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生命禁区,神经外科医生王杰将3000余名患者从死亡线拉回

2019-10-10信息快讯网

突破生命禁区,神经外科医生王杰将3000余名患者从死亡线拉回-信息快讯网

▲王杰在进行神经外科手术

近日,一台高难度脑肿瘤切除手术正在上海德济医院进行。

一位六旬女性腿部骨折入院治疗,却出现了跟骨折毫不相干的手部活动障碍。骨科费解之余连忙请神经外科行政副主任王杰会诊,竟在患者脑内发现了一个肿瘤。肿瘤急需切除,但其生长的位置血管丰富包绕大动脉,手术难度很大。手术临近结束时,靠近肿瘤的大血管突然破裂,患者血压迅速下降。千钧一发之际,王杰嘱助手迅速压迫颈动脉控制出血,以临危不乱、平稳冷静的操作将肿瘤与血管仔细分开止血后将肿瘤切除,最终顺利完成手术。

事实上,这只是王杰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神经外科手术因其病灶集中于“生命禁区”颅腔和椎管,难度大、风险高,对手术精度的要求极高,毫厘之差往往就是生与死的区别。从业13年来,王杰凭借着精湛的医技、过人的胆识,不断探索创新,一次次将不可能变为可能,截至目前,已有超过3000名患者被他从死亡线拉回来。

投身神经外科: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

2006年,初出茅庐的医学生王杰成为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东营分院的一名医生。在科室轮转的过程中,神经外科工作因其复杂性与挑战性,深深地吸引着向来不服输的王杰。

“作为临床医学最复杂的学科之一,神经外科入门如越关山,特别难。”王杰说,当时他每天除了在临床工作,就是翻阅各种神经外科资料:从脑沟回、传导束,到各孔隙、脑区、血管……一点一滴地把大脑的立体解剖知识刻进脑海。

为了得到更多实操机会,王杰每天在值班室“守株待兔”,一有手术就抓住机会跟老师上台练习。神经外科手术要求医生精神高度集中,一场手术七、八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下来,医生都是汗流浃背,一些实习医生甚至会体力不支中途晕台。“我们同期实习的有20人,但坚持下来成为神经外科医生的只有我1人。”王杰坦言,那时常常每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特别辛苦,但这也让他迅速适应了高强度工作节奏。

此后6年的工作沉淀、上千台手术让王杰系统扎实地掌握了肿瘤、脊髓肿瘤及血管病治疗的核心技术,逐渐成为了科室的骨干。但他也意识到,如果自己想走在行业前沿成为一方名医,必须前往更好的平台,实操更多高难度、复杂的神经外科手术,让自身的实力更上一层楼。

突破生命禁区,神经外科医生王杰将3000余名患者从死亡线拉回-信息快讯网

▲王杰是神经外科泰斗徐启武教授的关门弟子

加盟上海德济,拯救2000余名患者

2012年是医疗行业特别的一年,国务院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一系列鼓励社会办医的政策方向,一批新生代民营医院正欲萌芽。

王杰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离职加入了上海德济医院。不久,他便凭借过硬的基本功,成为神经外科泰斗徐启武教授的关门弟子。

在这个人才济济的脑科团队里,王杰对各类脑肿瘤、脑血管畸形、脑外伤的诊断与治疗日渐娴熟,尤其在幕上、颅底、脊髓疾病的外科手术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7年间,他完成了两千多台手术,越来越多的患者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

突破生命禁区,神经外科医生王杰将3000余名患者从死亡线拉回-信息快讯网

▲王杰受邀参加山东卫视《大医本草堂》

尽管临床工作繁忙,但王杰始终坚持将处理疑难、罕见病例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成果撰写成论文,推动相关疾病的研究与交流。在他发表的4篇论文中,3篇获得SCI收录,最高影响因子达5.5分,这对于一个青年医师来说,堪称是一个耀眼的成就。

今年,王杰凭借精湛的医技和出众的学术能力,被上海德济医院聘任为神经外科行政副主任。

刀尖上的舞者:不辜负每一次性命相托

“神经外科是医院危重病人最多的科室之一,每天都会上演生与死的较量,每分每秒都在与死神赛跑。”王杰称,在上海德济医院,他开展的手术中,过程复杂、技术高难度的三类四类手术占据了约80%,“每一次都是在万丈深渊上走钢丝”。

王杰直言,他收治的相当部分患者是身患重疾,多方求医未果才找到他。“他们大多从外省千里迢迢赶来,可谓性命相托。”对于这些患者,王杰并未像其他医生那般根据检查结果,直接告诉患者能否做手术,而是拿出半个小时以上,与患者及其家属面对面分析病情及可行的治疗方案。

“我会为患者最大程度保护功能、改善生活质量的治疗方案,但只有他们自己知道相关风险,认可了治疗方案,我们才能进行下一步治疗。”王杰称,他的手术治愈率能够高于行业水平,很大程度上是与患者有着充分的沟通,“除了手术前的充分沟通,治疗过程中病人的每一个用药反应、术后变化,我都会及时跟进随访,一旦有异常立即进行对应的治疗,以求达到更好的疗效。”

2年前,一位旅居上海的香港老先生,身患肺癌的同时出现了进行性的意识障碍,先后就诊多家三甲医院,仍无法判断是脑积水还是脑萎缩所致,加之是高龄患者,没有人敢进行下一步治疗。眼看老先生日渐意识混浊、嗜睡难醒,有人给他推荐了王杰主任。

经过系统检查后,王杰当即决定先为他实施小创伤的腰大池外引流,再根据病情变化进行对应的治疗。幸运的是,脑积水引流后患者的病情就得到了明显改善,这让王杰感到十分欣慰。“做一名神经外科医生,不但要医技精湛,关键时刻还要有担当风险的精神,这样才能真正不辜负每一次性命相托。”

但他也会遇到无能为力之时。曾有一位江苏的男性患者辗转找到王杰,他身患脊髓血管畸形5年,却因为腿脚麻木、排尿不畅等看似寻常的症状被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当他来到上海德济医院的时候,已经下肢瘫痪、大小便失禁,病程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如果他能在早期就得到正确诊断,手术的难度并不高,特别可惜。”王杰称,这类患者并不是个例,“基层医院对脑科疾病往往不认识,普通老百姓就更不重视,最终贻误治疗。”

王杰建议,脑科疾病在对脑功能造成轻、中度影响的时候,是手术的最佳时期,如果一些腰椎、颈椎、四肢、泌尿问题在骨科和泌尿科治疗得不到明显改善,就要注意排查脑科疾病,以免误诊漏诊,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


作者:陈青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唐闻佳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习主席回信后,“王杰班”战士立起新标杆
沪上名医 |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李昊:再艰难也终归可以见到曙光
270000000年了,银杏为什么没有灭绝?三个“避难所”全在中国
视频 | 3000人无伴奏合唱《今天是你的生日》宛如天籁,4位童声小领唱身份揭秘
被各种虫子咬都是啥感觉?被叮了1000多次的小哥用诗告诉你
韩天宇因失误无缘男子1000米决赛,年仅14岁的李添翼为中国队摘银
三名00后小将晋级上海超级杯女子1000米决赛,中国女子短道速滑未来可期
小小银针走天下,龙华医院援摩洛哥医生国庆回沪探亲:无论走多远,祖国在心中
名医与共和国共成长 | 瑞金医院胃肠外科主任郑民华教授: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男子跑了10年马拉松突发心脏病,医生:跑步跑出来的,不建议普通人从事马拉松等高强度运动
患者中近八成不满35岁,美国电子烟相关肺病病例逾千人
从“时日不长”到活到91岁,岳阳医院“心连心、一家亲”病友群为患者撑起一片天
心血管疾病成为健康头号杀手,这种救命药片或为患者带来福音
低头族增多,“颈椎反弓”患者趋低龄化,怎么办?
一个直径不足 2 cm 的肿瘤,却令世界上绝大多数医生恐惧
今天是全国高血压日,我国18岁以上成年人高血压患者达2.45亿,超半数患者不知自己血压高
视频 | “雪龙2”号出征南极!上海医生成船上唯一保健医生,为科考队员保驾护航
振奋!诺奖级新药已被中国团队推向临床,上海医生披露“全球首发”背后的艰辛历程
201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前瞻,联合国呼吁在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展现更大抱负
“健康上海行动”首批40个项目启动,建区域医疗中心、推进个人账户购买商业医保等在列
抑郁症患者自述:用理智时刻告诉自己远离窗口,就怕瞬间冲动一跃而下
名医与共和国共成长丨上海市松江区方塔中医医院外科主任郁林海:追求卓越行医路,大医精诚人生途
我的房屋到底租了多少钱?租客每月支付19000,我竟然只拿到……
用激情书写医学界的“青春之歌”,四名上海医务人员获誉“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称号
签约落地储备项目70余个,涉及总投资近1000亿元:临港张开双臂迎接全球投资者
美国宣布将向沙特增派3000名官兵和大批防空武器
医生警告:孩子睡前,宁饿着也不要吃这5样食物,易积食、不长个
24小时待命,上海的“洋医生”也准备好了!进博会倒计时,国际医疗服务保障就位
百万市民选票给家庭医生道一声“谢谢侬”,家庭医生在上海走上荧屏“开讲啦”
哪种虫子咬人最疼?被蛰咬1000多次后外国老哥找到答案
沪上名医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章如新:在医学中“乐于投入”
经历五次手术,肿瘤反复复发,上海医生跨院合作24小时通宵手术切八斤顽瘤
名医与共和国共成长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柴益民教授:显微外科显真情,断肢再植有传人
美军将从叙北部撤出最后1000名士兵:美国在叙彻底失败,巴沙尔和俄罗斯笑到最后
“2019年Fukushima浦东神经外科颅底手术论坛”在上海举行
©2014-2024 dbsqp.com