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稼先和妻子的工作虽然很忙,可是一有时间邓稼先就会陪孩子玩,他很喜欢把孩子放在自行车上,带着他们兜风,许鹿希就喜欢在旁边静静地看着丈夫和孩子玩乐。
邓稼先管孩子的方式就是“放养”,他不想多去约束孩子,有时候儿子在天黑时去抓蛐蛐,弄得满身泥,此时许鹿希总会教训儿子几句,可是邓稼先却总说不能把孩子管得太死,只要不做违背道德的事儿就让孩子去做,邓稼先这么做是想培养孩子的兴趣,对万物的兴趣。
佳节时,邓稼先会和儿子比赛玩游戏,一起玩鞭炮,许鹿希总是说:“他(丈夫)就是这样,已经当了爸爸,也跟孩子一样,他永远是没成年的成年人。”
在邓稼先还没有接受国家“机密任务”之前,两人的婚后生活非常甜蜜幸福。
许鹿希回忆说:“邓稼先总能有意无意地为家人创造这种幸福感。”
有一次,邓稼先知道颐和园有一个菊花展览还可以去看,4点钟会开完了,他又赶紧叫上许鹿希直奔颐和园。那天他们俩拼命地往颐和园赶,赶到那儿,菊花展览室刚好要关门。
对于执著的人来说,困难是一定能克服的。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他们就跟办展览的管理人员求情、磨蹭。什么也经不起磨呀,办展览的管理人员也只好让他们进去了。
那天,菊花展览破例为他们延长了一小时。有的时候,一个什么展览关门了,实在磨不进去,他们干脆就在公园里走走。特别是颐和园,是他们经常去的地方。万寿山上是他们经常眺望的好地方。站在万寿山上眺望昆明湖,让人浮想联翩。
许鹿希和邓稼先都非常喜欢月亮,尤其喜欢那一弯新月,他们觉得那一弯新月简直令人如醉如痴。
许鹿希知道,邓稼先最喜欢丁香花。她对邓稼先说,我们去看看,哪里的丁香花这么香?
一对年轻人就这样寻着花香在月光下相依而行。许久,邓稼先说:“我们如果永远这样多好。”
听着爱人的话语,许鹿希觉得一种幸福感涌上心头。
▲邓稼先、许鹿希夫妇和他们的女儿(前左)、儿子
四
1958年秋,钱三强找到邓稼先说“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征询他是否愿意参加这项必须严格保密的工作。
1958年8月的一天, 34岁的邓稼先被选为中国研制第一枚原子弹的主攻手。也就是这一天,他自己的人生轨迹以及他家人的生活都发生了重大转变。
许鹿希在1950年上大学期间加入了共产党,用那时候的话说,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让这一对搞科学的夫妇又多了一层同志关系。
同样也是在1958年盛夏的这一天,随着邓稼先工作的突然转变,他们二人的夫妻生活也开始进入了一段寂寞人生。
那天晚上,一切似乎和平常一样,邓稼先草草吃过饭,沉默地坐了一会儿,就独自上床休息了。
许鹿希随口问了一句:“今天怎么晚了?”
他只点了点头,没有回答。
在床上,他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窗外还是两个人最喜欢的那轮月亮。
邓稼先望了望窗外的月亮,翻起身对许鹿希说,我要调动工作。
许鹿希问,调哪儿去?
他说,这不能说。
许鹿希又问,做什么工作?
他说,这也不能说。
许鹿希说,你给我一个信箱的号码,我跟你通信。
他说,这不行。
此刻,许鹿希忍不住哭了出来,“你干嘛去,做什么事情要下这个决心?”
邓稼先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说:“家里事情我都管不了了,一切都托给你了。”
那个晚上,夫妻二人谁也没有睡觉,这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
五
钱三强跟邓稼先谈的时候,实际上他们已经决定了,这是调令,其实并非是完全征求个人意见。
那个时候,组织纪律观念在人们心中自然很强,邓稼先无条件服从组织调动。
也是从接受调令的那一刻起,邓稼先没有个人的行踪,他不能发表学术论文,不能公开作报告,不能出国,不能与朋友随便交往,工作成绩再大、功劳再大都将无人知晓。
就连深爱他的妻子许鹿希也不知道他的去向,他在做着什么工作。
直到为了这个机密任务死亡的那一刻,也只能默默离开。
以身报国,是他最后的选择。
当时苏联、美国、法国相继宣布拥有核武器,中国想要在世界立一席之地,不受外强凌辱,建造自己的核武器是当务之急。
在刚刚接受任务的那些日子里,邓稼先一天到晚就想着怎么搞研究。他就怕研制不出来无法交代,所以当时他的负担太重了。
接受任务一年后,邓稼先就与妻子许鹿希匆匆一别,在荒凉的大漠上开始了研究和试验。
后来的故事,正如那朵响彻世界的蘑菇云,早已家喻户晓。
美国从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到爆炸第一颗氢弹用了7年零3个月;英国用了4年零7个月;苏联是6年零3个月;法国是8年零6个月。
中国只用了2年零8个月。这一速度当时在全世界引起了轰动。
后来在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后,邓稼先进京汇报工作,终于见到了魂牵梦绕的妻子。
许鹿希见自己日思夜想的丈夫突然出现在面前,她自己也不知说什么好。好一会儿,才赶紧去给丈夫倒水喝。
邓稼先则在每个屋里东看看,西看看。他还没有向妻子仔细询问,电话又响了。邓稼先对依依不舍的妻子摆了摆手,什么也没说,就随警卫员又走了。许鹿希含着眼泪追出门,追到楼下,邓稼先停住脚步,用安慰的口气说:“你自己要多保重!”
六
1986年6月24日,坐落在北京各处的许多大小报刊亭生意异常的火爆,这一天的《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在头版头条刊登了“两弹元勋——邓稼先”的长篇报道。
报道介绍了两弹元勋邓稼先为了研制我国原子弹、氢弹等核武器,与爱人许鹿希分别28年,隐姓埋名,艰苦奋斗,为祖国奉献了一生的光辉岁月。
而此时,在解放军301医院南楼5层的16病床上,虚弱的邓稼先正躺着接受输血。他的生命已经进入最后阶段。
许鹿希在病床边,为邓稼先念着刊登了他奋斗岁月的特别报道,念着念着,她的声音哽咽了,邓稼先的身体在床上缩成一团,许鹿希知道,晚期癌症疼痛的频繁复发,像个恶魔一样又开始折磨自己的丈夫了。
而作为医学教授的她,对此却束手无策......
1986年7月29日,著名科学家、两弹元勋邓稼先因癌症晚期全身大出血逝世。
许鹿希紧紧地抓住丈夫邓稼先的手,悲痛地说:“你的血流尽了!”在她绝望的哭泣中,丈夫邓稼先的手慢慢地冰凉了。她不相信地问:“20多年的等候,就是这样吗?”
那一年邓稼先62岁。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他一生真实的写照。
多年之后,许鹿希和她的孩子们主导出版了一本《邓稼先传》,1998年到2003年,她又用了5年的时间, 2003年12月出版了《邓稼先图片传略》。
以此来纪念爱人,在整理和修改《邓稼先图片传略》的日子里,许鹿希在邓稼先曾经用过的桌子上,她仿佛感觉到邓稼先就在她的身边。
难道不是吗?如果你爱一个人,思念一个人,那么他就活着,活在你的心里。
▲晚年的许鹿希(右)仍然居住在老屋子里,家里的陈设都没有变
丈夫离世后的那么多年,许鹿希说,家里的摆设一直都没变过,家居也一直没有扔。
时光荏苒,如今距离邓稼先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去世已经有30多年,他的功绩每个中国人都会铭记。邓夫人许鹿希付出的艰辛一样令人敬佩。
如今许鹿希已经91岁高龄,在从事教育工作的四十多年里,她培育出了无数医学专家,为我国的医学做出了巨大贡献。
愿她能够长命百岁!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张鹏
来源:综合自灼见、大史集、晓雨历史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