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付心肺疾病的新式武器:ECMO,心肺衰竭患者最后的生机

2018-05-28信息快讯网

对付心肺疾病的新式武器:ECMO,心肺衰竭患者最后的生机-信息快讯网

心肺疾病是当今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元凶,急性心梗、爆发性心肌炎、呼吸衰竭、心脏衰竭,以及前些年曾流行的 “非典”“禽流感”“H7N9”等等,这些刺激我们鼓膜的词汇,都意味着对生命的严重威胁。这些疾病发展到最后,都是心脏或肺脏功能的衰竭。随着医学的发展,我们从束手无策到药物和呼吸机,再到心肺移植,与死神的斗争中,我们挽救了无数的生命。但由于供体缺乏、疾病发展迅速等原因,我们也常在与死神的赛跑中,输给了时间。但我们总是有新的武器来对付肆虐的疾病,这次出场的是 “体外膜肺氧合”(ECMO)。

ECMO,是一种尖端体外生命支持技术,即用人工设备来代替心或肺来维持生命。当自身的心、肺功能衰竭时,用现代科学手段来代替心、肺的功能,让生命维持下去,同时等待心、肺从疾病中恢复过来 (如爆发性心肌炎、禽流感、H 7N 9所致的心肺衰竭),或为危急的心肺衰竭患者争取更多时间来获得治疗机会 (如急性心梗、心脏骤停),或在等待移植手术中维持生命 (如慢性心肺衰竭等待供体)。

它是用模仿人自身肺呼吸膜的人工膜缠绕而成的装置进行气体交换来代替肺的功能,我们称之为膜肺或人工肺;用磁悬浮和离心技术的血泵来驱动血液流动将血液输送到全身的装置来代替心脏的功能。我们称之为人工泵或离心泵。有了这种 “人工心”和 “人工肺”的装置,我们与死神的赛跑就多了几分胜算。

这并不是一项年轻的技术,ECMO是随着上世纪50年代体外循环技术的诞生和发展而逐渐衍生出来的。体外循环是在心脏手术实施时短时间内代替心、肺功能的技术,以便在心脏不工作的数小时内进行修复。

ECMO是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的、可以维持数日至数月的体外心肺辅助技术。相比1846年实施的人类第一次麻醉或1928年出现的第一支抗生素——青霉素,体外循环和ECMO技术是年轻的,但它在40多年的发展中已日趋成熟。

ECMO的救治对象是传统治疗无效或病情危重来不及诊治的严重心脏和 (或)呼吸衰竭的患者。如禽流感引发呼吸衰竭、呼吸机无法维持气体交换的患者,急危重心梗、来不及支架置入的患者爆发性心肌炎无法维持生命的濒死患者等。

由于ECMO有一定的创伤性,在维持数天甚至数月的生命辅助中,会出现出血、血栓、感染等并发症,医生要竭力使这些濒死患者挽回生命的几率大于致命副作用,才能为患者的生命争得希望。

就目前技术水平来看,其最高成功率不超过70%,但对几乎失去生存机会的患者来说,这是一线希望。

第一例成功的ECMO病例是1976年美国医生对一名弃婴实施的救治,当年濒死的小女孩如今仍会和其养母出现在ECMO学术大会上,让大家见证这项技术的力量。

至今为止,世界上共实施ECMO技术7.8万多例,总存活率超过60%。在这40年中,ECMO技术经历过挫折、质疑和低谷,但医学家的不懈努力让它日渐成熟。

2009年H1N1型猪流感爆发时,ECMO技术改变了以往对此类流感束手无策的局面,在疫情严重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约1/3的患者接受了ECMO治疗,这些传统治疗已无效的患者的存活率达到了79%。2013年我国H7N9型禽流感流行时,ECMO成功救治了许多原本生存希望微弱的患者。

ECMO救治的疾病还可覆盖中毒、烧伤、低温及不明原因的心脏骤停患者。在心脏骤停的心肺复苏(CPR)中,ECMO亦作为一种生命辅助技术,成为顽固心脏骤停患者的高级复苏手段。也因此,已有部分城市将该项技术配备在马拉松等赛事保障中,尽可能避免意外死亡。

ECMO技术的日新月异得益于生物医学工程、心脏病学、呼吸病学、重症监护学等多学科的共同进步,医学工作者对ECMO倾注的精力与日俱增。作为心肺衰竭患者的最后生机,ECMO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作者为上海市胸科医院心外科体外循环亚专科主任)


作者:郭震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李雪林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续命传奇!出生4小时心脏病宝宝靠人工心肺、人工肾脏渡过难关康复出院
器官捐献成我国人体器官来源主渠道,4万多个器官衰竭患者生命获得挽救
古天乐和宣萱这对荧屏情侣,照亮了TVB最后的荣光岁月
罕见!患者“心门”再三破损,医生实施“顶峰级”难度重建术,给心脏“换门”
完成从创意到产品的“最后一公里”,少年创客实现梦想需要社会助力!
阎晶明:燃烧到最后一刻的写作者 ——念红柯
聚焦上海科技节 | 助少年创客走通实现创意“最后一公里”
心梗后心脏破裂患者死亡率可达100% !沪甬接力争分夺秒,心脏破裂患者转危为安
我为什么死也要死在“长征”?一位血透20年尿毒症患者的自述
透过现“像”看本质寻找早诊之路,上海成立“感染性疾病影像研究所”
怀孕妈妈生了肿瘤,终止妊娠并不是唯一的选择!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一例妊娠合并宫颈癌患者如愿升级
“废”透镜再利用,为角膜病患者带来希望
新华-崇明医联体升级为健康医联体,打通健康管理“最后一公里”
首批国家版罕见病目录已下发,纳入“渐冻症”等121种疾病
糖尿病患者须警惕,以下这些药物会让血糖升高!
有人迷之喜欢,有人一吃就吐,它就是……鱼腥草,鱼腥草该怎么吃?
在“世界多发性硬化日”到来之际,说说这一“沉默”的罕见病:患者半数以上被误诊
光伏发电平价上网还剩“最后一公里”
全球首例华人脐带血移植救治外国患者康复出院
可吃辛辣食品和荤菜,保证充足睡眠,癫痫患者如何安排作息
换季时节,喘息性疾病高发。儿童雾化治疗有哪些优势,需注意啥
“谢谢医生给了我第三次生命!”上海仁济医院完成国际首例肝移植患者术后新发十二指肠癌根治手术
创造生命奇迹!上海市肺科医院成功实施长时间ECMO支持后的患者肺移植
心肺血管系统的 “癌症”,“蓝嘴唇”,好发于年轻人,活动后气短、眩晕,死亡率高,这个疾病你听说过吗?
原本慢性肾衰竭的他一侧肾脏不幸患巨瘤,是保肾还是全切?仁济医院薛蔚团队成功实施零阻断保肾手术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