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宇宙:不明飞行物、宗教、技术》
American Cosmic:UFOs,Religion,Technology
D.W.Pasulk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9年2月版)
在美国,超过半数的成年人和75%的年轻人相信具有智慧的外星生物存在,这几乎同他们信仰上帝的比例不相上下。北卡罗来纳大学威名顿分校从事宗教研究的帕苏卡教授花了六年时间研究这背后的原因。
帕苏卡认为,一个比较浅显的理由是外星人在媒体中频繁出现,比如美国著名的科幻电视剧《X档案》中就讲述了外星人的故事,而科学家们对外星生命宜居星球的探索和研究,又加强了这种信念的可信度。
作者也将相信外星人同信仰传统宗教类比,她指出,宗教信仰并不依赖于客观现实,所以相信外星人和能否证明它们真实存在并没有关系。从1940年代人们“目睹”第一个不明飞行物开始,各种证言层出不穷:“光环、能穿墙的火焰,发光体、旋转光体和光碟形状的飞行物体。”有些不明飞行物研究者称,这些说法在古代就已经出现,甚至《圣经》中都提到过。
狂热爱好者们定期召开会议,他们的网站随处可见,但是帕苏卡发现了一群科学家“信徒”,他们研究不明飞行物,却对之保密以免名声受损。她采访了很多位这样成功且颇具影响力的科学家,还有硅谷的企业家,他们资助这一领域的研究,赞助认真的爱好者记录不明飞行物的出现情况。很多“信徒”看起来都非常理智,没有实际证据证明不明飞行物和外星生物的存在这一事实也没有影响他们的理智形象。
那些真实“信徒”的故事为本书添了许多阅读乐趣:魅力十足的泰勒让作者蒙上眼罩,带她去沙漠看一个据说曾被不明飞行物撞击的地方;而坚定的研究员詹姆斯,则是帕苏卡遇到的唯一一个曾经相信、但已经不再相信不明飞行物的科学家。
帕苏卡没有试图要摆出一个论据充分的观点,而是通过自己同这些人的对话讲述了自己对不明飞行物以及不明飞行物研究这一亚文化的理解如何逐渐加深。随着研究不断深入,她不再只同飞行物纠缠,更是在思考看法、真相和虚构的本质。她讨论了人们阐释不可解释的事情的方式的变化,她认为,现代媒体作为一种文化权威的存在,已经代替了宗教,解答了“信众”关于非人类智慧生物的疑问。
(石 叶)
悦读·经济
《繁荣悖论——创新如何使国家摆脱贫困》
The Prosperity Paradox:How Innovation Can Lift Nations Out of Poverty
Clayton M Christensen,E-fosa Ojomo,Karen Dillon
Harper Business
(2019年1月版)
贫困是世界上最恼人的问题之一。几十年来,我们一直以为,总会有智者能够改变贫困国家的经济发展轨迹。从教育到医疗,从基础设施建设到杜绝腐败现象,太多的解决方案依赖于不断地试错。通常我们的解决方案是先确定需要援助的领域,排山倒海般地给予资源援助,然后便是希望随着时间推移看到变化。
然而,这并不是有效的策略。克莱顿·M·克里斯特森及其合著者在书中提出了这样一个论点:我们解决贫困的方法究其本质是为悖论。尽管看似崇高,然现有手段并没有产生持续效益,甚至在部分情况下,反而使得原有问题进一步恶化。据统计,尽管接受了高达数十亿美元的资助,但反而变得更贫困的国家至少不低于20个。
克里斯特森一向以其严谨缜密的分析著称,此书中,他更是将此发挥到了极致。正确的创新不仅能成就企业,也能成就国家。书中不仅阐述了常规经济发展模式的限制,同时也基于企业和市场创新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框架。作者旁征博引,透过美国自身的经济发展历程,包括福特、柯达等知名公司在内,力求证明相似的模式如何在诸如日本、韩国、尼日利亚、卢旺达、印度、阿根廷和墨西哥发挥作用。
书中提出的观点有利于真正寻求长期发展的公司看清如何在以前摔跟头的地方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当然,《繁荣悖论》又不仅仅是一本商业书籍,对于每一位有志于让世界变得更美好更繁荣的公民来说,何尝又不是一次激励大家奋起行动的有力号召呢。
(希 哲)
悦读·地理
《地下世界的人类历史》
Underground:A Human History of the Worlds Beneath Our Feet
Will Hunt
Spiegel&Grau
(2019年1月版)
从神圣的地洞到废弃地铁站,从核掩体到古代地下之城,这是一次对我们脚下世界的全方位探索,内容之广涵盖历史、科技、建筑和神话。
作者威尔还是16岁的青葱少年时,他发现自家位于罗德岛普罗维登斯市的房子地下有个废弃的地道。这是其人生中第一次地道之旅,却引发了其对地下世界的毕生探寻,从纽约的废弃地铁站和下水道,到世界各地20多个国家的地洞、地下墓穴和地下古城。可以说,本书是作者在经过对地下世界的多年研究后,解密我们如何与地下世界相连,为何这些黑漆漆的地洞长久以来会让我们既害怕又为之着迷。
比尔跟随一队NASA微生物学家,在美国最古老的黑山山脉地下一英里处寻找着生命的起源,他在巴黎的地下墓穴和下水道里同城市探险者们一呆就是三天,他跟随着澳大利亚土著潜入已有35000年历史之久的矿井中,也在欧洲比利牛斯山脉的山洞深入一窥旧石器时代的洞穴雕塑。
可以说,比尔的每一次探险和发现都是与神话、人类学、自然历史、神经系统学、文学和哲学等多学科知识相交织的。他以一种优雅高尚的姿态,治愈了我们身上的“沙文主义”,打开了我们对地球另一面的认知。他同时也生动展现了地下世界如何影响着我们最重要最基本的信仰,引导我们将自己定位为人类。《地下世界的人类历史》是对黑暗世界、对神秘力量和对我们想要触及目不及之处的愿望的一次深思和冥想。
(张丽君)
悦读·艺术
《仙境中的艺术家:坦尼尔的生平、政治漫画与插图》
Artist of Wonderland:The Life,Political Cartoons,and Illustrations of Tenniel
Frankie Morris
Lutterworth Press
(2019年6月版)
在今天的读者眼里,坦尼尔爵士的主要身份是为刘易斯·卡罗尔所著《爱丽丝漫游仙境》配图的插画家。但如果把时针拨回维多利亚时期,他的职业生涯的内容显然不会如此单一,事实上,他是当时首屈一指的政治漫画家。这部图文并茂的《仙境中的艺术家:坦尼尔的生平、政治漫画与插图》汇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利用家族藏品、公共档案和其他各种资料,几乎是以此作为主题的第一部作品。本身也是画家的艺术史家弗兰基·莫里斯倾注大量心血,精研坦尼尔生平,写出了这样一部颇具分量的佳作——既可以为学者和收藏家提供可靠的参考,又可以让对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生活、艺术与历史“感冒”的一般读者出于纯粹的兴趣而展卷。
书的第一部分,莫里斯夹叙夹议地述说了坦尼尔爵士的生平。这一部分从传主快乐的童年、早年对运动、看戏和中世纪艺术的热爱,说到他为著名的《笨拙》(Punch)杂志供稿的15年,向读者还原了一个热情而随和的画家的形象——如果说“画如其人”,坦尼尔在那一时期的作品展现出的正是这样一位受人欢迎的人物。其实,在当时的英国人看来,若是未来的历史学家想了解维多利亚时代人的思维趋向与生活方式,不妨从坦尼尔的画作中找寻蛛丝马迹。莫里斯在全书这一部分的写作重点,正是要考察这一预言在多大程度上成为现实。在接下来的三个部分中,作者以13篇具有独立价值又互有关联的文章研究了坦尼尔作品的创作手法,范围包括他的早期画作、“爱丽丝”插图和发表于《笨拙》的漫画。相信刘易斯·卡罗尔的粉丝肯定会对中间论及“爱丽丝”插图的六个章节大感兴趣。
回到前文提及的“政治漫画”,莫里斯在书中揭示了坦尼尔许多漫画所反映出的他所处时代的政治问题,比如东方问题、林肯遇刺和美国内战等。坦尼尔是天赋异禀的画家,他在将这些历史事件化入笔端加以艺术化表现时当然有许多值得说道之处。莫里森此书在市面上原本就不多的坦尼尔研究著作中显得尤为珍贵。
(雅 湖)
悦读·科技
《电子极简主义:在嘈杂世界里专注生活》
Digital Minimalism:Choosing a Focused Life in a Noisy World
Cal Newport
Penguin Publishing Group
(2019年2月版)
电子屏幕如今已经成了一个默认选项:排队等奶茶,看会儿手机;坐在厕所里,看会儿手机;朋友的话三句没有吸引你,再看会儿手机。这些举动在佐治亚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卡尔·纽珀特看来是不正常的。他说,电子设备归根结底只是我们的工具。而我们现在对待电子工具(尤其是手机)的态度是时时依赖。
纽珀特认为这种状态是不健康也低效的:我们应迫切改变使用电子工具的方式,实践电子极简主义。他自然是电子极简主义的实践者:不使用推特、脸书等任何社交媒体,大多数时间同家人在一起,为自己的网站写文章。他说:这并不是要拒绝互联网时代的创新,而是拒绝众人使用这些工具的方式。他希望“我们能将在线时间用于少数精选过的活动,最大限度地将精力投入在我们重视的东西上,然后开心地错过网上其他的一切”。
需要改变的原因是:电子设备虽然给我们带来很多便利,但是也让我们付出了很多代价,而我们非常不擅长平衡这两者。面对面更开心,然而社交媒体更便捷,所以我们不再做最优选择,而是做最简单的选择。
改变的方式是:30天改变计划。最初提出时,纽珀特预计会有四五十人加入,结果——1600人!可见认识到问题的人不在少数。这30天,他们远离非必需的科技产品,比如脸书、推特,邮箱这种工作必需品还是可以使用。结果,大部分参加计划的人都做到了,而且活得很好。他们找到了其他有趣的活动,一个月之后,他们会只接触能给生活带来纯正面效应的技术。就如同整理屋子一样,清除掉那些烦人的、经年累月积累下来的坏习惯,之后有意识地用极简的方式生活,来实现生活的价值,而不是屈从于技术。
总而言之,电子极简主义的核心在于,要改变对技术的依赖,要意识到它们是工具,而非生活必需品。
(苏 西)
作者:苏西等
编辑:金久超
责任编辑:张裕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