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等同于失去生育机会?沪医院保育治疗妊娠率创“里程碑意义”新高

2019-03-27信息快讯网

子宫内膜癌等同于失去生育机会?沪医院保育治疗妊娠率创“里程碑意义”新高-信息快讯网

今年元宵节过后的一天,木木(化名)和她的丈夫抱着刚满月的孩子来到了陈晓军教授的诊室。这是一次不同以往的产后随访,它意味着,曾经罹患“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双重打击的木木,不仅成功控制住了病情的发展,更是创下了喜诞麟儿的奇迹。而这一切,正是得益于陈晓军和她的子宫内膜病变多学科诊疗团队。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陈晓军教授和她带领的国内首个子宫内膜病变多学科诊疗团队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通过规范化诊疗、整合式管理等方式,针对子宫内膜多种病变,不断克服子宫内膜病变保育治疗道路上的拦路虎,这些探索正转化为宝贵的经验,形成规范的诊疗常规,正在帮助越来越多的女性走出困境,濒临解体的家庭也因此获得重生。

子宫内膜癌等同于失去生育机会?陈晓军教授开创新的治疗方法

这是一条布满荆棘之路。从2013年起,早期子宫内膜癌的保育治疗就已经写入国际指南,尽管全球学者努力多年,子宫内膜癌的完全缓解率始终徘徊在70-80%左右,始终有近30%的患者面临治疗失败的风险。怎么办?由于卵巢功能障碍以及多次诊刮导致内膜过度损伤,即使完全缓解的患者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妊娠率也只在30%左右,相当于70%的患者花费了无数的时间和金钱,生育对她们而言仍然是镜花水月。

尽管辅助生育技术对这部分患者的需求打开了希望之门,但经过促排卵治疗,由于内源性雌激素水平上升,内膜病变极易复发,患者面临前功尽弃的尴尬。这些难题是横亘在子宫内膜病变保育治疗路上的拦路虎,不解决这些问题,就很难取得突破性进展。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陈晓军教授和她带领的团队创新性提出宫腔镜联合孕激素治疗的方案,在直视下既保护正常内膜又彻底切除病灶,随即采用大剂量孕激素治疗,将疗效提升至95%以上。本着精益求精的宗旨,团队结合影像学检查优势,采用九宫格方法标记病灶部位,在这一提示下,采用宫腔镜标尺进行确认,定点切除,目前该技术已申请专利,正在造福更多患者。

针对促排卵伴发内源性雌激素上升诱导病变复发的难题,团队采用包括低剂量孕激素连续应用以及曼月乐环带环促排卵措施,将妊娠率提升至53%,同时降低复发概率。

多科诊疗为精准诊疗创造条件

“全子宫切除是公认的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首选治疗方式。然而,在一定前提下内膜病变可以实现完全缓解,部分患者仍有生育的机会。”陈晓军教授说。

数据显示,随着该团队专病门诊量的逐年上升(2018年达6240人次),2013-2018年内膜癌及癌前病变保育治疗622人次,有效缓解率达95.7-97.4%,高于文献报道的70%-80%,在该院生殖中心辅助治疗患者妊娠率达53.8%,同样高于文献报道的30%-40%。“对于子宫内膜癌病人的保育治疗来说,这样的成效具有里程碑意义。”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医院院长徐丛剑说。

子宫内膜病变虽然看上去是子宫内膜的问题,其背后却隐藏着卵巢功能失调及机体内分泌代谢障碍等复杂的病因。因此对于能否保留生育功能,对患者的精准评估至关重要。这些绝不是单单一个妇科肿瘤能全面覆盖的,患者往往需要在各个科室间来回奔波。由于缺乏沟通,各科室提供的信息往往并不全面,甚至会给诊疗的决策带来困惑,从而导致疗效不满意。

子宫内膜癌等同于失去生育机会?沪医院保育治疗妊娠率创“里程碑意义”新高-信息快讯网

从2011年开始,陈晓军从这些难题着手突破,创新医疗服务模式,逐步建立了一支涵盖妇科肿瘤、妇科病理学、影像学、宫腔镜、辅助生殖、乳腺科以及妇科内分泌科等多个科室的诊疗团队,经过磨合,各亚专科专家“面对面”就患者各方面病情进行详细评估,全方位把控、立体化考量,为精准诊疗创造条件。患者小赵正是这种先进的医疗服务模式的受益人之一。

当时,曾被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小赵连续多月出现阴道流血,被确诊为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癌前病变),尽管符合保育条件,但小赵有肿瘤家族史,其母亲曾因罹患乳腺癌去世。

针对这一特殊情况,这支团队显示了强大的综合性诊疗能力:乳腺专家为合理调整传统的高效孕激素用药提供专业指导;生殖内分泌专家帮助她将因2次诊刮导致变得很薄的内膜调整到适合受孕的状态,以利胚胎着床;辅助生殖专家制定出了既能促进卵泡发育,又能将内膜病变复发风险控制到最小的方案;成功怀孕并顺利分娩后,为了防止其多囊卵巢综合征引起内膜病变复发,小赵在妇科专家的建议下又放置了曼月乐环……一道道难题,在子宫内膜病变多学科团队面前迎刃而解。

个性化减重方案助推子宫内膜病变的保育治疗

通过多年研究,陈晓军教授团队发现肥胖是影响保育疗效及妊娠的重要不利因素,因此体重管理尤其重要。而健康宣教、饮食控制等对患者减重收效甚微。为更好地进行体重管理,陈晓军教授主动与华山医院内分泌科合作,通过科学评估患者的饮食、运动、代谢、体脂情况,制定阶梯式个体化减重方案,进一步助推子宫内膜病变的保育治疗及后续妊娠的成功。

对于子宫内膜病变保育治疗患者,实现病变的缓解仅仅走完万里长征第一步。如没有医生的帮助,自然怀孕的几率低之又低。即使在完成生育后,如不采取预防措施,内膜病变又很可能会卷土重来。

针对这一特点,为更好为患者提供“全程化”“人性化”服务,团队建立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微信群: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保育患者微信群及术后患者随访微信群。医生24小时在线,若有时间随时为患者进行健康指导,答疑解惑。对于患者来说,网络给了她们一个抱团取暖的阵地。目前,微信群共惠及患者670余人。在微信群里,每天都上演着希望与感动,鼓励与支持,理解与信任的故事。常有患者说,到了这个微信群就找到了组织,就有了无穷的信心走这条坎坷之路。


作者:记者 陈青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许琦敏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图:院方供图

为生命点赞!女儿"借"母亲子宫,生下自己的宝宝
上海正式执行“4+7”带量采购:肺癌患者得享百元救命药,各大医院全力保供药品
做医患的“润滑剂”,国内首个儿童专科医院“患儿家长顾问委员会”成立,邀请家长参与患者体验商讨
从“独角戏”变成 “大合唱”看浙江省肿瘤医院如何唱好廉政“大戏”
谈癌色变时代,西医院士汤钊猷再倡“西学中”,主张中西医并重“控癌”
不给羽生结弦一丝反扑机会,陈巍以绝对优势卫冕世锦赛冠军
分娩痛如同用美工刀切开中指?沪首批28家分娩镇痛试点医院公布
上海“世界首创”新药获国际认可,适用于晚期不可切除或转移性实体瘤的治疗,包括抗PD-1单抗耐药患者
两天见效!美国首款治疗产后抑郁的药物问世,网友却这样表示……
新疆第三期先心病患儿筛查救助启动 二百多名患儿将接受免费治疗
中国学者研制出可用于癌症诊断治疗的磁性微游动机器人
好消息!生育医疗费将由医保直接结算
让更多人坐上生育保险“直通车”——12试点城市参保人数已显著提升
为肿瘤免疫治疗药物提供新方向,仁济医院许杰课题组《自然》子刊发文
西藏定日县迎来最小骨科患者,援藏医生巧接骨
骄傲,中国这一成就领跑全球!
5G医疗正在路上,国内首个5G智慧医院联合创新中心今天启动
打造首个5G智慧医疗联合创新中心,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宣布战略合作
使用这种双光子光动力治疗技术,有效抑制了小鼠肺部肿瘤,未来或可走向临床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张锋教授课题组发现男性不育致病新基因,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布在《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披露最新前列腺癌数据:5年总生存率达82.6%
沪上名医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主任符伟国:为主动脉拆除“不定时炸弹”
不仅能治黑色素瘤还能治肺癌!K药正式进入中国肺癌一线治疗
肝癌转移,“多武器”治疗方法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60%
17岁“钢琴神童”将12万元音乐会收入悉数捐赠,他说,让每个同龄人都有出彩的机会
4000年前如何庆祝新生命诞生?内蒙古新发现”生育庆祝图“岩画
梅根对王室生育传统说“不”,王室医生、指定医院、媒体亮相……统统不要!
给子宫内的宝宝做手术!这群医生想给心脏病儿一次“活得更好”的机会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