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款“返乡体”暴露套路化“滤镜”,专家指出:乡村书写需直面故土新现实新气象

2019-05-23信息快讯网

爆款“返乡体”暴露套路化“滤镜”,专家指出:乡村书写需直面故土新现实新气象-信息快讯网

中国西部吕梁山麓下的一座村庄,这几天牵动了许多文学爱好者的视线——新落成的“种子影院”和“新浪潮书店”向村民开放,现代摩登建筑和当地老工业产房比邻交错;40余名作家、诗人、批评家、建筑师,从全国汇聚于此,他们住在乡村,谈论乡村,展开一系列讲座、交流和对话……这一“非典型”乡村景象,却恰恰释放出信号:乡村书写有了新的可能。山西汾阳贾家庄前不久闭幕的首届吕梁文学季,聚焦“从乡村出发的写作”主题,力求通过“返乡”和“书写”的互动,为现实实践提供思想资源与启示。

持续八天的文学季现场,阿来、格非、欧阳江河等多位作家直言,随着乡村变革日益走向城乡交融发展阶段,乡村世界在新时代重焕生机和活力。前些年人们熟悉的是“进城打工潮”,而近年来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返乡创业潮”兴起,一部分进城打工者重回故乡,或高频辗转城乡之间,另一些有知识有技术的城里人也看准机遇转向乡村开发建设。作家能否敏锐捕捉到这种历史递变与现实情势,以独特的创作视角写出乡村社会的新现实和新气象?

有学者提醒,与当前的火热现实生活相比,一些作品显得单薄和窄狭,仅仅沦为无力的“一声叹息”,或流于“空山”“留守”模式的套路化、标签式描摹,缺乏处理新经验、呼应新时代的能力。如果不能在更广阔社会背景下考量乡土经验,作家很容易就在转型期失去了最佳的观察和创作视角。

爆款“返乡体”暴露套路化“滤镜”,专家指出:乡村书写需直面故土新现实新气象-信息快讯网

立足新经验的返乡书写,拼出有温度的中国乡村图景

从九年前《中国在梁庄》系列非虚构书写,到近年来《近乡情更怯,春节回家看什么》《一个农民儿媳眼中的农村图景》等文学博士的“返乡笔记”,无一不是“爆款”,引发许多读者共鸣,激荡起绵延不绝的话题涟漪。

“这些有温度、有个性的返乡书写,发挥了文学最原始的力量:情感和真实。创作者没有对乡村大地上的新变化视而不见,主动建立起与现实的深刻关联。”阿来告诉记者,人口流动大背景下城乡社会剧烈变迁,横跨城乡两个区域、拥有多地生活经验的群体日益庞大,乡村不只是出发的地方,也是归来的地方。“以前写乡村,有个老办法是蹲点,在村庄采风几天,观察当地一些村民的言行举止、情感反应模式,创作就完事了。但今天的乡村,一村一个样。中国乡村形态和概念来到了十字路口,为文学记录时代变化带来巨大挑战。”他谈到,张口就来的“把酒话桑麻”或“乡音无改鬓毛衰”的古典审美难以再现;眼下隔个三五年,乡村就很可能不是原来的样子,贾家庄就展示了乡村另一种可能的端倪。

“今天整体性的中国乡村叙事,似乎已是不可能。而这其中的缝隙和参差,恰恰为乡村书写提供了巨大阐释空间。游走于城乡之间,才可能发现这种差异性。”中国新散文运动代表性作家之一张锐锋,18岁才离开乡村,“我们离开家乡后一直想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乡村深埋着巨大的认知结构,就像露出水面的石头,只能看到一角,蕴藏着深不可测的能量。”

爆款“返乡体”暴露套路化“滤镜”,专家指出:乡村书写需直面故土新现实新气象-信息快讯网

因此,不同创作者基于鲜活个体或家族经验的温度书写,再现了各自的“一角”,从而拼出相对真实有活力的中国乡村图景。无论是阿来《机村史诗》以去中心化花瓣式故事框架再现藏族乡村群像,格非《望春风》书写近半个世纪的返乡之旅,还是葛水平《活水》将深藏大山不被世人所知的风景一一召唤出来,都在不同程度上唤起读者的阅读认同。《活水》洋溢着山里人的大悲大喜、敢爱敢当,串起拉二胡、杀猪、做豆腐、打铁等日常图景,没有一味的戏剧化冲突或是刚硬的时代符号,村民们也不再是模糊的人物、类型化脸谱化角色,而是充满了生活质感。

跳出僵局,别让标签遮蔽了乡村的复杂性与多义性

面对广大农村的沧桑巨变,作家应看到,村庄有没落和困境,但也有困境中的转机和新生。直面乡村的历史脉动、发展路向,跳出“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二元框架,创作者需警惕“田园牧歌”式的浪漫美化投射,或是对乡村充满优越感的俯视,流于“挽歌式”缅怀叹息。

爆款“返乡体”暴露套路化“滤镜”,专家指出:乡村书写需直面故土新现实新气象-信息快讯网

“贴标签是容易的,但往往也是单一的、主观的,作家需警惕以新的刻板印象遮蔽乡土社会的丰富性与可能性。”阿来说,当下城市和乡村之间并没有那么泾渭分明,如果依然困在旧套路,对新变化、新事物视而不见,就无法跳出乡村写作模式化框框。比如他写机村史诗系列时,要选几个乡村代表性物件,有人劝他写“磨坊”,但阿来觉得这无法呈现半个多世纪以来乡村与外界的互动,最后他选中“马车”“电话”“脱粒机”等“非典型意象”,“在新的社会变革和现实关系下,重塑城乡关系、以城乡良性互动为思考目标与视野,探索人们的生存变化、情感波动和命运走向,是乡村文学写作的一次再出发,也是打破近年模式化创作僵局的内在要求。”

诚如多年投身当代中国乡村建设的学者潘家恩所说,“返乡”与“书写”的互动,既提醒我们思考文学如何获得真正有效的现实介入能力,也能促使作家学者在自省中有机会跳出书本和理论,重新发现丰富复杂而又充满张力的乡土社会。



作者:许旸
编辑:郭超豪
责任编辑:宣晶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地评线】乡村振兴“换挡提速”驶入“快车道”
勾画数字乡村图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夏粮丰收在望,农业“压舱石”稳固——乡村振兴不断夯实经济社会发展根基
夏粮丰收在望,农业“压舱石”稳固——乡村振兴不断夯实经济社会发展根基
新华网评:为乡村振兴注入“智慧动力”
年轻女子久久徘徊在派出所门外轻声抽泣要来投案“自首 ”,民警一查笑了,“姑娘快回家,你被套路了”
逝者|惨烈车祸留下终身伤痕,奇迹复出书写无畏篇章——F1传奇劳达辞世
如何让真实的英雄故事在舞台上动人心魄——从十二艺节看现实题材的可贵探索
书写大运河壮美新篇章——我国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综述 
“红色电波”飞向天空,诉说七十载光辉岁月
纪录片《上海解放一年间》将播出,珍贵彩色影像资料再现70年前经典瞬间
推进邮政业服务乡村振兴 建制村电商寄递配送将全覆盖
艺术介入乡村振兴需要漫长耕植——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的启示
浦东史诗、大桥故事、时代英雄……何建明以纪实书写礼赞新中国
严打“套路贷” 江苏摧毁15个“套路贷”涉黑组织
让乡村在振兴中走向富裕 关键在发展产业
摸清“套路”,打早打小屡破大案
让“千里眼顺风耳”变成现实(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来自一线的蹲点调研)
《厕所英雄》现实版:印度一妇女因婆家没有厕所,无法忍受露天方便服毒自杀
现实版樊胜美苏明玉:网红主播报警将盗窃自己财物的亲哥哥送进拘留所
阿来《云中记》如何将一个人的返乡之旅谱写出一曲庄重“安魂曲”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