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前第一张“城市蓝图”绘制了怎样的上海?
▲ 老上海城市风貌
1949年5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上海。5月2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成立,上海历史从此翻开新的一页。
2019年的今天,上海早已挣脱帝国主义的枷锁,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70年间,一幢幢摩天大楼拔地而起,一条条轨道线路纵横交错,一艘艘万吨巨轮停靠始航。这些肉眼可见的城市名片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历届市委市政府和全体市民筚路蓝缕的结晶。
旧上海与新上海:解放后的第一张“城市蓝图”
新中国成立后,上海按照中央政府的统一部署,遵循“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方针建设经济,本着“先生产、再生活”的原则发展工业。上海市委第一届领导班子作出重要决策,为未来的城市规划奠定基础。
1949年8月3日至5日,上海市第一次各界代表会议(各代会)在逸园饭店(今文化广场)举行。上海市档案馆所藏珍贵资料《上海市第一次各界代表会议纪要》详实地记录了这次会议的经过。
会议指出,“为什么上海的解放有如此重大的意义呢?因为上海是帝国主义百余年来侵略与奴役中国人民的最大而最坚强的堡垒;是国民党反动派二十余年来统治和压榨中国人民的主要基地。所以上海的解放,是帝国主义在华侵略势力的破产,是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灭亡。”
那么解放后的上海应该如何建设,才能摆脱帝国主义百余年侵略、国民党反动派二十余年统治的影响?会上,上海市委第一届领导班子提出了“粉碎敌人封锁以建设新上海”的方针,并由时任上海市长陈毅报告解放以来上海市军管会和人民政府六、七两月的工作。
▲ 上海市民欢迎解放军
方针将解放前后的上海分为“旧上海”与“新上海”。“旧上海”即“帝国主义、买办官僚剥削压榨中国人民的上海”,旧上海的“繁荣”是畸形发展的结果。
“新上海”即“为国内市场生产与为中国人民服务的上海”,新上海的繁荣是真正健全的繁荣。方针明确,“建设新上海”包含六个方面工作:一、积极支援人民解放军南下作战,配合全国各地解放其他一切尚未解放的地区;二、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疏散人员和实行将部分学校工厂内迁;三、改变今后上海生产方针与发展方向;四、动员大批共产党员、干部和工人、学生到乡村去开展农村工作;五、发展内地交通,鼓励城乡物资交流;六、实行节衣缩食,克服一切困难。
“新上海”也由此成为解放以来上海的第一张“城市蓝图”,为日后的城市建设奠定基础。70年后再回首,上海日新月异的发展离不开这张蓝图的高瞻远瞩,其中的点点滴滴也早已化入城市的方方面面。
>>点击图片收看H5<<
加强社会治安,保障市民安全
各代会上,陈毅在报告中提到,“我们先后进行了肃清残敌,扫除战争痕迹,恢复市区秩序,维持治安等项工作。六月份破案仅百分之四十五,七月份破案即达百分之七十,证明人民警察破案的能力是提高了,由不熟悉逐渐走向熟悉。”
▲ 上海市警察局门口挂起了白旗
70年后,上海的治安环境得到明显改善。2018年,全市报警类110、违法犯罪案件接报数同比分别下降18.2%、20.8%,连续四年保持命案全破,上海公众安全感、满意度指数连续六年实现“双提升”。此外,2018年上海市共侦破历年命案积案16起,破积案数量为历年最多。
降低肇事数量,普及交规意识
陈毅在报告中提到,“六月份车辆肇事达二百五十九件,七月份已减至二百一十一件,比较国民党统治时代一月份车辆肇事三百八十件、二月份二百八十六件的纪录是减少了。车祸减少的原因是人民政府对汽车使用采取限制政策,对三轮车夫采取组织和教育政策,市民也比较能遵守交通规则,军方也严格制止横冲直撞的违警事件,但是在这一方面还需要继续努力。”
▲ 1949年上海交通
70年后,上海城市交通整治收效显著。2019年是上海开展“交通大整治”第三年,交通事故发生数量、死亡人数、受伤人数都持续下降。2018年这三个数据分别同比下降6.3%、5.2%和6.8%。上海市公安局交警总队总队长邢培毅表示,礼让行人和交替通行渐渐成为风气,这说明广大市民的交规意识较70年前又有了长足的进步。
筑牢城市防线,奋力迎战台风
陈毅在报告中提到,“最近(市)郊和市区相继发生水灾和台灾,人民政府动员了政府机关和军队人员从事抢救,大大减少了人民的损失。例如七月二十四日夜台风袭击本市,当夜五万余难民纷纷逃入市区,当即由各警局驻军动员收容,供给住食,动员居民学校公共机关协助,使这一批灾民迅速得到救济和处理。”
陈毅提到的“七·二四台灾”即1949年7月24日前后袭击上海的台风Gloria。24日,台风穿过舟山群岛,并于25日夜间登陆现金山区山阳镇附近。
陈毅指出,“近郊如宝山浦东等地,仍要防止秋汛的袭击,政府正组织专门机关进行准备中。”不久后,陈毅亲赴浦东实地考察年久失修的海塘工程,指挥抢险修筑任务。
70年后,上海的防汛能力如何?2018年7月22日,台风“安比”在上海崇明东部登陆,这是1949年至今直接登陆上海的第三个台风。面对罕见的风灾,上海的防汛工作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全市10万防汛大军通宵坚守岗位,各级防汛部门组织撤离安置19万人,铁路、机场迅速严格落实防台防汛措施。此外,上海建立了汛期相关部门的联动机制,发生灾害情况时各相关方面第一时间通力协作,共同应对。
拓展内地交通,始发高铁动车
陈毅在报告中提到,“在这方面(财政经济)我们的工作首先是收兑金圆券与美钞,取缔银元贩违法活动,调剂煤粮,办理折实存款,恢复水陆交通,修复铁路,恢复航运,恢复工厂的生产。”
陈毅指出,“必须努力修筑铁路和公路,改善内河航运,组织各种合作社,鼓励内地物资交流,加强城乡互助,以发展和繁荣国内经济。”
▲ 1949年7月,上海铁路工人抢修沪杭铁路
70年后,上海正努力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以实际行动服务全国。目前,上海已建成铁路上海站、上海虹桥站、上海南站,其中虹桥站是上海最大、最现代化的铁路客运站,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则在全球范围内首开高铁与机场融合之先河。2011年6月30日,京沪高铁全线正式通车,全长1318千米,设24个车站,运营时速高达350公里/时。
加大开放力度,欢迎四方来客
新时代的上海立足全国,面向世界,以开放的胸襟迎接四方来客。
陈毅提到,上海在解放之初采取了许多稳健慎重的过渡办法。他说,“我们允许棉花进口免税,对船舶进口采取鼓励扶助的方针。”
▲ 1949年上海码头
1949年,上海港的货物吞吐量为190万吨。70年后,上海港的集装箱年吞吐量已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2018年高达4200万标准箱、7.3亿吨,中国对外贸易近三分之一的货值在此始发。
2013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9月29日正式挂牌成立,进一步扩大开放,推动完善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2018年11月,上海召开第一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这是中国政府坚定支持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又一项重大举措。
2019年,上海自贸区迎来新片区,第二届进口博览会也召开在即,上海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回望过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作者:孙欣祺
H5制作:张夏
图:部分来自上海市档案馆
编辑:孙欣祺
责任编辑:杨健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