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在业内可是块响当当的“金招牌”。当然,在这里工作,不仅有自豪也有压力。竞争更加激烈、要求更加高。许迅以吃苦耐劳、钻研业务的踏实作风脱颖而出,历任市一医院眼科主任、副院长,以及上海市视觉复明临床医学中心主任、上海交通大学眼科研究所所长等职务。
德式精准糅合美式创新
“眼里容不得一粒沙”,这是对性格的一种描述,也是眼睛真实的生理写照。任何一点细微的刺激,都会使我们“泪流满面”“睁不开眼”。一个小小的损伤,就可能使眼睛失明。因而,很多人对于在眼睛上动刀,往往心存恐惧。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创建初期,主任赵东生是德国医学系的奥地利学派“出身”,作风严谨、精细,对学生的要求也非常严格,市一医院眼科多年来一直承袭着德系派的精细作风。许迅是眼科界泰斗级名家张皙教授的得意门生,深受其影响,对眼科手术把握精准,术前反复演绎、术中明察秋毫、术后不断反思。他跟着张皙手术到独立主刀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许迅主刀,张皙在他身边看着。这个阶段对基本功锻炼帮助很大,手术前一天要把方案写好,包括手术中的每一个细节,细到一把镊子什么时候用,用有齿的还是无齿的。如果没有写对,张皙会修改;方案认可满意了,才允许动刀。手术时张皙在一边看着,做错了她也不会大声说,怕影响病人情绪,只会用眼神告诉许迅。
第二阶段,张皙坐在办公室里,有问题让护士打电话叫她,手术顺利结束后,许迅再打电话向她报告。
第三阶段,许迅做手术,张皙不在办公室等了,有问题自己解决,但手术责任由她来承担。手术中遇到出血、角膜水肿,找不到视网膜裂孔等问题,都要自己思考怎么处理。
眼睛像一部非常精密的仪器,角膜、巩膜、视网膜,很多结构薄如蝉翼,手术稍有不慎,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早年对手术技术的刻苦磨练,让许迅受益终身。他认为,眼科手术不是简单的成功就好了,而要做得精细、精致。
1990年,30岁的许迅迈出了人生中很重要的一步,真正成为眼科“主刀”医生,管辖30多个手术床位。
▲许迅认为眼科手术不是简单的成功就好了,而要做得精细、精致
身负重任,许迅工作更加勤恳。按医院规定早上8点上班,他经常7点不到就已经在科室里忙碌了。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渐渐锤炼出扎实的临床能力和精湛的手术技术。
尽管可以“凭真本事吃饭”了,他却没有满足。医学在不断发展,科技日新月异,他也有着更高、更远的目标。1992年,他前往香港中文大学,师从眼科大师何志平攻读眼科硕士。
这是一位风格迥异于德系的美国学派教授,接受过美国医学的正统训练,思维开阔、理念创新,带给许迅很多启发。他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案,寻找创新途径攻克科研与临床的难关。比如,许迅改进了显微技术,摈弃了巩膜外兜带的玻璃体手术治疗视网膜脱离,有效地将原先一种繁琐的手术简化。这一研究成果比国外同类科研论文发表整整提前了2年,相关论文发表在权威杂志上。他发明的“后巩膜加压装置设计”也获得了国家专利。
许迅的感悟是:崛起于二战前的德国式医疗理念,奠定了眼科的基石,并将手术精细化发挥到极致;而崛起于二战后的美国式医疗理念,则将手术创新拓展到极致。
他则吸取这两种医疗理念融会贯通,在继承总结前辈经验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和实践,手术越做越精准,并不断改进和创新。
着眼预防“治未病”
许迅坦言:“医生是个神圣的职业,也是非常累人、责任重大的职业,从业者不能将它仅仅看作谋生糊口的工具,更要抱有一颗仁爱之心,以解除病人疾苦作为自我实现的最大乐趣。” 他觉得,优秀的医生不是等到人们生病了再去治病,而是在人们没有生病之前就开始预防,“上工治未病”。
问题是,预防工作的成效很难量化和评估,一般人通常都是生了病才想到治疗。
因此,临床医生从事预防研究工作的少之又少,觉得体现不了医生价值,做得“没劲”。许迅却是一位敢啃“硬骨头”的临床医生。临床上很多眼病会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有些可以治疗,恢复视力,但是有些却无力挽回,甚至永久失明。“人除了对死亡的恐惧之外,就是对失明的恐惧了。”许迅说:“中国人对眼病危害的认识远远不足,欧美地区人群最恐惧的除了恶性肿瘤带来的死亡,就是双目失明。国际上也认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除了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外,第三种就是视觉损伤。”
对于不可逆的视力损伤、致盲性眼病,预防是唯一有效的方法。许迅表示,眼病防控不能仅仅着眼于后期的治疗,必须将触角伸向前期预防,加强早期干预,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眼底的危害。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在业内可是块响当当的“金招牌”。许迅说,在这里工作不仅有自豪也有压力;竞争更加激烈、要求更加高
许迅倾注了10多年心血,不断突破主攻的研究项目。他发现,中国的糖尿病有个可怕的发展轨迹: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糖尿病发病率越来越高,其并发症也越来越普遍,视网膜病变就是其中之一,常常导致病人失去视力、致盲。于是,他率领团队持续10年系统地记录了众多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翔实资料,并据此研究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提出将预防和治疗相结合。他将前期预防放在更重要的位置,立足防患于未然,契合了“上工治未病”的理念。他根据这一防盲干预的临床性研究成果,写成《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发病机理和临床防治》,相继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许迅还致力于青少年眼病的预防工作,大力倡导阳光户外活动预防近视,已经在上海8个区建立试点学校,探索增加户外活动预防近视的模式和方法,评估其有效性,为后续推广提供依据,也为上海以及其他地区提供更多循证医学证据。为了普及户外活动预防近视理念,许迅带领的团队策划举办了一系列以“‘目’浴阳光——倡导户外活动预防近视”为主题的大型健康促进活动。
中国唯一的“第三方评价平台”
现代医学是从西方医学发展而来,绝大多数疾病的治疗指南和规范都是由西方国家制定,评估、检验采用的都是西方标准,只有符合这些标准才算达到了“与国际接轨”和“国际化”。中国的指南即使根据国情做了相应调整,但是整体上还是西方标准,甚至有些是直接照搬自西方。
在许迅看来,与国际接轨就要与国际标准统一,这似乎无可厚非。但是,很多国际标准的制定可能没有考虑到中国或者亚洲人群,这些标准是否适用于中国就值得思考了。中国眼底病的研究和防治水平已处于世界前沿,需要有自己的相应的评价标准。
他因此在上海筹备建立了第三方评价平台——眼科临床研究评价中心。他说,以前中国还没有专业的眼科研究评价机构,这个评测中心现在是中国唯一一个,很多国家和地区都会委托我们来评测。
这或许并不是第一个“中国标准”,但肯定不会是最后一个。许迅期待在眼科领域会有更多的“中国标准”。
其他导师招学生都是招专业对口的,而许迅招了一批非临床专业的学生,有学计算机的,有学工程学的,还有学生物工程的。他说他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比如,计算机和信息专业毕业的医生,将来做医学大数据的时候就能派得上用场。
许迅已将目光投向未来医学,布局已经开始。
名医简介
许迅:
现任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中心主任,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执行主任,国家卫生计生委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和上海市眼部疾病临床医学中心主任,上海市眼底病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市眼科研究所所长,担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副主委暨全国眼底病学组组长。
主持国家精准医学项目、科技部重大专项、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等10余项国家级课题,发表SCI论著100余篇,领衔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入选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科技精英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作者:蒋美琴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许琦敏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