腊祭”开始,这一天按照传统年俗,腊祭之外,最重要的庆祝就是吃腊八粥。一碗热腾腾香喷喷的腊八粥,象征着正式拉开了一系列春节传统庆祝活动的序幕。腊八之后,便进入了过年时间,年味也会越来越浓郁。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祭灶”,然后是大年三十除夕、正月初一元日……正月十五元宵。各种特有的过年活动一个一个接一个:送灶神、除尘、贴春联、挂年画、守岁、燃爆竹、接灶神、拜年、逛庙会、闹花灯……

习近平总书记说:“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传统节日蕴含了丰富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体现并传承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追求。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通过传统节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无疑是最好的途径。春节起源于上古殷商时期,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具有全民性、群众性的特点,且包涵着许多传承几千年的古老文化传统,凝聚着优秀的民族精神,因而也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最生动的现场。

一、过年团圆:和睦家庭,浓郁亲情。春节是阖家团圆、敦亲祀祖的日子。千百年来,每到春节,离家在外的游子,无论路途有多遥远、多艰难,都会在除夕前赶回老家。除夕夜,全家人欢聚一堂,吃“团年饭”,长辈给孩子们分发“压岁钱”,一家人团坐“守岁”。旧年与新年交年的时刻,一家人还要燃放烟花爆竹,辞旧岁、迎新年,并恭敬地在堂屋上焚香致礼,敬天地、祭祖宗,晚辈依次给家中尊长拜年、贺年,继而同族亲友互致新年问候。特别是那一顿“团年饭”,都是爸爸、妈妈的拿手菜,年糕、饺子、元宵、春卷,都是我们熟悉的味道。2015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洱海边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村民李德昌家,看到一家七口四代同堂,他说:“看到你们的生活,我颇为羡慕,舍不得离开。”总书记“羡慕”的、提倡的,正是我们民族传统中的深厚的家庭观念、和睦的家庭、浓郁的亲情。总书记还说:“这里环境整洁,又保持着古朴形态,这样的庭院比西式洋房好,记得住乡愁。”家庭与家中的亲人,也是乡愁最深的根源。可以说,过年是营造大力宣传与弘扬传统家庭观念、人伦美德最好的情境的最佳时候。

二、新年拜年:和谐邻里,浓郁乡情。从元日也就是大年初一这一天开始,按照传统过年习俗,人们开始拜年,除了亲人之间,邻里乡亲、朋友之间,也要相互拜年。人们穿过熟悉的巷陌,在一家家熟悉的门前停下来,一句简单的问候、祝福,却拉近了邻里关系、朋友关系。习近平总书记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规划先行,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补农村短板,扬农村长处,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住田园乡愁。”新年里人们相互之间一句简单的问候、祝福,就是那浓浓的乡土味道,就是那让人永铭于心的乡愁。在新时代的乡村、社区建设中,我们应该注意保留原有特色,让寻常巷陌,始终保留着我们自小就熟悉的乡土味道和乡村风貌。以春节为契机,促进和谐邻里,浓郁乡亲,促进醇美人际关系的建立。同时,吸引在他乡工作生活的人们,回到家乡、建设家乡。同时,也借传统节日,提升乡村文化建设,在各方面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三、新春庙会、灯会:文化中国,提升文明。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各民族都有逛庙会、闹花灯的年俗活动。这种年俗活动,最具文化性和民族性。比如正月十五的闹花灯活动,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青玉案•元夕》写道:“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描绘了南宋时元宵节人们观赏花灯的盛况。花灯的制作、闹花灯中的灯谜游戏以及其它各种活动,都蕴藏着深厚的民族文化。比如花灯灯谜,就有关于汉字的结构、声韵等知识,还有诗词的格律、典故等知识,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和现场。2005年中宣部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明确了利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的方向和路径。2018年8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春节传统民俗活动中,就有大量这样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有大量的“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我们要把它们提炼出来、展示出来,并加以弘扬,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丰厚滋养。

让我们的年,过得更传统、更文化、更中国!

来源:光明网

【网络祝年】丰富传统节日文化活动是一种福气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我们为什么还在过传统节日,这些文明价值你知道吗?
应勇:开工建设大歌剧院、马术公园等重要文化设施 | 两会时间
看!这些中国最传统的元素如何在商场里弥散“年味”
江南·观点 | 桃花坞年画不光承载农耕文明,也深植于市民文化繁盛的都市
一幅幅春联一个个福字,中华书法挥洒出墨香年味
【网络祝年】春节不妨备点“文化红包”
“最土”的中国传统唢呐遇上最现代化编配的交响乐团,欧洲观众深深为之震撼
“演艺大世界”推贺岁档盛宴,申城文化年味更浓
文汇时评 | 欢度幸福年,看中华儿女走向新的天地
五洲同庆中国传统佳节!多国政要向中国人民拜年
万家团圆时,一起看习近平谈传统文化
【央视快评】看中华儿女走向新的天地
河南郑州:中原民俗闹新春 传统文化润民心
我们要为中华民族美好未来贡献力量——我驻外人员和海外华侨华人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
小心“雷区”!党员干部抢多少钱的红包会受处分?
“刘老庄连”: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英雄连队
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逻辑
山西大同:代王府庙会 体验明朝节庆文化
【过大年 贺新春】四川:金沙遗址博物馆里过文化年
【新春走基层】外国留学生也爱扭秧歌,传统文化让“年味”浓起来
文化人带来好出路(新春走基层·驻村干部这一年
传统现代巧融合 城市乡村皆欢悦
文化视点 | 从商业成功抵达文化成功——电影《流浪地球》成为春节档爆款给国产片带来的启示
这是中华文化传承密码,也是古老文明长歌
传统年俗显魅力 古镇名街焕新生
申城年味 | 借助IP,传统年味有了全新意境
【文脉颂中华】叮!您有一份来自国博的春节祝福,请查收!
【幸福中国年】全国各地传统文化民俗活动丰富多彩、年味儿十足
江南观点 | 中华文明始于殷商?五千年前的良渚古城1500年后才被郑州商城超过
传统文化、潮流文化共同打造申城商圈年味
历史学家麦克法夸尔去世,曾与费正清合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文汇时评 | 警惕“宫斗剧泛滥”①架空历史的宫斗剧会把观众拖离优秀传统文化的场域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