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位小学校长坦言,开学一个多月来,各类“进校园”社会活动以几乎每周两次的频率开展,大多是利用周五下午的“快乐活动日”,以及每天放学后的330活动时间。因为要“进校园”的活动实在太多,如何排课表都成了一件难事——专题教育、拓展课程、大队活动等,都成为整合“进校园”活动的载体。
“很多活动都是闻风而动。”一位学校校长回忆,前阵子,国内某所高校发生了实验室安全事件,紧接着第二天就有文件下来,要整治、检查理化实验室,还要让相关教育活动进校园,“乒乒乓乓搞了很久”。
事实上,每次社会热点事件发生后,总会接到开展相关教育的通知,邀请专家来校做讲座成了各校的常用形式。某小学德育教导笑言,每每这时,因为时间太过于集中,有些学校甚至连专家都“抢不到”
每个班级认领一项“进校园”任务
“进校园”活动只有“加法”,什么时候能做做“减法”?!在沪上中小学一线,不少教师都有这样的诉求。
每项“进校园”教育活动落地后,紧随而来的便是相关部门的检查。每次为迎接检查,老师们往往要花费一两周时间准备材料。为了减轻孩子和老师们的负担,一些学校无奈想出了变通之举——全校每个班级分别认领一项“进校园”活动任务,轮到主管部门来检查,就让这个班级的师生负责呈现相应的教育成果。
记者在一所公办学校发现,同一年级不同班级教室门口贴出的课表竟然有“两张面孔”。其中一张课表右下角标注着“新”字,课表上悄然多出一节“红领巾小社团”课程。学校老师掩饰不住尴尬地解释道,“这是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检查而发放的新课表,没办法,平时实在来不及安排。”
某公办小学德育教导告诉记者,一次,某项“进校园”活动任务布置下来后,要求学校两天之内组织活动,并把活动的新闻稿链接反馈到微信群,“这哪里来的及呀?!”
活动效果还得靠家长“精心”呈现
做小报、制作H5、拍摄短视频……而今,想要呈现一项校园活动成果,绝不只写写活动汇报那样么简单,需要通过多样、立体的呈现手段,才能充分展现成效。
可孩子一天只有24小时,白天上课,晚上回家做作业,各式各样的花样汇报全靠热心家长的“精心”制作。
金爸爸就是老师们口中的“热心家长”,他自己经营着一家新媒体公司,为学校制作各类活动短视频的重任“当仁不让”地落在了他的肩上。通过一条公交线路运营体现城市的发展进程;带着学生们去科技馆参观“大国重器”,并谈谈各自的感受……几年下来,金爸爸为学校拍摄的视频积攒了一个系列。
他坦言,“这些活动看上去的确都挺好,既能拓展孩子们的视野,又能启发他们思考。但用怎样的方式才能让孩子们真正从中学有所得,确实值得思考。否则到最后,忙碌的是父母,孩子在各类教育活动面前只是匆匆过客。”
作者:记者 张鹏 朱颖婕
编辑:金婉霞
责任编辑:张鹏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