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神话,让文物“活起来”| 叶舒宪

2019-03-03信息快讯网

神话不仅仅是文化的表达,也是人类最早感知世界的方式。博物馆里展示的那些史前文物,对一般人而言,是很难理解和接受的。但神话的内容一旦得到解读,文物就会被直接激活起来。因为神话可以直接进入人的精神世界。比如说良渚文化突出表达的鸟神崇拜,如果我们把远古人类对“鸟”的信仰作为脉络主轴进行全景式解读,就可以把7000到4000年前的长三角地区先民心目中的至高神圣,具体地呈现出来。

解读神话,让文物“活起来”| 叶舒宪-信息快讯网

鸟形陶鬶,河姆渡遗址出土,距今7000年

由于没有文字的记载,后人很难理解,7000年前的人为什么要崇拜龙(蛇)、崇拜鸟,并在象牙上刻画出双鸟朝阳鲜明形象?5000年前的上海本地先民又特意结合蛇与鸟,刻画出大量的“鸟首盘蛇”形象。面对这些神话造型,我们需要问:5000年前的上海人,究竟是怎么想的?肯定有他们的信仰和观念,关键是如何有效解读。我们可以把河姆渡文化的双鸟朝阳形象、良渚文化的神徽形象和玉鸟形象,包括上海出土的“鸟首盘蛇”形象等,作为一个崇拜鸟的文化统一体,同太平洋对岸的美洲印第安神话进行对照。印第安人至今还生活在仪式和信仰之中,保留着原生态的神话想象。在南美洲瓦劳族印第安神话中,他们信奉的创世主神叫做“黎明创世鸟”(creator-bird of the Dawn)。听这个名字,小孩都能明白是什么意思。每天黎明时分,阳光刚出现时,一般都是鸟先开始鸣叫,唤醒沉睡的大地。所以古人自然而然的联想是,鸟鸣相当于天神报告白天的开启,也意味着光明的到来。有了阳光才能突破黑暗的笼罩,看清一切事物。这种从混沌和黑暗而来的创世的感觉就有了。为什么大多数的创世神话一开始都是黑暗的,是因为人在母胎中个体生命也是始于黑暗的。一旦出生睁开眼,世界就是亮的了。所以神话的内容实际上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息息相关,也就是哲学上讲的认知的原型。

人生活在大地上,第一件重要的事是仰观,第二件事是俯察。人上不去天,就会羡慕所有长着羽翼的,能飞上天的东西,就会在想象中对它们加以神化。凌家滩出土的双兽首玉鹰,就代表着5000年前的升天神话想象。古人没有“天宫一号”,他们把那些带翅膀的东西用玉雕出来,可以代表人的灵魂也能升天。还有古人认为神灵和死去的祖先都在天上,这也是一种其乐融融的对升天的幻想。良渚文化里刻画了这么多鸟的形象,表现他们想象中的生活和愿望。那时没有哲学、没有科学,是人鸟合体的或人鸟兽合体的神话幻象,在指引、点亮着他们的精神世界。如果这样去解读,那几千年前的文化就可以重新被我们激活了。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文科资深教授)


作者:叶舒宪
编辑:陈瑜
责任编辑:杨逸淇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