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信仰星星之火,青春风采代代动人,话剧《前哨》研讨会在沪举行-LMLPHP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在裴多菲诗句的陪伴下,柔石、殷夫、胡也频、冯铿、李伟森和其他龙华烈士们在枪声中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而在他们倒下的地方,21世纪的当代青年们一个个应声站起……

昨天正值龙华烈士牺牲九十周年,大型原创话剧《前哨》在沪首演。剧中诸多场景,刻画了年轻烈士们对文学的热爱、对爱情与生活的期待、对信仰的无比坚定,很多观众眼含热泪看完了演出。

红色信仰星星之火,青春风采代代动人,话剧《前哨》研讨会在沪举行-LMLPHP

作为围绕全面小康和建党百年主题上海发布的首批39项重点文艺创作项目之一,《前哨》的亮相是上海话剧舞台聚焦龙华英烈事迹、挖掘本土红色资源的成果之一,填补了相关领域创作的空白。在结束首轮三场演出后,《前哨》将进入更加细致的打磨阶段。今天,来自京沪两地的几十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作品的精品化展开研讨,力求让《前哨》成为下一部经得起检验的上海红色精品,让广大观众在回溯革命史的过程中获得向上的精神力量。

“寻着党史回望初心,《前哨》是一部应时代之命、应人民所需的作品。”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认为,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文艺形象提供的精神正能量推动。以艺养心,以美塑像,使得当代青年懂得信仰的伟力,《前哨》具有这样的价值引领意义。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主任王一川也认为,作品紧扣“忆”和“传”做文章,革命传统教育价值很大。

红色信仰星星之火,青春风采代代动人,话剧《前哨》研讨会在沪举行-LMLPHP

“文人气质,浪漫情怀,时尚气质,青年气息,”观后,知名导演、中国国家话剧院原常务副院长王晓鹰如是评价《前哨》。革命者的青春,正是这部作品鲜亮的底色。上海戏剧学院荣广润教授也有类似看法,青春的朝气,可贵的精神与今天有很多值得对比联想之处。

同济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汤惟杰指出,从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到“五四”精神,青年文化一直都是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中非常重要的脉络,“1931年的文艺青年是时髦先锋的,他们投入革命,燃烧自己的方式异常绚烂。”

“1930年代的左联青年,他们的革命和爱情是很强烈动人的,充满了进步意识,他们的故事具有鲜明的价值引领性,”文艺评论家毛时安说,《前哨》在创作中努力追求一种精神高度。今天的年轻人如何寻着先烈的足迹向新时代的高度去攀登,作品提供了一条非常好的路径。

红色信仰星星之火,青春风采代代动人,话剧《前哨》研讨会在沪举行-LMLPHP

编剧黄昌勇扎实的学术根基,赋予了创作文献剧的特点。“对1930年代左联青年生活的描绘,具有亲近感,符合历史真实的调性,正是基于对历史文献深入了解的基础之上。”同时,上海戏剧学院张仲年教授认为,该剧对多媒体、影像与舞台的融合,很有上戏特色、上海特色。

作品展现了上世纪30年代、90年代和“当下”2020年三个时空,舞台大胆启用双层多媒体幕布和影幕,写实与意象化的处理并置,在建立不同时空语汇的同时,赋予了作品时尚、新潮的气息。多媒体幕布上,上海的标志性建筑化身为抽象、流动的线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受。

多媒体、影像技术在红色题材中的大胆运用获得不少专家的认可。这些诞生于20、30年之间的实验戏剧的诸多先进手段,进一步丰富了舞台综合艺术的魅力。

红色信仰星星之火,青春风采代代动人,话剧《前哨》研讨会在沪举行-LMLPHP

多种元素糅杂,“对话”特征鲜明,王晓鹰对导演马俊丰的舞台驾驭表示认可,但他同时指出,剧中多处情节虽然富有冲击力和感染力,但仍有不满足感,值得进一步讲述。专家们对《前哨》的后期修改提供了不少建议。譬如,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曹路生认为,对剧中已经出现两个重要意象《国际歌》和“桃花”,不要浪费,应该进一步地挖掘。

同济大学人文系教授王鸿生认为,对左联五烈士的历史事迹,观众都有一定的历史准备,因而剧情的悬念建立于情感和观念的推动,才会更加打动人心,“《前哨》让我看到,真诚地对待历史题材,它会自己生长。”

本次研讨会由上海戏剧学院、社联合举办。

剧照来源:上海戏剧学院

02-08 1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