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名作家忆“沈教头”:他给上海文学带来的生命力一直都在
此情可待成追忆,上海作家沈善增逝世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一年多。4月8日下午,沈善增先生追思会在上海作家协会举行。追思会由孙甘露主持,孙颙、陈思和、王小鹰、王晓玉、谷白等作家与沈善增的家属出席,共同回忆与“沈教头”相处的点滴以及他为上海文坛做出的贡献。
“过去我和沈善增总是隔三差五地聊天,感觉他已经是我生命血肉的一部分,虽然他已经去世一年了,但至今我依然觉得他还在这个世界上。”陈思和表示。
热心、赤诚,想起沈善增,追思会上的作家们不约而同地提到了这两个词。上世纪80年代,沈善增担任上海作协青创会小说创作学习班的带课老师,被尊称为“沈教头”,学习班中走出了包括孙甘露、金宇澄、殷慧芬、阮海彪、程小莹等一批优秀作家。
1980年小说创作座谈会(二排右一为沈善增)
“找感觉、要真诚、反奶油。”沈善增当时提出的写作口号中肯而直白,而“沈教头”的认真负责至今也令不少人记忆犹新。据回忆,沈善增对于学员比对自己的孩子更尽心尽力,经常彻夜与他们交流探讨文学,批改的每一篇作业里都有他密密麻麻的字迹。而当学员们交出了优秀的文章后,他比自己发表作品还要兴奋。
1985年首届上海文学作品评奖留念(三排左一为沈善增)
不仅是作家,在沈善增朋友们的眼中,他更是一位思考者,一位有担当的文化人。“沈善增是个有思想的人,不从众,不赶时髦,在去世前仍不忘思索”。在作家王晓玉眼中,沈善增从不倦于动脑,真正做到了生命不止,思考不止。
沈善增晚年醉心于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发表了相关学术专著 《还吾庄子》 《还吾老子》等。“沈善增有着强烈的文化责任感,他用属于自己,属于作家的眼光来看待中国文化,并且想要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告诉给更多人。”作家孙颙说道。
如和煦春风,如皎洁秋月,这位“一直贡献的多,获得的少”的作家曾为上海文坛带去源源生命力,而未来他的热诚,他的文字也会永远被铭记。
沈善增主要作品:长篇小说
《正常人》
《当缪斯伸出金手指》
中短篇小说集
《心理门诊与魔鬼》
纪实文学
《我的气功记实》
文史哲随笔和著述
《上海人》
《不惑是一种境界》
《还吾庄子》
《还吾老子》
《坛经摸象》
《孔子原来这么说》
《崇德说》
作者:王筱丽
现场图片:陈思 摄
编辑:王筱丽
责任编辑:柳青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