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创新为何千帆竞发?——深圳“两山”崛起传递新信号
在创新之城深圳,“西有南山,东有坪山”的说法日渐响亮。作为深圳东西两翼的两个区,一个大块头一个“小鲜肉”,一个先进一个后发,但高新技术产业都呈现出快速崛起之势。记者调查发现,这一现象传递出的是深圳创新百花齐放、万马奔腾的气象。
从点状、带状创新走向全域化创新
微芯生物历时12年自主研发的一类新药西达本胺,作为一种抗肿瘤口服药物,填补了我国T细胞淋巴瘤治疗药物的空白。在它位于坪山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的工厂里,机器轰鸣,10多个反应釜整齐排列,穿着洁净服的工人们在分拣药品。2018年西达本胺实现销售1.6亿元,较去年增长36%。
“我们在南山扎根,在坪山成长。”微芯生物副总裁赵疏梅说,公司2001年在南山创办,南山富集科研要素和人才资源,让其专注于原创新药的研发;后来公司在坪山设厂,坪山土地空间大、产业配套政策好,让其迅速实现产业化。预计未来两三年内,公司营收将达到5亿元。
受产业外溢的影响,越来越多的深圳企业像微芯生物一样,将研发留在南山等城区,将生产迁往坪山等郊区。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县域面积上承载的省级经济体,深圳发展的最大制约是缺乏土地空间,2017年以来,深圳相继挂牌成立龙华、坪山、光明等新区,对这些相对边远但土地充裕的区域“精耕细作”。
两股力量叠加的结果是,南山、福田等中心城区的创新头部企业风起云涌,坪山、光明等新区先进制造业蒸蒸日上。据统计,2018年,深圳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新增3000家以上,总量超过1.4万家。其中,南山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00多家,坪山设区两年以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增长1.7倍,2018年达到370家。
“‘两山’崛起是标志性的事件,它意味着深圳的区域创新实现了‘龙摆尾’。”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说,随着宝安空港新城、光明科学城、坪山高新区的建设,这些最边远的板块都在焕发光彩,深圳的创新态势已经是千帆竞发。
“两只手”配合精准发力打造产业链
2018年12月,深圳君正时代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搬到坪山中小企业总部基地,总经理刘将说,公司是一家具有CPU自主设计能力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吸引他们落户的,除了坪山充足的人才保障房,他们更看重当地规划打造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中芯国际等龙头企业在,必然会吸引一批企业前来坪山发展。”
目前,坪山已引入中芯国际、金泰克、基本半导体等知名集成电路企业,覆盖设计、制造、封装等全产业链环节,最近坪山还针对集成电路第三代半导体出台专项扶持政策,在融资、落户、研发等方面给予资金资助,最高2000万元。
记者在南山、坪山等地采访发现,如果说深圳过去的创新,很多时候是企业自发生长、狂飙突进的结果;那么如今,深圳更善于发挥“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的双重配合,精准发力构建高新产业的上下游链条。
“政府搞好规划和服务,市场和创新交给企业。”坪山区科技创新服务署署长黄鸣说,当前坪山聚焦新能源、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及智能制造,奋力打造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而作为深圳创新高地的南山,也正在全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为新一轮发展蓄力。
在坪山中小企业总部基地,代表政府物业出面招商的却是一家工业园区运营机构——天安骏业,副总裁吴先政告诉记者,他们可以更平等的视角、更柔性的服务对接企业,入驻的最终拍板权交给政府,“两只手”共同发力将优势产业导入坪山。
站在更高起点汇聚一流创新资源
改革开放以来,深圳的产业形态不断转型升级,自“三来一补”向高新产业跃升,以南山科技园等地为中心,崛起了深圳创新的高峰。如今,深圳站在更高的起点上,汇聚一流创新资源为其所用。
2018年,顶级创新资源在南山汇聚。鹏城实验室进驻留仙洞片区,首批入驻3位院士。深圳湾实验室开始筹建,国家实验室预备队增至2家。今年,南山将高标准规划西丽湖国际科教城,争当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中心。
后发的坪山更是只争朝夕。2018年11月底,深圳技术大学正式去“筹”。这所坐落于坪山的应用型大学,从深圳市委决定创办到教育部批复同意设立,只有短短3年时间。坪山2018年引进院士团队3个以上、高端科技创新人才20人以上、高层次人才80人以上。
“坪山将以更为宽广的视野、更精准的措施谋划创新。”坪山区委书记陶永欣说,他们正在对接国内外一流创新资源,打造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坪山,助力深圳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
各区的你追我赶,让深圳的创新再上新台阶。据统计,2018年深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3871.71亿元,同比增长11.66%;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8296.63亿元,同比增长12.73%。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