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名医丨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麻醉科主任俞卫锋:一“针”重千钧

2019-04-12信息快讯网

沪上名医丨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麻醉科主任俞卫锋:一“针”重千钧-信息快讯网

▲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麻醉科主任俞卫锋

【编者按】

30年的银蛇奖,走出7名院士,更有一大批杰出的首席科学家、学科带头人、著名教授,有的人还转型为管理者,成为高校校长、各大医院的院长、各级政府部门的当家人……银蛇奖成为他们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重要台阶。作为银蛇奖发起单位之一,《报》App开设“沪上名医”专栏,选登银蛇奖得主的精彩故事、奋斗人生。

15年前俞卫锋获得的银蛇奖,只是上海市卫生系统给予青年医务人员的一项荣誉,与其他诸多奖项相比,这个奖项并不显赫。俞卫锋却说:“当年获银蛇奖,是因为我针对晚期肝癌患者切除术后大出血等并发症,总结出了一套包括自体血回输、血液稀释、小容量复苏等的新方案,使这部分患者的总救治成功率达到92.4%,位居国际先进水平。当时我选这个题目,冲的就是解决临床难题,最终造福病患去的,所以能够获奖我非常自豪。”

15年过去,当年的这套方案,早已在临床普及应用,成为他那句人生格言——“我是一名麻醉医生,我虽不握刀,却能救更多人,体现更非凡医疗价值”最好的诠释。

弃“刀”拾“针”的决定

可能因为祖上是御医,也可能因为祖辈们的事迹对他产生了影响,年少的俞卫锋早早立下两个志愿,当兵和学医。然而在新中国的特殊时期,先人的功绩却恰恰成为实现志愿的“阻碍”。当年父亲苦苦哀求大队长开证明时被训话:“像你们这样的家庭成分,当兵,你儿子就不要想了。”这是俞卫锋人生中第一次体会到无奈。但是他执着于理想,从未想过放弃。

几年后,来自第二军医大学的入学通知书,如期寄到南通海门县少年俞卫锋的家里,希望的阳光就这样照进了这个年少孩子的心里,从此他踏上保家卫国和救死扶伤的漫漫人生路。

完成基础学业的俞卫锋进入医院轮转。他在外科轮转时因表现异常突出,外科主任来问当时的麻醉科王景阳主任“要人”,却遭到“无情”回绝。王景阳说:“好学生谁都想要,外科能收好学生,麻醉科凭啥不能收?”就这样,俞卫锋在麻醉学领域磕磕碰碰、摸爬滚打了六年,直至1992年他考取肝胆外科专家吴孟超院士的博士。

博士读了两年有余,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成立,吴孟超指着俞卫锋说:“你跟着我一起干吧,就当个麻醉科主任!”刚过而立之年的俞卫锋百感交集、心情复杂,他报考吴老的博士,就是冲着当外科医生来的,这又要回去当麻醉医生,他感到进退维谷、左右为难。当时刚30岁出头,资历尚浅,将来如何开展工作,对于俞卫锋而言还懵懵懂懂。既然导师点将,就去做好肝胆麻醉工作。当时,肝胆外科医生已经人才济济,而肝胆外科麻醉领域却还无人建树。吴孟超点拨说,这是一片尚未开垦的“处女地”,做好这方面工作,必将造福于更多病患。现在看来,俞卫锋在肝胆外科麻醉领域的“成名成家”,靠的是吴孟超当年的洞察力。

30岁才刚出头的俞卫锋,怀揣着不安与忐忑被吴孟超任命为麻醉科主任。建科初期,很长时间只有俞卫锋一个人。如何更好地开展工作?如何拯救更多的患者?如何让肝胆外科麻醉有质的飞跃?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他。

从一名手持手术刀的外科医生,转型为给人打一针的麻醉医生,这种巨大的心里落差,曾经令俞卫锋感到痛苦,好在吴孟超和王景阳两位恩师给了他许多鼓励与帮助。自此,兜兜转转十年,俞卫锋算是在肝胆外科麻醉领域扎下了根。

沪上名医丨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麻醉科主任俞卫锋:一“针”重千钧-信息快讯网

▲医生转型为麻醉医生,恩师吴孟超(左)给了俞卫锋许多鼓励与帮助

在“精”“专”上狠下功夫

2017年,俞卫锋已担任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与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会长。有一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当被提问难忘的医学经历时,他说起了经手的几个病例。

这是两例恶性高热患者的抢救。第一例患者出现心率增升、血压下降、对升压药不敏感等现象,最后心脏停搏,复苏无效死亡。俞卫锋事后分析病例引出教训:停用麻醉药不及时、停药后没有及时更换曾使用的吸入麻醉药挥发罐、没有及早降温、没有及时保护肾功能、对患者的室性心动过速不恰当地使用了利多卡因等原因。在抢救第二例同样的恶性高热患者时,他们及时做出反应,调整抢救方案,患者最后“大难不死”、得以康复。

其次是两例术中发生气体栓塞病例的抢救。1995年,他和同事为一个来自无锡的45岁女性患者进行肝癌期初手术。手术前期很顺利,在肝脏分离及肿瘤切除过程中,患者生命体征很平稳,但在肿瘤切除后处理创面时却发生意外。患者最终因气体栓塞导致死亡。2004年3月,为一个开放性骨折的9岁小女孩做骨折固定及清创手术。手术过程中,小女孩也发生了气体栓塞,因抢救及时而得救了。回忆手术过程并查看外科手术记录,俞卫锋发现在小女孩身上发生气体栓塞,可能与用双氧水冲洗伤口有关。为了证明双氧水与气体栓塞的关系,他查阅了国内外相关的文献资料,发现国内有1例、国外有10多例类似报道。他又在狗身上做实验,结果也证明,双氧水冲洗骨折伤口有发生气体栓塞的危险。

最怕没什么可忙

2014年,俞卫锋就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麻醉科主任。上班第一天,俞卫锋就制定了一套分为四个部分的“战略发展计划”:一、打造由5个博士生导师及10个硕士生导师组成的骨干管理团队;二、紧盯科研最前沿,每年以不低于5个国从手持手术刀的外科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速度,跑步踏入中国麻醉科研前列;三、提高临床麻醉服务效率与质量,让患者“麻得好、醒得来、舒舒服服回家”的麻醉标准;四、育人才,为仁济医院麻醉科乃至中国麻醉学科培养未来学科带头人。在他的带领下,仁济医院麻醉科以每年10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成绩,稳居麻醉学科科研领头羊的位置。

俞卫锋在媒体访谈中感叹,学科带头人是非常辛苦的,周一到周五,院里忙、科里忙、无痛胃肠镜中心忙、麻醉门诊忙、疼痛门诊忙,每天都要忙到晚上。吃过晚饭,忙着审核科研团队的报告、忙着整理科研报告制作幻灯、忙着与各地主任交流心得经验,直到深夜。周六、周日,已然是业内权威专家的他,不是在全国各地授课,就是在去授课的路上。

一年52周,周而复始。他坦言,他最怕的是各个小长假,大家都休息了,没什么可忙了。这时候,他就去办公室翻阅文件,整理文献,计划着下一次给科里或全国其他麻醉同道讲那些课题,而且还要讲清楚、讲明白、讲透彻。因为他知道,麻醉医生每一项工作的背后是患者的生命,是千千万万个家庭的重量。唯有不断进取,方能惠及更多患者。

30多年的职业生涯,教会了俞卫锋很多事。他概括成7个字:做人、做事、做学问,并用18字注释: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简单的哲理,彰显的是他简朴而高贵的精神。

名医简介

俞卫锋: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麻醉科主任、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麻醉与危重病学系主任。现任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第四任会长,上海市医学会麻醉科专科分会会第九届主任委员,世界麻醉医师联盟(WFSA)疼痛委员会委员等。并担任《麻醉·眼界》、Anesthesiology中文版主编,《中华麻醉学杂志》《临床麻醉学杂志》JAPM副总编辑。

长期从事肝胆疾病的麻醉与围术期处理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尤其是在吸入麻醉药肝毒性机理研究、围术期肝保护与黄疸麻醉的基础临床研究、疼痛发生的神经环路与基因治疗等方面一直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现在是国际麻醉界具有重要影响的著名肝胆麻醉专家之一,也是我国和上海市麻醉学的领军人之一。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军队科技进步奖、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等荣誉。


作者:通讯员 袁蕙芸 王昊宁
编辑:张鹏
责任编辑:顾军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手术中途麻醉失效,她感到肚子被划开,却什么也做不了……
好福利来了!上海近期调整部分民生保障标准
上海首批28家医院试点“无痛分娩”,快来看有没有你家附近的医院?
大数据:清明小长假广东最“热”、杭州“面子最大”,上海的入住方式最“潮”
30度!上海气温刚刚创下今年新高!
税收有没有优势?开放能不能进阶?上海冲刺国际金融中心,保险要亮硬核实力
梅根对王室生育传统说“不”,王室医生、指定医院、媒体亮相……统统不要!
沪上名医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手外科副主任劳杰:因“不确定”更激发斗志
“1+1”搭配对患者负责到底,上海11家三甲医院赴遵义革命老区开展巡回医疗
肿瘤可以变身为疫苗加工厂?!《自然·医学》发布癌症疫苗新突破
从请外国专家来到将中国技术带出去,上海公立医院探索与海外医疗机构共建医疗”最美心丝路”
沪上名医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副主任陈万涛:从“全科医生”到专科教授
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王三运受贿案一审宣判
专访IMF财政事务部主任:中国积极运用财政政策助经济转型
【追梦青春】军医张彦:从维和救援到医学科普 15年跨越硝烟与生死的医疗生涯
用药“轻灵”,巧用花叶,肇始于清代“徐氏儿科”入选上海非遗
诺奖得主领衔!武大“索维奇国际分子科学研究中心”揭牌
人工智能教育进入“加速跑” ,上海这所百年名校也引入了智能创新课程
街面监控取证,上海查处客运班车“站外上下客”有新招
上海市通报3起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问题
千呼万唤!上海动物园乡土动物区4月22日开放!来认识下世代常驻上海的动物们~
上海轨交11号线等5项目获詹天佑奖
总投资9807亿元!江西今年有一批铁路、机场、医院将完工
两千里接力,爱心无国界!蒙古国先心病患儿在复旦儿科医院重获新生
美国麻省总医院联合研究:基因决定你是“早起鸟”还是“夜猫子”
国家卫健委将对公立医院开展用药全面监测:至少涉1500家医院,抗癌药是重点
沪上名医 |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泌尿外科主任王林辉:突破诊治禁区
市级医学专家“组团”下社区,开展阳光健康帮扶活动
沪上名医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修复科主任蒋欣泉:总有一种紧迫的使命感
这位麻醉科医生却为肿瘤治疗开出了“上海方案”,今日荣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