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文学何以为家?2019上海国际文学周主论坛中外作家共话“家园”
“一书一世界。”2019上海国际文学周主论坛13日晚在浦东建投书局举行,中外作家、艺术家、诗人、学者围绕“家园”这一主题,展开了对话。家园是文学永恒的向往,是文化的母体。但对现代人来说,家园也面对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谈论家园就是谈论人类共同栖居的世界,也是谈论人们共同的心愿。新媒体时代何以为家,对文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故事之所在,就是家园之所在
甲骨文中的“家园”两字,形象呈现了人类生活的场景。“家字上面是屋檐,下面是豢养的猪,园字外面代表城郭,里面是‘远’字的省略,代表远离皇宫的园林、别墅。”作家宁肯分析,家和园不可分,在中国人古老的理想中,都代表了诗意的栖居。但在现代化高速发展中,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魔术般改变了人们印象中的家园,原乡不复存在了。移民来来往往,让“故乡”逐渐成为“籍贯”。如汉娜·阿伦特所言,“我从不祈求归属”,成为越来越多漂泊之人无力的心声。
作家叶兆言提出,相比于具体某个地理位置的小家,家园如今更体现在语言文化层面。这也使其可以用真实的虚构代替,用虚构的真实弥补。“思乡是一种灵魂深处的渴望,暗示了空间上的不重合、对超凡的向往。”加拿大插画家约翰·豪认为,当地理学科填满了地图,人们需要用文学和幻想画出新的地图,满足对家园的需要,让自由在幻想中得到延伸,让灵魂得到安身之地。而在德国哲学家沃尔夫拉姆·艾伦伯格看来,与家园最好的接触方式,就是用母语写作,创造相互理解的氛围。
翻译家袁筱一提出,家园是一个悖论,只有在空间和时间边界不清晰时,家园的概念才显得尤为重要。“客居他乡,才能体会到家园的力量。用文字连接历史层面的家园,只有在回望时,家园才能让我们确认文化、精神永恒的归处。”故乡在现实中不断消失,又不断在文字的国度中得以重建。
互联网时代,更需要呵护心灵的家园
“家园无论是作为个体集体存续的物理空间,还是产生无数意义想象的集体文明历史,既为我们提供庇护之所,也定义了我们的当下。”作家计文君说。而当互联网无边无际地蔓延,人们的家园也在逐渐受到吞噬。“所有的故乡都在故去,所有的故人成了故事”,文学该如何重新界定家园的意义?
作家刘亮辰用寻根之旅和创作《先父》的经历,让人们感受到了家园沉甸甸的重量:“中国人在子孙万代的厚土中,构建了温暖家园。地下有厚实的祖先,地上有蓬勃的千秋万代。故乡影沉入地下,变成我们的骨脉。” 家园是文学家们谛听宇宙歌唱的地方,也在他们一遍遍的探寻中,成为写作的源头。
对日本作家角田光代而言,家园的意义在于其永不改变、令人安心,文学如今就承担着家园的功能。英国作家西蒙·福迪则以写作《诺曼底战场:D日和桥头堡》等20余部军事史书,有力地保护、捍卫和拯救了他的家园:“从士兵训练的海滩到盟军的作战总部,这些地方定义了我们是谁。”一些战争遗迹如今已不复存在,但让后代继续传颂这些故事,成为了他的创作信条。
“不断创作新的作品,可以想象如何成为不同的、崭新的我们。”翻译家金雯说。“德国浪漫主义诗人诺瓦利斯说过,哲学就是一种无家可归,想要四海为家的强烈欲望。而文学也总在放弃归属时,找到永远漂泊的安定感。文学代表希望,语言表达着自己不可能表达的东西,用雄辩表达沉默,超越了人类的局限。”
最重要的是去写作,去阅读。“假如我们的心灵仅仅会膜拜冷冰冰的数据,不再认真阅读经典,鲜活多元的文化将会逐渐枯寂,总有一天人类会后悔莫及,无颜面对历史,无法告慰创造了灿烂文明的祖先。”作家孙隅说。
作者:吴钰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编辑:吴钰
责任编辑:邢晓芳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