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峥揭开中国影视资本运作之途
虽然距离《港囧》从院线下档还有3周时间,但对于这部电影的定论已可判断出十之八九。从商业的角度看,截至10月4日晚,《港囧》的实时票房达13亿元,上映一周即破10亿元,国产片里它是第一部;上映10天便超徐峥导演前作《泰囧》的票房,不可谓不成功。但以电影的标准论,该片的普遍口碑是堪忧的,豆瓣和时光网两大影迷社区平台上,它的评分徘徊在6至7分之间,刚过及格线,远不及前作。
为什么明明被说平庸,票房仍走出一条发足狂奔的路线?“今天的徐峥更像一位项目经理,他谈的是用户体验,而非仅仅是电影,所以被满足需求的用户掏了钱,但要追求点内心戏的观众却没有买账。”清华大学影视研究中心主任尹鸿教授如此评价。一语中的。
徐峥,这位2010年时还借主演舞台剧《资本·论》来提醒自己“别在不断膨胀的资本世界里被轻易裹挟”的人,谁能想到,5年后的他已然修得“炼金术”。
从演员到“徐布斯”,这是个人的顺势而为
被问及今天的他如何看待5年前那个夏天的作品,徐峥在短暂的沉默后说:“徐来本是个文艺青年,但最后与现实和解,回归主流,选择做一名内衣工业体系之中的所谓艺术家。”徐来是《港囧》的主人公,徐峥在暗喻自己,追寻过、纠结过,一场梦后回到现实。
当年的舞台剧《资本·论》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演出时很是轰动,算是徐峥在演艺事业瓶颈期里的一抹亮色。那出剧的创意来自马克思的巨著《资本论》,探讨了“资本是把双刃剑”的现实议题。玩味的是,彼时的徐峥说:“我毫无经济头脑,更不懂理财,我觉得最好的投资是做好本职工作,然后拿相应的报酬。”是时势造人,或是《资本·论》的台词触动到他,5年后的徐峥变成了“徐布斯”。
转变的途中有一堆选择。先是《泰囧》过后,徐峥面前还有别的题材,其中一个探讨人性的故事更得他心,但合作多年的摄影指导宋晓飞劝他选《港囧》,因为保险。他听从劝解,一方面是觉得自己导演功力不够,另一方面更重要,他很清楚大众对他的期待始终是“囧”。
之后的选择更直截了当,为谁打工?光线传媒还是自己?曾自诩“没有商业头脑”的徐峥选了后者。他在《港囧》项目启动时成立公司,从此,变化显而易见。他开始事无巨细地参与电影从创作到宣传发行的整个过程,也在营销战中,将“用户思维”发展到极致。在现实的世界做现实的选择,这是顺势而为。拿他5年前的台词来看依然适用——事实上,即使你知道了答案,懂得了对错,在现实环境下也未必能做到,不是吗?
大量明星拥抱上市公司将使行业陷入资本狂欢
3年前《泰囧》这个以小博大、但发生概率极低的商业个例,让很多人没法再用正常的眼光去审视这个其实只拍了两部作品的新手导演。但徐峥很清楚自己才能之所在、之所限,也懂得如何用票房成功转化资本,为自己和整个公司赢得更好的商业未来。
近日网上盛传一笔关于徐峥的资产账本,大意是他在拍摄《泰囧》时拿的只是属于演员的片酬以及投资方奖励的红包。但到了《港囧》,他与妻子陶虹不但成立公司为自己打工,还通过一系列买卖票房占比换取股份的动作,成就了票房、投资方、背后股权方等多方共赢。具体的数据尚需考证,但据上市公司的公开信息,徐峥确实已摇身成为香港上市公司股东,且他本人亲口承认,该公司拟用5.2亿港元制作6部电影,目标是成为一个“新的文化产业公司”。
环顾四周,徐峥并不是孤例。范冰冰、赵薇、孙俪、黄晓明等等一长串的名字都在上市影视公司的股东名单里有迹可循。谁火影视公司就以低价吸引谁入股,借其明星效应抬高股价,另一边,明星们也不再甘于只拿“本职的份钱”。今年初赵薇减持阿里影业股份套现10亿港元的消息就曾轰动一时。
尹鸿说:“越来越多的明星拥抱上市公司,这就很好解释,如今影视行业言必及‘票房’‘收视’。当行业陷入资本的狂欢,影视创作的终点已经分岔出两个方向,文化艺术与产品收益。”若两个方向能合二为一当然皆大欢喜,但问题是,近年来低口碑高收益的影视剧层出不穷,不得不让人怀疑,明星演员、明星导演们是否用错了劲头?
回到《港囧》是否成功这个命题,此时此刻,它不是一部电影那么简单,还是一个资本界和影视界的借力游戏。顺势而为的徐峥,即便在资本的路上审慎前行,但依旧有摆脱不了的矛盾,比如既得益于票房又被票房所限。中国的影视娱乐产业更是如此,将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陷入多头角力的“囧途”——一头是源源不断奔腾而来的资本,一头是不可抛却、无法拒绝的文以化人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