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年前,这个文化团体在多伦路诞生;89年后,这里以戏剧之名致敬青春
89年前的3月2日,在上海的早春里,有一群青年聚首在中华艺术大学校舍(今虹口区多伦路201弄2号左联会址纪念馆),决心用青春与热血为国家危难、民族存亡奋斗,成立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这个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有组织、有系统、有影响的文化团体,积淀着最早一批革命文化先驱的创作历程和大量的先进文艺作品。鲁迅、郭沫若、瞿秋白、丁玲、田汉等一大批文化先驱在此倡导先进文化、开展文艺创作、宣传马克思文艺理论,极大地启发推动了红色文艺地发展。
今天恰逢左联成立89周年纪念日,虹口区在多伦路以“致敬左联,以戏剧之名”为题,举行首届“多伦青春集”主题活动,以此迎接即将到来的“五四运动100周年”和“建国70周年”。活动当天,新时代新青年们又一次聚首,用当代年轻人喜爱的方式,重新演绎属于多伦路、属于虹口、属于上海的光辉记忆,用戏剧形式致敬先贤,点燃青春,展现新时代的家国情怀。
本届“多伦青春集”主题活动延续十余个小时,以一场主题对话、4场戏剧演出、一场剧本朗读的方式,展开一场跨越89年时空、直击灵魂深处的两代时代新青年的隔空对话。
首场活动以多伦主题沙龙作为开场。在左联会址纪念馆,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阎晶明以《左联之前鲁迅与左翼作家的交往》为题带来精彩演讲,向人们介绍了一个贴近史实、生动饱满的鲁迅形象。据了解,“多伦文艺沙龙”以中国现当代的文艺现象、作家作品为主要讨论话题,就沙龙成员开展相关学术研究的最新信息、研究成果、热门话题、争议焦点等,进行经常性的交流座谈。自2018年举行首期沙龙以来,至今已举办了10余场沙龙活动。
左联会员田汉在22岁的时候(1920年)创作了独幕话剧《咖啡馆一夜》。故事通过盐商之子李乾卿对女主人公白秋英纯真爱情的背叛与亵渎,揭示了带有浓厚封建主义色彩的资产阶级市侩的丑恶嘴脸,又通过白秋英的觉醒,体现了作者“由颓废向奋斗之曙光”的理想。这一经典被改编成沉浸式戏剧,在多伦路的老电影咖啡馆连演两场。它打破传统戏剧演员在台上、观众坐台下的演出方式,引入观众参与演出互动,让演员在表演空间中移动起来,使观众获得强烈的浸入式体验。创排本场戏剧的大路剧社是沪上一家非职业剧团,来自不同行业的青年白领由于对戏剧的共同热爱相聚在一起,在戏剧中点亮自己的青春。
两场《咖啡馆一夜》的演出结束后,紧接着的是在多伦艺术空间内举行的《作家在地狱!》剧本朗读会。该剧通过龙华看守所女监看守曹汉民的视角,讲述了左联五烈士中唯一的女性青年冯铿,在生活的苦闷和事业的迷茫中找到了信仰、坚定了方向,在实现伟大理想的道路上不惧生死地努力奋斗的故事,也展现出虹口在上海乃至整个中国的独特地位和文化意义。本次剧本朗读会是多伦艺术空间修建以来首次举办戏剧演出活动,也是《作家在地狱!》这部创作中的剧作首次在公众面前亮相。据了解,该剧正在进行进一轮的完善和创排,未来将以完整戏剧演出的形式献给大家。本次通过剧本朗读会的形式,也将剧本更朴实和直接地呈现在观众面前,拉近观众与演员的距离。
在多伦现代美术馆内上演的《海上初心》情景剧,为本次活动带来了最青春的力量。参与演出的演员都是来自虹口北虹高级中学的优秀中学生,这些00后的小戏骨们经过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专业导演的培训及指导,通过情景剧的方式为大家诠释作家们的民族情怀,展现红色文学的独特魅力。《海上初心》情景剧将殷夫、丁玲等8位在虹口斗争生活过的作者作品串联起来,展现他们在战火熊熊的年月里,为唤醒民众不畏艰险、前赴后继、以笔为戈的故事。
傍晚,“多伦青春集”回到左联会址纪念馆,为意犹未尽的观众朋友们带来了极具分量的压轴大戏——环境戏剧《为了忘却的记念》。该剧剧名来自鲁迅的同名杂文《为了忘却的记念》。1931年1月17日,柔石、白莽等左联的五位青年作家被捕,几天后被秘密枪杀于上海龙华。两年后的1933年,鲁迅写下纪念左联五烈士的著名杂文《为了忘却的记念》。该剧以左联会址纪念馆内的露天花园为舞台,由专业演员扮演鲁迅,通过演员演出、夜色、灯光等元素的共同塑造,重新演绎鲁迅在创作这篇杂文时跌宕起伏的内心,让观众和演员一起感受鲁迅写下这篇杂文时的心情,聆听他与五个烈士的隔空对话。节目现场,演员逼真到位的演出获得了一致好评,不少观众纷纷表示,这是他们距离鲁迅最近的时刻。
据悉,虹口区计划进一步推进“多伦青春集”活动,将“多伦青春集”打造成为全区常态性的文化节日,运用这一具有创新性的活动平台,用更接地气、更有时代新气象的形式为新时代下的新青年讲述家国情怀搭建平台。而从明天起,左联会址纪念馆将开始为期六个月的闭馆修缮。
作者:李婷
编辑:李婷
责任编辑:宣晶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