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不想养出“熊孩子”,6岁前这些规矩要做好,不妨跟青春期孩子聊聊恋爱观

2019-06-23信息快讯网

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不想养出“熊孩子”,6岁前这些规矩要做好,不妨跟青春期孩子聊聊恋爱观-信息快讯网

孩子也是国家的,应该给母亲三年产假,这样有利于培养幼儿正确的依恋关系;

不想养个“熊孩子”,在孩子6岁前,家长要学会对他说“不”;

青春期的孩子不应一味管教,家长应该把孩子当平等的朋友,不妨与他们聊一聊恋爱观……

这些令人耳目一新的家庭教育理念,都来源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玫瑾。今天一早,上海图书馆报告厅门庭若市,数百位关注家庭教育的上海家长前来参与上海市家庭高峰讲坛活动,聆听李玫瑾教授的演讲《家庭中的心理养育——解析成长中的心理问题》。

李玫瑾教授在接受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在参与大量的犯罪案件审查时她发现,每个人成年后的行为和心理,都与儿时家庭养育方式密切相关。家长要减少育儿焦虑,首先要走近儿童,了解儿童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更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伙伴和帮手。

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不想养出“熊孩子”,6岁前这些规矩要做好,不妨跟青春期孩子聊聊恋爱观-信息快讯网

呼吁给母亲3年产假,利于培养幼儿正确依恋关系

“孩子也是国家的,应该给母亲3年产假,利于培养婴幼儿正确的依恋关系。”在公开场合,李玫瑾教授不止一次这样公开呼吁。

这样的呼吁有科学的依据。李玫瑾教授认为,0-3岁是孩子与家人一对一依恋关系的建立时期,这种依恋不断积累直至12岁。

所谓依恋,是在幼儿和特定个体之间形成的一种正性情绪联结。

当幼儿与某人形成依恋关系后,与依恋对象在一起时他会感到愉悦;难过时,只有依恋对象的出现,幼儿才会感到安慰。婴儿期依恋的质量会影响成年人如何与他人建立关系,对儿童的成长发育至关重要。

在现实生活中,李玫瑾常常遇到这样令人痛心的案例:“不少孩子在青春期出现伤害家长的行为,不用问,这样的孩子大多在12岁以前不是由自己父母养育长大的,因为这样的情感联系并没有形成。”

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不想养出“熊孩子”,6岁前这些规矩要做好,不妨跟青春期孩子聊聊恋爱观-信息快讯网

源于美国的“哭声免疫法”曾一度风靡全球,年轻的中国父母也曾对此追捧不已——孩子哭闹时不能马上抱起,这样有利于提升孩子免疫力,培养孩子独立睡觉的好习惯。

而在李玫瑾教授看来,这样的理论根本站不住脚。她说,一岁以内,孩子的哭闹完全是生理性哭闹,也就是说,哭闹是孩子痛苦时向家长发出的信号,此时,家长应该立刻抱起孩子进行安抚。

反之,长期哭闹得不到安抚的孩子,他们内脏的自主神经系统会形成过度紧张的记忆,影响孩子的脾气秉性。

比如,生活中有不少“路怒族”“键盘侠”,殊不知,他们“一点就着”的火爆脾气,恰恰源于一岁以内的生理需求得不到满足;

又如,不少成年人有抠指甲等小动作,这也能折射出这部分人儿时口腔期度过的并不完好。

此外,成年人内向、外向的性格特征,也源于幼儿时期家庭的养育方式。

一次,李玫瑾在电梯里偶遇一个5岁的小男孩。还没等李玫瑾站定,孩子开口便提醒她说:阿姨,你还没按几层呢!“不用问,这个孩子一定是在多个成年人抚养的环境中长大的,是个小话痨。”李玫瑾笑言。

她解释说,家庭养育环境中,孩子耳边的声音越多,在走出家门时遇到陌生人时,就会表现的比较自然;如果孩子在家庭中主要面对单一的养育人,长大后在遇到陌生人会显得比较腼腆。

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不想养出“熊孩子”,6岁前这些规矩要做好,不妨跟青春期孩子聊聊恋爱观-信息快讯网

不想养个“熊孩子”,在孩子6岁前,家长要学会对他说“不”

如果说,父母在孩子3岁前主要实施情感抚养,那么3-6岁主要是实施性格抚养。

李玫瑾说,孩子从3岁开始,逐渐具有的理解和表达的能力,这是给孩子“立规矩”的关键时期——

三岁时,家长要学会对孩子说“不”;

四岁时,家长要教会孩子要等待和自律;

五岁时,家长要在诱惑训练中教会自我管理,并身体力行地示范给孩子如何与他人分享;

六岁时,孩子要在体育运动中,学会吃苦耐劳的精神。

【案例1】抓住孩子哭闹的机会进行一次彻底的“说不”教育

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不想养出“熊孩子”,6岁前这些规矩要做好,不妨跟青春期孩子聊聊恋爱观-信息快讯网

比如孩子因为得不到心仪的玩具满地打滚,在商场里哭闹。此时家长的做法应该是——把孩子抱回家,与孩子单独在卧室里,面带微笑地看着孩子哭闹。

直到孩子哭累了,家长可以起身离开去拿一个热毛巾给孩子擦擦脸。待孩子情绪稳定下来,家长再心平气和地跟孩子讲道理:“以后有什么样的需求,应该好好跟爸爸或者妈妈说话,哭闹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在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时,李玫瑾提醒家长们,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特别要做到“四个不要”:不要骂孩子,不要打孩子,不要跟哭闹中的孩子讲道理;不要离开孩子。“对于哭闹中的孩子而言,家长的大道理仿佛耳边的噪音,根本听不进去;同样的,若把孩子单独留在房间里反思,相当于关禁闭,没有丝毫的教育意义”。

“孩子在课堂上坐不住,东张西望的,很是影响学习成绩。”李玫瑾发现,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大多从小都是跟随爷爷奶奶等祖辈长大的。这是因为,老人时间宽裕,白天的生活安排缺少了节奏和规律,“一会儿给孩子吃个玉米,一会儿带孩子去邻居家串串门儿,久而久之,孩子的注意力就变得相对分散。”

李玫瑾教授建议,孩子三岁以后,家长可以利用周末时光让孩子坐在书桌前安静做一件事情,可以是拼图、绘画等。三岁时每次坚持10分钟,四岁时每次坚持20分钟,等孩子六岁上学后,就能在35分钟的课堂时间里集中注意力。

如何让四岁上下的孩子开始懂得等待和忍耐,从而培养自律意识?李玫瑾教授分享了这样一个案例:

【案例2】有计划地给孩子买玩具

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不想养出“熊孩子”,6岁前这些规矩要做好,不妨跟青春期孩子聊聊恋爱观-信息快讯网

选择一个轻松的周末,父母可以带孩子到商场里去挑选玩具。

孩子挑好后,家长可以说:“哎呀,你这个玩具要120元,但是按照妈妈的预算计划,我们只能买100元的玩具。”

家长可以跟孩子介绍说,生活的衣食住行都是妈妈爸爸辛苦工作赚钱购买的,家里的生活要有计划。如果妈妈这个礼拜辛苦工作加加班,下周末就可以把这个玩具买回家了!

孩子五岁起,自我管理能力和与他人分享的能力也应该逐渐养成。这时候,家长要适当利用诱惑训练来帮助孩子形成这样的能力。

【案例3】巧克力的诱惑

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不想养出“熊孩子”,6岁前这些规矩要做好,不妨跟青春期孩子聊聊恋爱观-信息快讯网

准备一份孩子最喜欢的零食,比如巧克力。把巧克力分成三份,拿出其中的两份对孩子说:“宝宝,这两份巧克力都给你,你可以自主管理。如果你能做到今天吃一份,明天吃另外一份,那么明天妈妈再额外奖励你一份。”

李玫瑾说,大多数情况下,孩子首次掌握决定权,大多会把两份巧克力一次吃掉,自然拿不到第三份巧克力的奖励。

当第二次做类似的选择实验时,孩子会吸取教训,按照计划品尝巧克力,逐渐养成自律的好习惯。

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不想养出“熊孩子”,6岁前这些规矩要做好,不妨跟青春期孩子聊聊恋爱观-信息快讯网

把青春期的孩子当平等的朋友,不妨聊一聊恋爱观

日前热播的电视剧《少年派》中,小主角林妙妙是个正值青春期的高中学生,她思维活跃,无时不刻不想脱离父母的管教;而她的母亲王胜男却把孩子当做小孩子,吃喝拉撒严密监管,一不顺心就破口大骂……

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不想养出“熊孩子”,6岁前这些规矩要做好,不妨跟青春期孩子聊聊恋爱观-信息快讯网

女孩12岁、男孩14岁起,第二性征开始发育,孩子进入青春期。

青春期的孩子究竟应该如何教育?几乎每个中学生家长都在寻求答案。

李玫瑾认为,面对中学生,家长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把孩子当做大人来看待,让孩子拥有选择权。比如,这时候家长的语言要从小学时期的提出要求,转向幽默轻松地商量。

其次,家长要把孩子当做成年人进行指导。

比如,孩子进入初二后,家长就可以与孩子讨论未来的职业方向,至少提供给孩子五种未来职业选择;

此外,还可以跟孩子探讨女性和男性的话题。李玫瑾在女儿初中时,曾用挑衣服的案例,教会了女儿如何正确看到恋爱问题。

【案例4】挑衣服好比找对象

一次,母女俩在商场里挑选衣服,走到第一家商铺,女儿看中一件衣服,李玫瑾鼓励她除了这件衣服,还可以到其他商铺再看看;在不断的逛商铺过程中,女儿在对比中发现了其他更中意的选择。

李玫瑾借此机会说:“找对象好比挑衣服,如果在中学时期就早恋,那很有可能看不到未来更优秀的男生了。”女儿恍然大悟,从此养成了正确的恋爱观。

李玫瑾说,人的一生除了工作,还要有健康的身体、和美的家庭、良好的人际关系等,“情感越丰富的孩子才越幸福,不要逼着孩子单纯地走向成功”。

上海市家庭教育高峰讲坛由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市妇女联合会、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和上海图书馆联合主办。


作者:张鹏
编辑:沈湫莎
责任编辑:姜澎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孩子也是国家的!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建议:给母亲3年产假,利于培养正确的依恋关系
幼升小怎样做好知识储备、家长如何与青春期孩子对话……上海探索家校协同新机制,让父母做好孩子人生的第一位老师
记录下恋爱中的甜蜜,申城这家“恋爱博物馆”带你体验沉浸式展览
这些循环利用5、6次的书籍,给了贫困地区的孩子多少精神粮食
4岁男童10天换血7次,只因吃了半根生黄瓜:夏季这些食物你还在给孩子吃吗?
六个孩子5位美国名校博士和1位硕士,他把"虎爸"角色当事业来经营,孙辈也是精英辈出
一位妈妈的教育反思:废掉一个孩子最好的方法,是让他用喜欢的方式长大
千年道教福地能否“重生”? 浙大教授建议:2000多年历史的洞霄宫应在遗址上重建
别让培训班填满孩子们的暑假!申城2000余项丰富活动准备就绪,“暑期大礼包”还给孩子们一个丰富快乐的暑假
这个96岁老人好调皮,一和小辈赌气就离家出走……
经济学家没有用,经济学也没有用?香港中文大学经济系教授宋铮:为什么经济学无用论的观点越来越流行
46岁董卿素颜照曝光,网友:有一种光彩照人无需化妆
建德垂风 维城之基 ——读罗泰教授《宗子维城》(下篇)
忘了全世界,我也不想忘记你……5位70多岁老人参演的这档节目让人泪目!
上海夜跑地图:是挥汗如雨,更是用双脚丈量迷人景致
上海高考分数线公布!你想知道的,考试院负责人都在这里说了……
别人家的孩子不止一个学霸,是一对学霸!史上最强双胞胎:高考均超700分, 高中仅上一年多课
别做焦虑妈妈!心理学家忠告:孩子更喜欢眼里闪烁稚气的你
她曾是央视主持人,二婚嫁小6岁影帝,46岁被宠成公主
文学界泰斗、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终身教授徐中玉去世,享年105岁!
我是牛津的孩子,牛津做学问:严格!|哲学广播剧⑧
医者以灯传灯,当尽关爱之心竭敬业所能!上海第九人民医院李青峰教授交大医学院毕业典礼致辞
娃娃机里惊现真娃娃!一孩子钻进娃娃机内出不来
一位老教授的一千封信的故事
戒毒版《生僻字》走红网络,主创民警说:为了让更多孩子远离毒品
一个布袋、一根竹竿,同济大学教授杨贵庆七年间沪浙两头跑,留住青山也留住乡愁
第五次获奥运会单打资格,56岁老将倪夏莲续写乒乓球传奇
张涵予: 每天喝风喝到饱, 根本不想吃饭
高烧不退却心系病患,年仅56岁永远倒在了手术台上……40年后,红房子人这样怀念她
法国日本第一夫人同框!66岁布丽吉特一身蓝裙,赢了57岁安倍昭惠?
每台中国儿童骨科手术都烙印着他的名字,98岁中国小儿骨科创始人之一吴守义教授仙逝
不当控制狂、拒绝恋爱脑,43岁马伊琍活出了中年女人的体面
李玫瑾:二胎家庭最大的坑,就是让老大学会“孔融让梨”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